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作者】 康 慧

【机构】 甘肃省瓜州县渊泉第三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重要工具,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的,那么幼儿语言的发展就与其思维、能力、情感、已有经验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语言的发展也贯穿于各个领域,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本文将着重阐述。
  关键词:幼儿 语言发展 教育建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在运用语言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那怎样才能有效的发展幼儿语言能力,通过观察与实践相结合,我探索出如下教育建议。
  一、日常生活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1.在幼儿与社会接触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幼儿对社会的认识还属于“萌芽期”,幼儿时期,他们对一切不懂的事物都充满好奇。此时是教会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好坏、遵守社会秩序或者规则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家长带孩子外出购物、去医院等公共场所时与幼儿交谈,要用幼儿能听懂的语言,便于幼儿理解。
  2.在幼儿与自然环境的接触中发展语言能力。幼儿与大自然一直都在成长变化,彼此之间有很多相连与共性,教师在教师中创设自然角,家长带孩子去户外感受大自然,那孩子将幸福一生,快乐一生,同时在和自然地接触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3.迁移成人经验,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父母面前,孩子无拘无束,随便、自然、不必有任何掩饰、隐瞒,因此,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才是最真实的。家庭教育没有什么固定的程式,也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而且比较灵活。所以在家庭中孩子与家长玩耍、交谈、互相讲述见闻、趣事或者看图书、动画片等都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好时机。
  家长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要注意对孩子完整语言与优美词汇的熏陶和培养。例如,早晨用亲切的语言和孩子打招呼,也告诉孩子用类似的语言问候家长,家长说:“早上好”。“孩子,你看今天的太阳多好,是个大晴天。”“来,我们一起吃早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惯各种礼貌的问候,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学习发展。
  二、集体教学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在幼儿园每天都有集体教学,集体教学也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幼儿园五大领域,每个领域的学习都会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例如:语言领域中经常和幼儿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幼儿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表现出故事人物的高兴、悲伤。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情节和词句,引导幼儿有意识的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在科学领域中引导幼儿观察和讲述实验现象,以及自己发现的数学规律等等,都是对幼儿语言发展很有效的途径。在艺术领域当中,让幼儿学习感知与欣赏多种音乐作品,接触各种图画及手工制品,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尊重他们的感受,学习介绍自己喜爱的舞蹈、戏曲、绘画或者工艺品,都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创设交往环境,在游戏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合作的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一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园生活中,孩子有许多自由交往的时间,在早上入园、午饭后散步、离园前的夕会,让他们自由交谈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教师给个话题加以引导,让孩子们自由交谈。在这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就自然地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二是在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幼儿进行朗诵童谣、诗歌、讲故事、阅读讲述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幼儿已有经验基础上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三是创设区角,在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良好的区域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语言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看、听、说、练,想说、敢说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区角都可以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例如:表演区里孩子可以在宽松的环境中唱、跳、朗诵。在阅读区里尽情浏览自己喜欢的书籍,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美工区里制作或者绘画,活动中和幼儿及教师之间的交流都可以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创设好区角,在各个区角活动中渗透对幼儿语言能力的训练。
  四、提高教师语言素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3——6岁儿童的思维方式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没有抽象能力,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使用不同的语言来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对于三岁多点的小班幼儿,教师要运用儿歌和游戏的口吻达到教育目的。幼儿在学习初期擅长于模仿,因此,教师言行对幼儿言行会产生直接作用。一个教师的语言素养会深远地作用于幼儿今后的成长轨迹,在孩子们的为人处世、言行举止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幼儿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语言的规范,熏陶、感染着幼儿,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提高教师的语言素质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作为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之星的幼儿教师,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为幼儿搭建好学习语言的彩虹桥,让孩子在语言发展的道路上更加阳光、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