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析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效创新的途径
【作者】 解 坤
【机构】 贵州省瓮安县松坪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新课改的实施,教学思想、教育观念也都在发展和变革,其目的就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的素质,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发掘和培养,致使我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缺乏创新的动力,沉溺于现状。初中物理是一门应用广泛的自然科学,与实际联系紧密,更应在教学中体现创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创新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须创新,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手段等,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新形势、新任务下的新要求。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优势,注重引入新的理念,采取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以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性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创新
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影响整堂课成败的第一要素。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创新物理教学导入的重要意义,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创新。
1.设置悬念导入。在教学导入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设置教学悬念,用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能带着浓厚的兴趣迅速地进入到学习中,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如在教学万有引力定律时,可以先用大屏幕播放苹果从树上自然掉落的现象。然后设置疑问:苹果为什么要落到地上,不掉到天上去呢?在这个具有趣味性的疑问背后,同学们都想探寻到答案,于是就在强烈求知欲望的刺激下开始新课的学习。
2.实验活动导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设置教学导入,让学生通过观摩演示实验,参与操作趣味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问题,这样就能够快速地引入到新课学习中。如在教学弹力时,教师可以先做一个弹簧秤东西的小实验。在教学摩擦力时,可以先让学生用书本、木板、熟料板等当斜板,玩推小车小实验,在教学光的折射时,在导入环节,可以设置一个趣味小实验——神奇的分身术。将一枚硬币放在透明玻璃杯底,再将一些清水放进去。把杯子端到与眼睛平齐的高度,再慢慢下移,让学生观察,此时,学生会看到两枚硬币。然后,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此时,教师可以顺势导入新课:这就是今天要学的新知识——光的折射。
二、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做好对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利用好胜心特点激发兴趣。初中生大多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需要,引入竞争元素,在课堂中设置一些有趣的学习竞赛、实验竞赛等活动。譬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比赛。学生为了获得比赛的成功,就会全身心地准备。在操作中,会全身心的投入,能充分调动潜在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都容易取得明显的效果。在实验比赛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利用好动特点激发兴趣。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时期,大多爱玩好动,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多开展一些趣味性、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在教学杠杆时,可以组织学生玩玩跷跷板,体验杠杆作用;在学习光的反射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易潜望镜的制作,也可以安排学生对学校周边区域光的利用、污染等问题进行考察,写出调查报告。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重力后,可以组织学生对物体重心的测量实验进行探究;在学习质量相关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自行车、摩托车、鸡蛋等物体的质量进行调查,并填出调查表。
三、采用丰富的资源整合物理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1.将网络中教学资源整合到物理教学中来。通过网络收集资料的方式,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源引入进来,以此丰富教学内容,避免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如在熔化和凝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物体熔化和凝固的视频播放给学生。学生通过大屏幕,能够清晰地看到整个过程。然后组织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正因为借助多媒体及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能够极大拓展教学的信息量,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十分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将生活资源融入到物理教学中。物理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物理资源,将此整合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借助熟悉的生活资源,以此学习新的物理知识。如在教学电路的有关知识时,将日常生活中进行电路安装的过程进行演示,将电路原理简单化。
四、采用正确的方式与手段评价学生 (下转第6页)
(上接第7页)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确定新的教学评价理念,采用正确的教学评价方式与手段。
1.多鼓励少批评。人都喜欢获得肯定和鼓励,特别是初中生,都非常渴望获得别人的欣赏,从而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因此,教师应该摸准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采用正面积极的教学评价方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苛求,让学生在教师的不断肯定、赏识与鼓励中,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决心,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2.分层评价。根据学生个性化差异的特点,教师应安排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降低学习目标和要求,安排最为简单容易的学习任务,这样就能够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物理的快乐,还能增强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习成绩中等学生,则要提出中等层次的要求,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应该提出最高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安排与之对应的学习任务,除了一般的学习任务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拔高性的学习项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学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手段,丰富教学内容,通过设置悬念和使用创新物理教学导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和爱玩好动的特点进行教学激趣,采用正面鼓励和分层评价的方式,丰富物理教学内容,将网络和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整合到教学中来,以此增强初中物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吉亚东.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创新思路研究[J].学周刊.2012年34期
