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保证延迟焦化加热炉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作者】 郭晓兵 李福刚 陈新娟

【机构】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从原料的性质和进料量、工艺操作条件、加热炉的工艺结构设计三方面分析了加热炉长周期运行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保证加热炉长周期运行的措施。
  关键词:原料性质 工艺操作条件 加热炉的工艺结构设计
  加热炉是延迟焦化装置的核心设备之一,整个装置要想安全运行,必须保证加热炉的稳定运行。影响加热炉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因素是:原料的性质和进料量、工艺操作条件、加热炉的工艺结构设计。
  一、原料的性质和进料量
  1.入装置原料温度
  在生产过程中,原料需要控制的指标有,原料入装置的温度和原料的含水量。原料进加热炉对流段之前需要和柴油、蜡油、中断原料油等换热,如果上游装置来的原料油温度较低,就会造成原料入对流段温度降低,加重加热炉的热负荷。加热炉热负荷增大,容易导致炉膛温度升高,炉管管壁温度升高,从而导致炉管结焦。
  2.入装置原料含水量
  上游装置送过来的原料如果含水量大,就会导致原料进加热炉对流段之前脱水不彻底。进入加热炉对流段的原料带水,水在加热炉内气化不仅会吸收大量热量,引起炉管内压力的升高。在其它操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加热炉出口温度降低,出口压力升高,从而不利于后续装置的稳定运行。
  3.进料量不稳定
  进料量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加热炉的处理量过高,需要加热炉提供的热量就会增加。当处理量过高时,炉管表面温度和炉膛温度都会超标,长时间超标会使炉管材质晶相改变,炉管变形、强度降低,严重时炉管泄露引起事故。如果处理量过低,炉管内的冷油流速过低,容易结焦,同时注水(汽)量大大增加,影响加热炉的热效率。
  4.原料的特性因数
  炉管的结焦与原料的K值(特性因数)密切相关。K值高的石蜡基组分在较低的温度下先行裂解而结焦。由于石蜡基并非胶质、沥青质的良好溶剂,随着温度的升高,会使沥青等从液相分离出来而结焦。K值低的油品(含芳烃量大),将在较高温度下进入临界分解短。高温下油品大量气化,使管内油品线速猛增,对炉管内壁的冲剂摩擦和携带作用,使焦粒难以在壁内附着和沉积,从而避免在炉管内结焦。因此对K值高的原料,必须以较高的流速通过临界分解段。
  5.原料中的含盐量
  原料中所含的无机盐主要有Na+、K+、Ca2+、Mg2+阳离子和Cl-、SO42-、CO32-和HCO3-,其组成随不同原料而异。在加工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盐类会沉积在管壁上形成盐垢影响传热,严重时引起炉管局部阻力增大、管壁局部过热,最终导致炉管结焦。造成装置停工事故。故上游装置必须做好原料的脱盐处理。
  二、工艺操作条件
  1.循环比对提高装置处理量,保证液体产品质量及收率、避免加热炉结焦具有重要的作用
  原料性质决定了循环比的降低程度,当原料中沥青质含量高时,原料的结焦倾向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不能降低循环比,反而需要增加循环比来改善加热炉进料性质。由于焦化原料油性质比较恶劣,因此为了改善原料的特性因数及保证加热炉长周期运行,必须采取增加循环比的方法。
  2.做好介质流量、温度及管壁温度的监测及控制
  装置低负荷运行时,容易造成原料在炉管内停留时间过长,出现结焦现象。操作中应尽量保持加热炉各管程中介质流量、注水量或注气量相同,避免发生偏流现象。可通过管程流量计指示以及管壁温度指示来监测管程的流量,发现问题及时调节。在确保炉内各管程均衡的情况下,还应严格控制辐射室工艺介质的出炉温度,严禁超温操作、应连续监测管壁热电偶并记录管壁厚度,如出现管壁温度突然升高,应立刻检查燃烧器的燃烧状况及介质流量、注气量、介质出炉温度等操作参数是否正常,并及时调整操作。
  3.做好燃烧系统的操作
  炉膛燃烧情况可以用肉眼观察和仪表数据分析得到,如果炉膛燃烧良好,那么肉眼观察到炉膛明亮,瓦斯火焰呈兰白色、各火嘴火焰大小一致互不干扰;多火嘴、短火焰、齐火苗、火焰不直扑炉管;烟囱不冒黑烟。而从仪表数据可以看到炉膛及炉管表面各点温度均匀,不超标;各路出口温度一致,控制平稳;烟气出口温度平稳,炉膛内氧含量不超标。如果燃烧系统控制不好,容易引起炉膛温度超标,炉管结焦能严重后果。燃烧系统的平稳操作直接影响装置的平稳运行,因此必须重视加热炉燃烧系统的平稳操作。
  4.循环油品质
  在保证延迟焦化装置渣油处理量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循环比变化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当原料的组分发生了变化,其热稳定性也将随之变化。为了保证加热炉的长周期运行,应该及时调整循环油的品质。原料的特性因数降低,说明芳烃和胶质的含量较高,将使原料的热稳定性上升。为了保证低结焦率,可以适当调整分馏塔,将蜡油和重蜡油作为循环油。原料的特性因数升高,说明沥青质和饱和烃的含量较高,将导致原料的热稳定性下降,结焦倾向明显,此时应该适当调整轻蜡油,甚至可以将部分柴油作为循环油来满足加热炉长周期运行的需要。
  三、加热炉的工艺结构设计
  为了保证加热炉的长周期运行,加热炉的设计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针对给定的原料和加热炉进料性质以及相应的工艺参数,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2.辐射室炉管的热强度周向不均匀系数小,火焰对炉管的加热均匀。
  3.有适宜均匀的热强度,使炉管内油品有较短的停留时间,希望427℃以上油品停留时间不超过30S。
  4.尽可能均匀的炉膛温度场和热强度场,使介质有稳定的温升梯度。
  5.较高的管内油品冷油流速(>1.83m/s)或(下转第50页)(上接第65页)质量流速。
  6.具备有多点注汽(或水)、在线清焦功能,较高的热效率,一般要求90%以上。
  尽量采用双面辐射炉管。双面辐射炉管热量分布更均匀,热强度周向不均匀系数低,降低了炉管壁峰值温度和最大局部热强度,提高了平均热强度。可减少总辐射面积约25~35%,并延长加热炉操作周期。
  采用多点注汽(水)。在同等注气量下,多点注汽的介质流经炉管的压力降小,从而可以降低炉入口压力,也就降低了加热炉进料泵的轴功率。多点注汽可以使管内形成理想的流型,降低油膜厚度,提高流速,减缓结焦。
  四、结语
  加热炉作为延迟焦化装置的重要设备,必须保证其稳定运行,才能为后续装置的运行提供必要的条件。加热炉系统的操作是复杂的,必须抓住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任何时候都不放松,不麻痹大意。认真分析原因,根据工艺操作要求,合理调整各项操作指标。确保加热炉系统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安华.寇亮.晁可绳.影响延迟焦化装置加热炉长周期运行的因素.石化技术,2009,16(3);63.
  [2]瞿滨.延迟焦化装置技术问答.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53~76.
  [3]梁朝林.沈本贤.延迟焦化.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