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翻转课堂”在中职港航类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作者】 和彦敏

【机构】 上海海事大学高等技术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已在一些学校进行广泛推广,并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由于职业教育的独特性,学生不仅需要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翻转课堂”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业务流程,积累实践技能。文章以集装箱码头实训课程的一个任务为例,介绍“翻转课堂”下老师和学生在两个不同阶段的任务,探索该模式下港航实训类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
  关键词:“翻转课堂”;职业教育;港航类实训课程 
  一“翻转课堂”的介绍
  (一)“翻转课堂”的概述
  顾名思义,“翻转课堂”主要是将课堂内外的时间“交换”,学生在课外安排时间,自主学习老师精心制作的微视频或其他学习材料,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将不懂的问题通过网络与其他同学或者老师讨论,也可以记录下来,在课上共同讨论,而老师,则由传统的“主角”,变为“导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或设计独特的“LECTURE”,即集“生动的(Lively)、有教育意义的(Educative)、创造性的(Creative)、可引人思考的(Thought- Provoking)、可以理解的(Understandable)、相关的(Relevant) 和令人兴奋的(Enjoyable)”【1】于一身的学习视频或其他形式的学习资料,在课前发给学生,课堂上,主要通过师生间互相讨论问题,来检测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翻转课堂”与职业教育
  与其他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但由于目前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在我国并没有全面发展,很多企业积极性不高,有的企业生产环境不适合大量业务不熟练的学生进行工作和学习,因此更多时候是学生在教室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翻转课堂”的出现,使学生能够在老师对课程资源设计和课堂辅助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微视频和相关教学资料,了解一些实践业务,积累相关技能。而老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了解其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应用水平,并给以相应的补充和指导。本文作者将结合集装箱码头实训课程的教学经验,探索“翻转课堂”模式下中职港航类实训课程的教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集装箱码头实训课程的介绍
  (一)集装箱码头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
  作为以航运特色为主的职业院校,我校的集装箱管理、外轮理货、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均开始《数字化商务管理实训》、《数字化物流仓储实训》、《数字化码头实训》三门实训课程。每门课程有配套的实训指导书和操作软件。以《集装箱码头实训》课程为例,该课程总共72学时,一般在第6学期开设,实训软件是上海海事大学自主研发的集装箱码头营运管理实训软件,以进口卸船和出口装船任务为主线,根据不同层次的技能水平,设计不同的项目内容。配套的教材,根据进出口装卸船的业务内容,分为9个章节,详细介绍实训操作步骤及理论基础知识。
  (二)集装箱码头实训课程教学的特点
  1、全班学生掌握实训软件的程度参差不齐
  实训课的重难点主要是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实训软件,掌握业务技能。通常授课过程是老师先提出某个实训任务,根据该任务引出相关理论知识和业务内容的介绍,之后介绍实训任务的操作流程,演示实训软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节课实训内容,理解相关业务技能并独立完成实训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有些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实训内容,准确地完成实训作业,有些学生却操作不熟练,容易出错,一旦出错,就无法进行下去。由于软件内容较多,老师每次授课时,只是把综合的实训项目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任务,有的学生虽能每次完成小的实训任务,但是面对综合进出口装卸船实训项目时,却又不知从哪开始,遇到关键环节,容易出错。
  2、学生对航运业务的认知有限
  实训课的主旨是尽最大可能地模拟企业生产环境,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实践业务并掌握业务流程,但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在反复介绍理论知识和演示实训操作,一些学生并不理解真正的业务流程,只是记得具体的实训操作步骤,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一旦记乱顺序或者漏掉某个中间环节,系统出现错误,就不知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老师在播放相关实践视频时,由于时间原因,不能多次重复播放,学生观看一遍,也只是初步了解一些实践内容,并没有细致观察和深入地思考和了解。另外,实训软件并不包罗万象,一些实践内容,仍需要老师在课上介绍,但通过反馈的授课效果来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搜集和整理资料能够更容易更全面地了解业务内容,只是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
  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码头实训类课程设计
  现在以集装箱码头实训中的“集装箱码头重箱进场作业”为例,具体信息如表2。集装箱码头重箱进场作业是码头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中控室制定重箱进场计划,即根据堆场情况和堆场放箱的原则,为出口的集装箱安排场箱位、闸口的进箱管理、指派和监控一台场吊负责集装箱的装卸。
  