[2] 张志荣.对初中物理有效教学问题的探讨[J].新课程.2010年11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创新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须创新,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手段等,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新形势、新任务下的新要求。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优势,注重引入新的理念,采取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以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性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创新
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影响整堂课成败的第一要素。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创新物理教学导入的重要意义,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创新。
1.设置悬念导入。在教学导入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设置教学悬念,用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能带着浓厚的兴趣迅速地进入到学习中,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如在教学万有引力定律时,可以先用大屏幕播放苹果从树上自然掉落的现象。然后设置疑问:苹果为什么要落到地上,不掉到天上去呢?在这个具有趣味性的疑问背后,同学们都想探寻到答案,于是就在强烈求知欲望的刺激下开始新课的学习。
2.实验活动导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设置教学导入,让学生通过观摩演示实验,参与操作趣味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问题,这样就能够快速地引入到新课学习中。如在教学弹力时,教师可以先做一个弹簧秤东西的小实验。在教学摩擦力时,可以先让学生用书本、木板、熟料板等当斜板,玩推小车小实验,在教学光的折射时,在导入环节,可以设置一个趣味小实验——神奇的分身术。将一枚硬币放在透明玻璃杯底,再将一些清水放进去。把杯子端到与眼睛平齐的高度,再慢慢下移,让学生观察,此时,学生会看到两枚硬币。然后,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此时,教师可以顺势导入新课:这就是今天要学的新知识——光的折射。
二、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做好对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利用好胜心特点激发兴趣。初中生大多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需要,引入竞争元素,在课堂中设置一些有趣的学习竞赛、实验竞赛等活动。譬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比赛。学生为了获得比赛的成功,就会全身心地准备。在操作中,会全身心的投入,能充分调动潜在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都容易取得明显的效果。在实验比赛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利用好动特点激发兴趣。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时期,大多爱玩好动,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多开展一些趣味性、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在教学杠杆时,可以组织学生玩玩跷跷板,体验杠杆作用;在学习光的反射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易潜望镜的制作,也可以安排学生对学校周边区域光的利用、污染等问题进行考察,写出调查报告。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重力后,可以组织学生对物体重心的测量实验进行探究;在学习质量相关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自行车、摩托车、鸡蛋等物体的质量进行调查,并填出调查表。
三、采用丰富的资源整合物理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1.将网络中教学资源整合到物理教学中来。通过网络收集资料的方式,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源引入进来,以此丰富教学内容,避免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如在熔化和凝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物体熔化和凝固的视频播放给学生。学生通过大屏幕,能够清晰地看到整个过程。然后组织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正因为借助多媒体及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能够极大拓展教学的信息量,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十分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将生活资源融入到物理教学中。物理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物理资源,将此整合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借助熟悉的生活资源,以此学习新的物理知识。如在教学电路的有关知识时,将日常生活中进行电路安装的过程进行演示,将电路原理简单化。
四、采用正确的方式与手段评价学生 (下转第6页)
(上接第7页)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确定新的教学评价理念,采用正确的教学评价方式与手段。
1.多鼓励少批评。人都喜欢获得肯定和鼓励,特别是初中生,都非常渴望获得别人的欣赏,从而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因此,教师应该摸准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采用正面积极的教学评价方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苛求,让学生在教师的不断肯定、赏识与鼓励中,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决心,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2.分层评价。根据学生个性化差异的特点,教师应安排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降低学习目标和要求,安排最为简单容易的学习任务,这样就能够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物理的快乐,还能增强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习成绩中等学生,则要提出中等层次的要求,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应该提出最高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安排与之对应的学习任务,除了一般的学习任务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拔高性的学习项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学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手段,丰富教学内容,通过设置悬念和使用创新物理教学导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和爱玩好动的特点进行教学激趣,采用正面鼓励和分层评价的方式,丰富物理教学内容,将网络和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整合到教学中来,以此增强初中物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吉亚东.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创新思路研究[J].学周刊.2012年34期
[2] 张志荣.对初中物理有效教学问题的探讨[J].新课程.201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