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素养的途径
【作者】 韩贵华
【机构】 山东省临沂红旗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所谓数学素养,就是在人的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学习和数学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活动,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数学素养是其对数学认知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结合,通过数学素养能够体现出教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针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数学素养既是教师掌握数学知识水平的能力,还有熟练运用数学知识从事教学活动的能力。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广、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做好小学数学教师的岗位培训,夯实教师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构建“学习型”社会。在这种形势下,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数学素养,以适应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首先,要对教师及时进行数学知识的更新。学校可以从高校邀请数学专家开展讲座,为小学教师重温数学基础知识,拓展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专家培训中,可让教师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进行分组学习,激发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动机,全面提高数学知识水平。.邀请高校数学专家。
其次,要提升教师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的能力。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使教师能够秉承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启发、探究等教学方法,构建合作型学习模式,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形象化,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学校还应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全校的数学教师“再学习”、“再教育”,要改革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方式,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培训方式,更好地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比如可邀请省市县级优秀教师开展观摩课,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分析教材,品评教法,提高教学能力。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校园网这一平台进行教师培训,把优秀的数学课上传到校园网,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可以建立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论坛,为教师提供一个互相交流、探讨的平台,把日常教师中存在的问题与全体教师共同探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水平。
二、抓好小学数学教研工作,为教师提供研究的平台
一要做好数学教研组的管理。学校应对数学教研组管理措施进行强化,实施教研组长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安排教研活动。在学科教研组内部应设立备课组,大力实施集体备课、说课模式等。要努力做好教研组与备课组统筹协调,使两个层面的教研组织形式都能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选用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明确和落实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和相应待遇。
二要丰富数学教研组活动形式和内容。学校要组织教师仔细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对单元、模块、例题、课后习题进行仔细研究,认真推敲,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情境式、体验式教学,提高教师使用整合教学资源、掌控课堂全局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拓展课堂空间。积极组织实施调研课题研究,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吃透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规律,使教师能够不断更新和充实数学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拓宽教师知识视野,丰富文化底蕴。学校要提高对课题研究的重视程度,与上级教育部门联系,与其他兄弟学校建立起交流、合作关系,大力承接省级、市级数学教学研究课题,把课题研究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把课题研究与实际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锻炼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打造一支“研究型”、“学习型”的数学教师队伍。
三要改进数学教研方法,创新教研活动。例如:可探索数学课的“一课两教法”,培养教师的发散教学思维,提高教学效果。要建立健全教研组的评价机制,努力做好“教学评价”,要让“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贴近学生。
三、加强数学教学管理,为教师提供工作动力
一要利用好当前正在实施的“绩效工资”制度,对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指标进行量化,促使教师主动进行自身数学素养的提升。目前,绩效工资制度已在我国许多中小学广泛实施,但是一些学校仅限于按“课时”进行绩效分配。课时多的教师工资高、课时少的教师工资低。同时,由于教师的“数学素养”这一概念比较抽象,量化起来较为困难。在新形势下,必须对这种机械的绩效分配方式进行改革,把教师的“数学素养”进行细化和量化,方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数学素养的提升。从大的方面,可将“数学素养”量化为“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数学教学理论、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数学教学效果评价”等部分,再进一步将这些指标进行具体的细化,并设置相应的权职。例如:数学教学效果评价,又可细分为教师听、说课评价和学生评价,将学生引入评价过程,让学生和听课教师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打分;在数学教学方法创新中,可细分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教学新方法的应用等方面。二要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要为每位数学教师设定具体的岗位责任,设置相关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考试等目标,把责任落实到每位数学教师。教研组、年级组、教务处等部门要积极进行监督,开展好常规考核工作,全面提高数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效能。
总之,在我国全面推广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对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只要做好数学教师的岗位培训,夯实教师基础,抓好数学教研工作,为教师提供研究的平台,加强数学教学管理,为教师提供工作动力,就一定能够使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形势。
一、做好小学数学教师的岗位培训,夯实教师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构建“学习型”社会。在这种形势下,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数学素养,以适应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首先,要对教师及时进行数学知识的更新。学校可以从高校邀请数学专家开展讲座,为小学教师重温数学基础知识,拓展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专家培训中,可让教师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进行分组学习,激发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动机,全面提高数学知识水平。.邀请高校数学专家。
其次,要提升教师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的能力。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使教师能够秉承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启发、探究等教学方法,构建合作型学习模式,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形象化,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学校还应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全校的数学教师“再学习”、“再教育”,要改革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方式,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培训方式,更好地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比如可邀请省市县级优秀教师开展观摩课,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分析教材,品评教法,提高教学能力。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校园网这一平台进行教师培训,把优秀的数学课上传到校园网,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可以建立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论坛,为教师提供一个互相交流、探讨的平台,把日常教师中存在的问题与全体教师共同探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水平。
二、抓好小学数学教研工作,为教师提供研究的平台
一要做好数学教研组的管理。学校应对数学教研组管理措施进行强化,实施教研组长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安排教研活动。在学科教研组内部应设立备课组,大力实施集体备课、说课模式等。要努力做好教研组与备课组统筹协调,使两个层面的教研组织形式都能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选用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明确和落实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和相应待遇。
二要丰富数学教研组活动形式和内容。学校要组织教师仔细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对单元、模块、例题、课后习题进行仔细研究,认真推敲,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情境式、体验式教学,提高教师使用整合教学资源、掌控课堂全局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拓展课堂空间。积极组织实施调研课题研究,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吃透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规律,使教师能够不断更新和充实数学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拓宽教师知识视野,丰富文化底蕴。学校要提高对课题研究的重视程度,与上级教育部门联系,与其他兄弟学校建立起交流、合作关系,大力承接省级、市级数学教学研究课题,把课题研究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把课题研究与实际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锻炼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打造一支“研究型”、“学习型”的数学教师队伍。
三要改进数学教研方法,创新教研活动。例如:可探索数学课的“一课两教法”,培养教师的发散教学思维,提高教学效果。要建立健全教研组的评价机制,努力做好“教学评价”,要让“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贴近学生。
三、加强数学教学管理,为教师提供工作动力
一要利用好当前正在实施的“绩效工资”制度,对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指标进行量化,促使教师主动进行自身数学素养的提升。目前,绩效工资制度已在我国许多中小学广泛实施,但是一些学校仅限于按“课时”进行绩效分配。课时多的教师工资高、课时少的教师工资低。同时,由于教师的“数学素养”这一概念比较抽象,量化起来较为困难。在新形势下,必须对这种机械的绩效分配方式进行改革,把教师的“数学素养”进行细化和量化,方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数学素养的提升。从大的方面,可将“数学素养”量化为“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数学教学理论、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数学教学效果评价”等部分,再进一步将这些指标进行具体的细化,并设置相应的权职。例如:数学教学效果评价,又可细分为教师听、说课评价和学生评价,将学生引入评价过程,让学生和听课教师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打分;在数学教学方法创新中,可细分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教学新方法的应用等方面。二要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要为每位数学教师设定具体的岗位责任,设置相关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考试等目标,把责任落实到每位数学教师。教研组、年级组、教务处等部门要积极进行监督,开展好常规考核工作,全面提高数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效能。
总之,在我国全面推广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对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只要做好数学教师的岗位培训,夯实教师基础,抓好数学教研工作,为教师提供研究的平台,加强数学教学管理,为教师提供工作动力,就一定能够使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