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把职业技能竞赛引入护理实训考核的探讨
【作者】 吴润田 黄爱兰 韦柳春 刘永伟
【机构】 (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 广西 百色)
【摘要】【目的】探讨把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引入中职护理技能考核,科学评价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方法】 对中职生护理技能采用竞赛方法进行考核,让学生分别轮流抽签竞赛者(护士)、病人、评委,教师担任总评委。【结果】竞赛考核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也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考核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结论】竞赛考核法是符合培养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教育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 实训考核 中职生护理技能
【正文】
中职卫生职业学校《护理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生产实习效果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及职业成长。而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1〕。笔者经组织我校护理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改进实训考核方法,探索把职业技能竞赛内容引入护理实训教学考核,科学评价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在考核中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交流及沟通能力,能较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职业技能竞赛实训考核法的概述
职业技能竞赛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岗位能力开展命题的,将国际最新执行标准引入大赛的评价体系,大赛的评分标准均注重与临床接轨,职业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主要有几点:有利于选择教学内容;有利于改革实训方式;有利于更新课程模式[2]。职业技能竞赛实训考核法是一种将实训教学内容按职业竞赛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学生在竞赛及角色扮演中学习知识、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又使学生从竞赛的角色中领会到该项护理操作技术的含义,使护生对护士、病人角色不断得到强化,为将来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打下基础,同时也是检验技能掌握程度的手段,是一种挑战并且是主观能力的释放。
2职业技能竞赛实训考核与传统考核方法
2.1对象 选择我校2011级中职三年制护理专业二年级的护生,在该年级13个护理班中整群随机抽样,抽出2个班,其中一班为实验组,62名学生;二班为对照组,63名学生。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学习态度、生源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2.2方法
两个班均由同一教师授课,进行研究考核方法。对照组采用以传统考核模式,期末抽一项护理操作考核;实验组采用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考核模式,每项护理技术操作分组训练,分组考核。
2.2.1传统实训教学考核法
传统的考核是学期未由授课教师确定实验考核操作项目,然后按学号先后顺序依次进行考核。教师学生一对一的考核方法,以“技术操作为中心”的考核模式,忽视了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3〕
2.2.2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考核法
(1)教师准备 教师在职业技能竞赛训练考核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事先做好周密的训练、考核设计,包括训练、考核前的布置,学生训练、考核的分组,明确考核目标,考核的重点难点,考核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不同各项护理操作、引进全国各地护理技能竞赛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或使用广西卫生厅出版《护理技术操作55项》,选择案例,复印后发给全班同学一人一份,提前7天做好训练、考核前准备,布置训练、考核时间及考核方式。
(2)人员组成:任课老师,实验员及对照组。
(3)明确考核内容的方式、方法
教师根据实训课时、项目的实用性即临床使用频率高的项目,如静脉输液、药物抽吸法、静脉注射法、氧气吸入疗法,无菌技术操作,隔离技术操作等15项技术操作,以小组为单位考核,成绩记入阶段测验成绩,取15项的平均成绩,成绩记入毕业操作考核成绩占40%。
根据学校实验设备不足及课时少的项目如:搬运病人、平车使用、轮椅使用法、洗胃法、等15项抽其中的一个小组一人上来考核,教师和全班同学做评委,该同学成绩代表本组全部同学的成绩,成绩记入评时成绩,取15项的平均成绩,占毕业考成绩20%。
实习前强化训练期间每位同学必须在30项技术操作中抽签一项操作考核,成绩记入毕业操作考核成绩占40%。
(5)划分小组训练、考核:小组的划分及条件并且按座位号相邻的来划分,每组学生人数3—6人不等,由各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做好本小组成员的学习、训练、考核、抽签和协调工作。
(6)技能竞赛考核:分组考核,各小组成员抽签分别轮流担任:竞赛者(护士)、患者(与患者评估、沟通但操作是在高端摸拟病人身上)、其余当评委(负责评价本组操作者的评分);教师和实验员是总评委。
(7) 技能考核反馈 竞赛考核结束后,先由各小组组长汇总本组的评分表,然后向全班同学报告本小组技能考核情况,再由老师简明扼要的总结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
2.3评价方法
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1)单项技能考核标准:参照全国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评分标准:如从用物准备,仪表仪容、案例评估、沟通交流、人文关怀、分析和处理问题、操作流畅程度等,进行评分。本次主要选取两组护生在氧气吸入疗法的考核成绩进行分析。(2)综合评价:通过自制综合评价表,从教师层面、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层面以及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等层面进行质和量的综合评价职业技能竞赛考核法。
