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听后活动设计策略
【作者】 王 林 吴昌荣
【机构】 四川省平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听是高中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听力教学一般分为听前、听时和听后三个环节。本文着重阐述听后活动设计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后教学 活动设计
一. 引言
听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训练对语感和交际有积极的作用。学习语言始于正确听音,语言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耳朵来学的,是属于语言的输入。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能力。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73)。但由于种种原因,听力教学存在教学活动单一,听力材料乏味,学生能动性不强,听、说、读、写脱节,忽视学习策略、思维策略和情感的培养等问题。
二.英语听力教学听后活动设计策略
增加听力实践是提高学生“听”能之关键。对听力训练而言,就是要多听、多说、多写。听力教学不应只训练学生的“听”能,教师还应利用听力材料训练学生的其他语言能力[2](88)。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展开听后的一些其它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听力材料的进一步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英语听力听后活动给出了建议。活动包括:讨论;角色扮演;辩论;根据所听内容进行口头或者笔头转述;根据笔记写出梗概;利用所听的信息,以同一题目为主题,从另一角度写出一个段落。本文将结合外研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教材听力部分的课后活动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一)听说相结合
1. 听后讨论或辩论
听后讨论或辩论就是在完成听力后,针对听力材料所涉及的话题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来供学生们讨论或者辩论,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此时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的听力理解程度和训练学生的思维策略,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以外研版《英语》BOOK 1 Module 6 的听力任务为例,笔者在完成本单元的听力任务后,结合听力材料特设计并引导学生分组辩论以下问题 :Do you think that the Internet is good or bad for education? Why? 或者是设计成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What do you do on the Internet? 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几个人一个小组,讨论5分钟后派每组的代表表达这组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或者给予评价。这样能保证人人都能参与,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因为言之有物,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
2.角色扮演
教材上大多数听力材料都是以对话形式出现,这给学生提供了角色扮演的好机会,然而大多数教师在听后没有根据听力内容做适当的改编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以外研版《英语》BOOK 2 Module 1 的听力任务为例,教师可以把两个学生分为一组,然后一位扮演医生,一位扮演病人的角色,运用听力中学到的一些表达,自己编造一段对话,几分钟后叫几组学生上台表演。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和表达能力。
3.转述听力内容和编故事
这项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内容向其他人表达听力的主要内容。这项活动可以考察学生的记忆力、语言组织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以外研版《英语》BOOK 2 Module 3 的听力任务为例,这段材料以独白的形式主要谈论英国甲壳虫乐队的一些基本情况,在完成听时任务后,教师可以照样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一位同学向伙伴转述这个乐队的信息。同时,教师也可以叫学生根据听力的中的关键词来编造一个关于这支乐队的小故事。总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听力材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听后任务。
(二)听写相结合
听写技能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听是语言的输入,写是输出,教师要求学生在听完材料后把所听的内容改写成一篇文章,或者把所听的话题进行扩展写作。高考考试大纲给出写作的二十四个话题跟听力材料的话题一脉相承,所以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为考试写作做准备。同样以外研版《英语》BOOK 2 Module 3 的听力任务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写出一篇关于甲壳虫乐队的短文或者是运用听力中的表达写一个自己喜欢的乐队或者歌手的短文。
(三)听和朗读相结合
听和朗读相结合,就是在听后教师叫学生朗读听力文本,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值得注意的是朗读时要去模仿朗读者的语音、语调;注意单词的重读、弱读、爆破以及失去爆破;要能辨别句子的连读、弱读等。读的过程不但可以习得一些地道的表达,也可以锻炼的口语,口语和听力的联系紧密,口语好可以更好的听懂听力材料。
(四)听后语言知识处理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英语基础知识是发展四项基本技能的基础,同时语言知识也是语言学习目标之一。当然,语言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上,而要把语言知识落实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实践中,挺高听、说、读、写的质量[1](40)。目前听力教学教师一般都忽视知识点的处理。因此,教师在听后阶段要适当地对听力文本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处理,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习得语言。
三.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听后阶段活动设计的策略,听后阶段是听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加以重视听说读写的结合而不是忽视这个阶段的教学。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具体情况、兴趣、和学习策略;教师在活动中起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习人人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
参考文献:
[1] 陈琳, 王蔷,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社.2010.
[2] 徐 军.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J].基础英语教育,2010(2):88.
