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用爱与智慧让班主任工作绽放光彩

【作者】 孙晓云

【机构】 山东省肥城市桃都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陶行知先生亦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看似繁琐的班主任工作,其实就是和学生一次次心灵上的触碰。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始终牢记着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教育情感教育,拥有了心灵对心灵的尊重,用爱和智慧托起教育的情感,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教育作用。
  一、用“爱心”亲近每一位学生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要把学生当自己的朋友、当自己的亲人来看待。特别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决不能歧视她们,而是要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耐心劝慰开导她们。也只有在我们的关照下,她们才有可能渐渐走出自卑,变得乐观自信。
在班主任管理中,我坚持写日志。刚开始时,只是为了把握每一天,以便管好班级,而积累多了,并通过不断总结,却从中获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透过一页页朴实日志的表象,及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归纳分析,我从中看到了班级的健康发展和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过程。同时,我也积累了一个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工作中不必要的失误。如针对班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或有影响的个性问题,通过摸索,我找到了开班会的好方法,通过让学生各抒己见,达到自我教育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不仅如此,通过不断的积累总结,我还在转变差生、做好家长工作、协调师生关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对新课改的认识等方面得到了提高,也增强了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促进了班级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用“爱心”让每位学生感到幸福
  做好班主任要千方百计捕捉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和赞扬他们的点滴进步,把他们心灵中微弱的闪光点燃起来。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得到赏识时,他心里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就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一个有信心的人,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欢乐。”教育的本质是创造幸福,是创造社会的幸福,更是创造个人的幸福。
  要让学生感受到幸福,班主任必须更深沉、更执着、更无私、更持久、更真挚、更热烈地爱自己的学生。这是世界上最高尚的感情。要让学生从班主任的爱里看到希望,增强信心,鼓足勇气,获得前进的动力。乐于奉献。班主任接人待物出以公心,冰清玉洁,胸无尘滓。对权贵子弟不偏爱,对贫寒子弟更关心;对优秀生不溺爱,对后进生多亲近。尤其要多多呵护后进生。
  要让青少年感受到幸福,班主任要千方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讲班级应该成为一方沃土,班级应该成为一池活水,班级应该成为一座圣坛,班级应该成为一所画廊,班级应该成为一处高炉,班级应该成为一个摇篮,班级应该成为一个家庭,班级应该成为一个乐园,班级应该成为一个竞技场……而这目标是靠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活动来实现的。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青少年发挥了聪明才智,富有成功感;身心得到休息,减轻了压迫感;增强了交往,同学关系更密切……这样自然会增强幸福感。苏霍姆林斯基告诫说:“不能用一堵高墙把孩子同周围世界隔离开。不能让学生失掉欢快的精神生活。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时,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
  如果有人问我班级管理的经验,我将毫不犹豫地说:“爱心+智慧。”班主任是幸福的,同时也是辛苦的,要当好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除了具备一颗能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爱心,还应该具有基于自身体验、感悟、实践、反思而形成的教育智慧。爱心和智慧兼备的班主任,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