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以学促情,以情导学
【作者】 周景伟
【机构】 山东省即墨市龙泉街道石门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耶鲁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弈论大师Barry Nalebuff曾经写过这样一段文字,请欣赏译文:
“萧伯纳说过:一种共同语言使美国和英国这两个伟大的国家产生了隔阂。(他的意思是)即使我们都说着英语,但英美之间也常常用相同的语句表达着不同的意思。(使用同意语言的美英之间尚且如此),美中之间的对话交流发生此类误解的机会,就更加可以想象……举例说明:在美国,人们用‘dragon’这个单词代表中文里‘long(龙)’。对美国人而言,‘dragon’是一种口吐火焰暴烈的野兽,总是四处奴掠公主美人,但又必然遭到身披闪光盔甲的骑士屠杀。一般而言,龙是一种邪恶而恐怖的猛兽。在中国人心目中,‘Dragon’更加与蛇相近,口含明珠并给人带来吉祥。同样一种动物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由此可见,中美之间、东西之间在语言、文化、传统、思想、价值观等各个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
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而今,在民族融合、科技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中方和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日渐浮现。中国人在学习与对外交流中英语成了首选,掌握一门语言不难,难的是如何恰如其分的利用。作为教师,在教授语言时,尤其是要注意英语文化的感染和德育的培养紧密结合。
小学英语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美等诸多教育的任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用语言表达思想总带着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因素,因此,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还可以培养合作解决问题、与人共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这些对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小学英语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以学促情,以情导学呢?我们不妨从下面几点考虑:
一、找好切入点,自然渗透
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其教学内容比较浅显,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例如“Good morning!”“Hello!”“How are you?”“Thank you!”“Nice to meet you!”等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初学英语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二、尊重西方人的礼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教师再教学生运用社会日常情景对话时,可以告诉他们接待的礼仪,如:第一次见到来访者或者客人时,应说“How do you do.”避免握手等中国性礼节;英国男人素有“绅士”的美誉。学生在了解穿着礼仪的同时,学到了新的单词,像燕尾服swallow coat,办公服business suit……在用餐方面,由于地域的差别,双方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在教授用餐礼仪的同时,可以适当介绍两者的不同之处,如:如何就餐,如何告别等等。与此同时,进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忠贞爱国,文明礼貌。
三、注重语言教学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这阶段儿童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调动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放在首位,渗透在英语教学中,从而把语言教学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迈克尔·戴尔是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的世界500强企业总裁中最年轻的一位。戴尔的成功,与她父亲从小就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是分不开的。较早的深入社会,注重实践,是戴尔成功的决定性条件,并且使他成功的时间比同龄人整整提前了十年。
反观我国目前的教育,不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记忆现成的知识,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只是高分低能。我们作为孩子的启蒙者应从戴尔父亲教子之道中获得启示,转变观念,使孩子成长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友爱和责任心
如今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孩子们享受前所未有的待遇,伴之而来的是“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极其严重。人们日益变得冷漠,在这种情况下激发孩子的爱心及社会责任心极为重要。英国人有意识地用猫、狗之类的小动物来引发孩子的爱心,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cat in gloves catches no mice.(懒惰的人做不出什么成绩)”……在英国,绝大多数家庭养宠物,但目的却一致,即调剂生活,培养爱心。
在教孩子人是动物的单词时,我们要教他们Love others as well as yourself.让孩子懂得生命的珍贵,从而激励他们做一个Kind-hearted man。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的有无、强弱是一个孩子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兴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环节中。教师要在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
四、教师要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
李岚清副总理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
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先为范后为师。首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的爱,从而引申到对生活的爱。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而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交能力的早期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同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
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德育的渗透在与自然地与知识融为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重要善于捕捉德育因素,做到点到为止,让学生学好英语知识,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实现育人的宗旨。
“萧伯纳说过:一种共同语言使美国和英国这两个伟大的国家产生了隔阂。(他的意思是)即使我们都说着英语,但英美之间也常常用相同的语句表达着不同的意思。(使用同意语言的美英之间尚且如此),美中之间的对话交流发生此类误解的机会,就更加可以想象……举例说明:在美国,人们用‘dragon’这个单词代表中文里‘long(龙)’。对美国人而言,‘dragon’是一种口吐火焰暴烈的野兽,总是四处奴掠公主美人,但又必然遭到身披闪光盔甲的骑士屠杀。一般而言,龙是一种邪恶而恐怖的猛兽。在中国人心目中,‘Dragon’更加与蛇相近,口含明珠并给人带来吉祥。同样一种动物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由此可见,中美之间、东西之间在语言、文化、传统、思想、价值观等各个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
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而今,在民族融合、科技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中方和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日渐浮现。中国人在学习与对外交流中英语成了首选,掌握一门语言不难,难的是如何恰如其分的利用。作为教师,在教授语言时,尤其是要注意英语文化的感染和德育的培养紧密结合。
小学英语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美等诸多教育的任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用语言表达思想总带着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因素,因此,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还可以培养合作解决问题、与人共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这些对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小学英语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以学促情,以情导学呢?我们不妨从下面几点考虑:
一、找好切入点,自然渗透
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其教学内容比较浅显,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例如“Good morning!”“Hello!”“How are you?”“Thank you!”“Nice to meet you!”等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初学英语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二、尊重西方人的礼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教师再教学生运用社会日常情景对话时,可以告诉他们接待的礼仪,如:第一次见到来访者或者客人时,应说“How do you do.”避免握手等中国性礼节;英国男人素有“绅士”的美誉。学生在了解穿着礼仪的同时,学到了新的单词,像燕尾服swallow coat,办公服business suit……在用餐方面,由于地域的差别,双方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在教授用餐礼仪的同时,可以适当介绍两者的不同之处,如:如何就餐,如何告别等等。与此同时,进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忠贞爱国,文明礼貌。
三、注重语言教学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这阶段儿童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调动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放在首位,渗透在英语教学中,从而把语言教学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迈克尔·戴尔是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的世界500强企业总裁中最年轻的一位。戴尔的成功,与她父亲从小就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是分不开的。较早的深入社会,注重实践,是戴尔成功的决定性条件,并且使他成功的时间比同龄人整整提前了十年。
反观我国目前的教育,不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记忆现成的知识,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只是高分低能。我们作为孩子的启蒙者应从戴尔父亲教子之道中获得启示,转变观念,使孩子成长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友爱和责任心
如今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孩子们享受前所未有的待遇,伴之而来的是“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极其严重。人们日益变得冷漠,在这种情况下激发孩子的爱心及社会责任心极为重要。英国人有意识地用猫、狗之类的小动物来引发孩子的爱心,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cat in gloves catches no mice.(懒惰的人做不出什么成绩)”……在英国,绝大多数家庭养宠物,但目的却一致,即调剂生活,培养爱心。
在教孩子人是动物的单词时,我们要教他们Love others as well as yourself.让孩子懂得生命的珍贵,从而激励他们做一个Kind-hearted man。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的有无、强弱是一个孩子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兴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环节中。教师要在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
四、教师要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
李岚清副总理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
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先为范后为师。首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的爱,从而引申到对生活的爱。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而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交能力的早期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同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
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德育的渗透在与自然地与知识融为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重要善于捕捉德育因素,做到点到为止,让学生学好英语知识,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实现育人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