2.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的检验(见表1),a=0.01,t=14.14 , P<0.01,两组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见表2),a=0.01, P<0.01,为差异显著性。
3结果(见表1、表2) :表1是证实实验组比对照组在技能考试中量化成绩的明显差异,可见实验组的教学手段的效果明显;表2是从数据表述和比例中证实实验组教学手段质和量方面的提高.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护理专家(10人),同行教师(10人),护生评委(60人)对两种考核的评价。从表2中,评价项目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可见,护理专家、教师、学生评委对技能竞赛考核法质和量方面的综合评价都很赞同。
4讨论
传统的考核只注重结果成绩,不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忙于应付考试,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被轻视。同时不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不能实现由主导者向引导者角色的转换。
技能竞赛考核法为综合性实训考核,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过程,而不是对知识的机械的记忆和某项操作的简单重复结果。同时可有效地减少实训操作考核占用的时间,使学生有较多的时间练习,充分做到随抽随考,即抽即考。另外,期末待考核实训操作项目的未知性,同学们必会做到全面练习,从而能够熟练掌握所学全部操作技能,而且抽到参加考核学生的成绩代表着本小组所有成员的成绩,可以激发学生的协作配合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调动学生加强操作能力的积极性。
在整个技能竞赛考核中,标准化病人的使用,模拟了临床连贯的病情演变和病情处理,表现了临床问题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学生在考核过程中,必须灵活应变,可锻炼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使学生进入临床后能更快地适应复杂的临床情景。
综上所述,把职业技能竞赛引入护理实训考核,能更客观地反映考生的应用能力,这种考核方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系统的掌握。同时考核前要求每个学生要有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互相交流、帮助,学会主动与教师探讨学习,因为要竞赛,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很努力,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影响团队的成绩,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参考文献:
[1] 刘笑梦。加强护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索[J].全科护理,2009,7(5):1397-1398.
[2] 殷堰工,反思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2008—1-22
[3] 周银玲,宋丽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5.2(2):8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把职业技能竞赛内容引入《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课改编号:2012-3-7
中职卫生职业学校《护理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生产实习效果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及职业成长。而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1〕。笔者经组织我校护理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改进实训考核方法,探索把职业技能竞赛内容引入护理实训教学考核,科学评价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在考核中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交流及沟通能力,能较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职业技能竞赛实训考核法的概述
职业技能竞赛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岗位能力开展命题的,将国际最新执行标准引入大赛的评价体系,大赛的评分标准均注重与临床接轨,职业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主要有几点:有利于选择教学内容;有利于改革实训方式;有利于更新课程模式[2]。职业技能竞赛实训考核法是一种将实训教学内容按职业竞赛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学生在竞赛及角色扮演中学习知识、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又使学生从竞赛的角色中领会到该项护理操作技术的含义,使护生对护士、病人角色不断得到强化,为将来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打下基础,同时也是检验技能掌握程度的手段,是一种挑战并且是主观能力的释放。
2职业技能竞赛实训考核与传统考核方法
2.1对象 选择我校2011级中职三年制护理专业二年级的护生,在该年级13个护理班中整群随机抽样,抽出2个班,其中一班为实验组,62名学生;二班为对照组,63名学生。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学习态度、生源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2.2方法
两个班均由同一教师授课,进行研究考核方法。对照组采用以传统考核模式,期末抽一项护理操作考核;实验组采用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考核模式,每项护理技术操作分组训练,分组考核。
2.2.1传统实训教学考核法
传统的考核是学期未由授课教师确定实验考核操作项目,然后按学号先后顺序依次进行考核。教师学生一对一的考核方法,以“技术操作为中心”的考核模式,忽视了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3〕
