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漫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刍议

【作者】 张可祥

【机构】 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它能用夸张讽刺的幽默、简洁直观的画面反映出深刻理性的寓意。语文漫画以其解释性、讽刺性、幽默性在语文教学中具有语言、文字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漫画,可以让语文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事迹更加形象。因而漫画以其自身的特点和适于教学的优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有识之士的认可。据笔者近十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把漫画引入语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漫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漫画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
  漫画独具讽刺性、幽默性,其夸张的人物形象使人更加直观地理解文字中所描述的抽象的人物形象。高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蕴藏在笔墨深处的寓意往往给人无尽的韵味,但有时却无法直观地描述,此时,引入漫画,会使抽象枯燥的理论重新焕发生命力,在学习者的眼前鲜活起来。
  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鉴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匮乏,再加上故事背景复杂,很多学生难以想象出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于是,我让学生尝试把自己的理解以漫画的形式画在纸上,这下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认真地读,反复地修改。同学们夸张的线条把王熙凤圆滑世故的嘴脸画得非常形象,下课了还在交流谁的画最夸张,最具讽刺性,而有些学生还在修改……试想,如果单凭文字语言讲解,其形象不够直观反而会使知识变得枯燥沉闷、空洞生硬,此时若能恰当穿插语文漫画,则可吸引学生眼球,引起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探究语文的欲望。
  学习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要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就要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激起高昂情趣,参与到教学之中,给学生开启智慧之门。教学实践证明,恰当使用漫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漫画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的思维活动涵盖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漫画所表现出生动具体的语文形象,使学生们在思维中形成一定的语文表象,并将其上升或形成为语文概念,最终获取完整的、系统的、牢固的语文知识。这一过程必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
  同时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漫画本身反映了作者对复杂的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力、高度概括力、及独立的批判精神。有深度的漫画作品总会借用逻辑的力量,利用漫画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切实可行。这就需要鼓励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度理解与判断,有效发掘语文漫画所蕴含的意义,感受、体验、探究、寻找语文现象背后的原因。
  在教授思乡思亲类诗词时常会遇到“对写法”的使用,这时,我尝试引入漫画,就可以轻松地让学生明白这种“反弹琵琶”的方法,进而更好的理解作品所营造的意境。比如在教授韦庄的《菩萨蛮》时,让学生根据诗中意象在草稿纸上简单勾画出诗中所呈现出的意境,“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此情此景,让人突生愁绪,为学生理解“未老莫还乡”一句做个铺垫。词中那种对故乡欲归不得的郁结的感情以及那种语尽而意不尽的意境就能够通过画面呈现出来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漫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漫画题型常见于各地市的自主命题试卷中,备受出题人青睐。在2013年的高考中,就分别有重庆卷、天津卷等涉及了漫画类考察,题型一般以拟标题、描述内容、揭示寓意为主。虽然说阅读漫画是学生的兴趣所在,但是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漫画,读懂漫画,理解漫画就是教师漫画教学的责任所在了,否则,学生的漫画阅读可能仅停留在浅层次上看热闹。
  我们知道观察是人主动知觉客观事物的一种活动方式,是思维赖以发展的基础。观察不同于一般的知觉,因为观察的过程始终有思维的参加。如果把漫画引入语文教学,不仅会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观察学习氛围,还可以训练学生观察语文漫画的能力,捕捉发现重要的语文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欣赏语文漫画,能够有效地提高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学习、学会赏析,从而形成阅读赏析语文漫画的能力,为以后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方式和方法。
  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会穿插漫画教学手段,这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鉴赏漫画的水平,显得切实可行。比如在讲授《寡人之于国也》时,巧妙地把漫画作文“笼子”引入,让学生体会并领悟到不要盲目嘲笑别人的寓意,再让学生根据文中成语“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进行漫画创作,这样不仅让学生深刻领会到成语的含义,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比喻论证的理解效果。
  同时,记忆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语文漫画能以幽默夸张的手法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使抽象概念更加形象直观,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有助于使学生由知识的容器变为知识的生产线,有效的记忆语文知识,增强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四、漫画以图育情,激发情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淀
  语文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己经越来越重视学生价值观、哲学观、道德观、科学观、艺术观在内的人文素养。语文漫画图片虽然是死的,但其精神内容相当丰富。语文漫画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一种人文关怀,有利于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
  我国史学界著名学者戴逸曾说:“我所以走上了学术道路,很大程度上和我青少年时期阅读的书籍有关,我最早接触而且对我影响至深的是连环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需要长期潜移默化影响。语文漫画具有深刻的寓意性,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引导学生深刻的思考语文、关注社会,培养语文综合能力。同时漫画还反映了作者对人事物鲜明的情感判断和爱憎之情,使观者同样受到作者情感标准的感染和影响,和文字材料相比,漫画更能打开学生情感的大门,更有利于人文精神的教育。因而在漫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会得到提升。
  总之,漫画因其贴近现实,直观性和可读性强,诙谐幽默,讽刺尖刻,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可以适当地运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这能够增强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增加人文素养积淀,使学生在开怀一笑中认识事理,启迪心智,起到“一举多得”、“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也可以成为紧张学习的一道调味剂……语文教师们,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