作者简介:王林, 男(汉),四川平昌人,平昌中学高中英语教师(高级教师),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后教学 活动设计
一. 引言
听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训练对语感和交际有积极的作用。学习语言始于正确听音,语言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耳朵来学的,是属于语言的输入。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能力。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73)。但由于种种原因,听力教学存在教学活动单一,听力材料乏味,学生能动性不强,听、说、读、写脱节,忽视学习策略、思维策略和情感的培养等问题。
二.英语听力教学听后活动设计策略
增加听力实践是提高学生“听”能之关键。对听力训练而言,就是要多听、多说、多写。听力教学不应只训练学生的“听”能,教师还应利用听力材料训练学生的其他语言能力[2](88)。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展开听后的一些其它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听力材料的进一步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英语听力听后活动给出了建议。活动包括:讨论;角色扮演;辩论;根据所听内容进行口头或者笔头转述;根据笔记写出梗概;利用所听的信息,以同一题目为主题,从另一角度写出一个段落。本文将结合外研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教材听力部分的课后活动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一)听说相结合
1. 听后讨论或辩论
听后讨论或辩论就是在完成听力后,针对听力材料所涉及的话题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来供学生们讨论或者辩论,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此时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的听力理解程度和训练学生的思维策略,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以外研版《英语》BOOK 1 Module 6 的听力任务为例,笔者在完成本单元的听力任务后,结合听力材料特设计并引导学生分组辩论以下问题 :Do you think that the Internet is good or bad for education? Why? 或者是设计成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What do you do on the Internet? 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几个人一个小组,讨论5分钟后派每组的代表表达这组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或者给予评价。这样能保证人人都能参与,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因为言之有物,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
2.角色扮演
教材上大多数听力材料都是以对话形式出现,这给学生提供了角色扮演的好机会,然而大多数教师在听后没有根据听力内容做适当的改编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以外研版《英语》BOOK 2 Module 1 的听力任务为例,教师可以把两个学生分为一组,然后一位扮演医生,一位扮演病人的角色,运用听力中学到的一些表达,自己编造一段对话,几分钟后叫几组学生上台表演。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和表达能力。
3.转述听力内容和编故事
这项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内容向其他人表达听力的主要内容。这项活动可以考察学生的记忆力、语言组织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以外研版《英语》BOOK 2 Module 3 的听力任务为例,这段材料以独白的形式主要谈论英国甲壳虫乐队的一些基本情况,在完成听时任务后,教师可以照样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一位同学向伙伴转述这个乐队的信息。同时,教师也可以叫学生根据听力的中的关键词来编造一个关于这支乐队的小故事。总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听力材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听后任务。
(二)听写相结合
听写技能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听是语言的输入,写是输出,教师要求学生在听完材料后把所听的内容改写成一篇文章,或者把所听的话题进行扩展写作。高考考试大纲给出写作的二十四个话题跟听力材料的话题一脉相承,所以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为考试写作做准备。同样以外研版《英语》BOOK 2 Module 3 的听力任务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写出一篇关于甲壳虫乐队的短文或者是运用听力中的表达写一个自己喜欢的乐队或者歌手的短文。
(三)听和朗读相结合
听和朗读相结合,就是在听后教师叫学生朗读听力文本,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值得注意的是朗读时要去模仿朗读者的语音、语调;注意单词的重读、弱读、爆破以及失去爆破;要能辨别句子的连读、弱读等。读的过程不但可以习得一些地道的表达,也可以锻炼的口语,口语和听力的联系紧密,口语好可以更好的听懂听力材料。
(四)听后语言知识处理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英语基础知识是发展四项基本技能的基础,同时语言知识也是语言学习目标之一。当然,语言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上,而要把语言知识落实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实践中,挺高听、说、读、写的质量[1](40)。目前听力教学教师一般都忽视知识点的处理。因此,教师在听后阶段要适当地对听力文本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处理,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习得语言。
三.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听后阶段活动设计的策略,听后阶段是听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加以重视听说读写的结合而不是忽视这个阶段的教学。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具体情况、兴趣、和学习策略;教师在活动中起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习人人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
参考文献:
[1] 陈琳, 王蔷,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社.2010.
[2] 徐 军.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J].基础英语教育,2010(2):88.
作者简介:王林, 男(汉),四川平昌人,平昌中学高中英语教师(高级教师),从事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