2.2.2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考核法
(1)教师准备 教师在职业技能竞赛训练考核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事先做好周密的训练、考核设计,包括训练、考核前的布置,学生训练、考核的分组,明确考核目标,考核的重点难点,考核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不同各项护理操作、引进全国各地护理技能竞赛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或使用广西卫生厅出版《护理技术操作55项》,选择案例,复印后发给全班同学一人一份,提前7天做好训练、考核前准备,布置训练、考核时间及考核方式。
(2)人员组成:任课老师,实验员及对照组。
(3)明确考核内容的方式、方法
教师根据实训课时、项目的实用性即临床使用频率高的项目,如静脉输液、药物抽吸法、静脉注射法、氧气吸入疗法,无菌技术操作,隔离技术操作等15项技术操作,以小组为单位考核,成绩记入阶段测验成绩,取15项的平均成绩,成绩记入毕业操作考核成绩占40%。
根据学校实验设备不足及课时少的项目如:搬运病人、平车使用、轮椅使用法、洗胃法、等15项抽其中的一个小组一人上来考核,教师和全班同学做评委,该同学成绩代表本组全部同学的成绩,成绩记入评时成绩,取15项的平均成绩,占毕业考成绩20%。
实习前强化训练期间每位同学必须在30项技术操作中抽签一项操作考核,成绩记入毕业操作考核成绩占40%。
(5)划分小组训练、考核:小组的划分及条件并且按座位号相邻的来划分,每组学生人数3—6人不等,由各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做好本小组成员的学习、训练、考核、抽签和协调工作。
(6)技能竞赛考核:分组考核,各小组成员抽签分别轮流担任:竞赛者(护士)、患者(与患者评估、沟通但操作是在高端摸拟病人身上)、其余当评委(负责评价本组操作者的评分);教师和实验员是总评委。
(7) 技能考核反馈 竞赛考核结束后,先由各小组组长汇总本组的评分表,然后向全班同学报告本小组技能考核情况,再由老师简明扼要的总结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
2.3评价方法
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1)单项技能考核标准:参照全国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评分标准:如从用物准备,仪表仪容、案例评估、沟通交流、人文关怀、分析和处理问题、操作流畅程度等,进行评分。本次主要选取两组护生在氧气吸入疗法的考核成绩进行分析。(2)综合评价:通过自制综合评价表,从教师层面、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层面以及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等层面进行质和量的综合评价职业技能竞赛考核法。
2.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的检验(见表1),a=0.01,t=14.14 , P<0.01,两组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见表2),a=0.01, P<0.01,为差异显著性。
3结果(见表1、表2) :表1是证实实验组比对照组在技能考试中量化成绩的明显差异,可见实验组的教学手段的效果明显;表2是从数据表述和比例中证实实验组教学手段质和量方面的提高.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护理专家(10人),同行教师(10人),护生评委(60人)对两种考核的评价。从表2中,评价项目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可见,护理专家、教师、学生评委对技能竞赛考核法质和量方面的综合评价都很赞同。
4讨论
传统的考核只注重结果成绩,不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忙于应付考试,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被轻视。同时不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不能实现由主导者向引导者角色的转换。
技能竞赛考核法为综合性实训考核,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过程,而不是对知识的机械的记忆和某项操作的简单重复结果。同时可有效地减少实训操作考核占用的时间,使学生有较多的时间练习,充分做到随抽随考,即抽即考。另外,期末待考核实训操作项目的未知性,同学们必会做到全面练习,从而能够熟练掌握所学全部操作技能,而且抽到参加考核学生的成绩代表着本小组所有成员的成绩,可以激发学生的协作配合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调动学生加强操作能力的积极性。
在整个技能竞赛考核中,标准化病人的使用,模拟了临床连贯的病情演变和病情处理,表现了临床问题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学生在考核过程中,必须灵活应变,可锻炼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使学生进入临床后能更快地适应复杂的临床情景。
综上所述,把职业技能竞赛引入护理实训考核,能更客观地反映考生的应用能力,这种考核方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系统的掌握。同时考核前要求每个学生要有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互相交流、帮助,学会主动与教师探讨学习,因为要竞赛,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很努力,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影响团队的成绩,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参考文献:
[1] 刘笑梦。加强护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索[J].全科护理,2009,7(5):1397-1398.
[2] 殷堰工,反思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2008—1-22
[3] 周银玲,宋丽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5.2(2):8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把职业技能竞赛内容引入《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课改编号:20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