  


  表1 集装箱及货物入场信息
  (一)“翻转课堂”模式下实训任务的设计思路
  
 













  图1 集装箱码头重箱进场作业的教学设计思路
  








  图2集装箱码头重箱进场作业的模拟操作流程图
  根据“翻转课堂”的原则,本次任务分为两个阶段,即课前阶段和课堂阶段,每个阶段老师和学生有不同的任务。
  1、授课前,老师围绕实训任务,制作或搜集下面的教学资料。
  理论知识:介绍堆场重箱堆放原则、中控室工作职责、闸口管理、集装箱堆场装卸工艺理论知识。通过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集装箱码头对重箱进场的管理和业务操作。
  码头业务实践视频:介绍码头中控室如何制定堆场进箱计划和监控场吊卸箱堆箱、车辆进入闸口的验箱流程,该视频主要是展现当今一些先进码头出口重箱入场的业务流程,学生可以反复播放该视频,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对业务技能的要求。
  软件系统操作视频:介绍如何通过实训软件完成实训任务,学生通过观看该视频,了解上课的操作内容,以便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
  辅助学习资料和网站:指导学生查询上海港各集装箱码头网页,了解最新的堆场管理内容。
  为了督促学生能够认真完成全部学习内容,以及测试学习效果,老师可布置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思考,如果学生不知如何解答,可以在授课前,将该问题汇总给老师或者与同学讨论。
  由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缺乏老师的监督,对学习的内容,容易失去耐心,因此老师在设计学习资料时,注意内容不要太多,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另外布置的问题,可以有填空题、简答题和分析题。
  学生要重视“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认真学习老师给予的资料,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如有不懂,积极向老师或同学询问和讨论。
  2、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师生共同讨论问题
  老师演示软件操作的内容,尽量指导每个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并将汇总的问题和实训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讨论。由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已有一定认知,老师不需要重复,节约的时间可以更好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针对不熟练的同学,多给予耐心指导。
  学生需要根据预习的内容以及老师的演示和讲解,独立完成实训任务,如若不熟练,可以反复查看老师的软件操作视频,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确保掌握每次实训任务反应的业务技能。
  (二)“翻转课堂”模式应用的注意事项
  “翻转课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不仅需要高度概括课程的重要内容,更要精心设计和制作包括理论知识、实践业务视频和实训操作视频在内的简短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因此掌握视频制作等信息技术非常重要。根据教学内容,老师也可以在网易公开课、国家精品课程网、慕课、微课等视频网站获取相关教学资料。另外在资料中尽量多介绍航运网站或与实践业务有关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学会查询航运资料。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检查每个学生是否认真学习,以及学习效果如何,以便指导下一个任务的教学。
  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或许觉得很新奇,刚开始能够认真学习,但是如何做到学生能够长期坚持,并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需要老师在设计视频资料和问题时,注意如何设计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很好地测评学生的掌握程度。
  由于课堂上基本知识点不再介绍,但仍需要老师在讨论问题时,对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倘若在实训过程中发现学生掌握的不扎实,老师要引起重视,分析原因,并引导学生查看学习资料解决问题。
  四结论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不仅适合于中小学的教学,在职业教学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本论文简单讨论“翻转课堂”的发展过程和内容,结合职业教育中港航类实训课程的授课特点,以“翻转课堂”的理念指导码头重箱进场这一实训任务的课程设计,并介绍老师和学生在两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在“翻转课堂”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作者简介:和彦敏(1987-),女(汉族),河南人,上海海事大学高等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方面研究。文章是上海市2013年教育委员会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项目(中等职业教育类)——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背景下《数字化码头实训》课程的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为和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