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专本协同育人课程衔接探讨——以Java开发方向为例
【作者】 叶广仔 邹利华
【机构】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工程系 广东东莞)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专科向本科的教育衔接成为近两年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其中课程体系衔接是专本协同育人的核心问题。文章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项目为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行动领域分析,转换为学习领域,从而形成Java开发方向专本协同育人的课程衔接。
关键字:专本协同; 课程衔接;Java开发
一、引言
为建立和完善与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出台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年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435号]),经学校申报及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了23个开展2014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项目。其中,2014年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项目有14项,2014年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项目9项。
其中,“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通过普通高考招收学生,与本校其他专业同批次录取,单独编班。试点专业学生按五年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完成三年高职学段学习,并符合毕业条件可获得普通高职毕业证书,通过转段选拔考核再进入对口本科院校试点专业学习两年,并符合毕业条件可再获得试点本科院校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1]
广东省东莞市作为我国一个制造业强市,职业教育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发展职业教育,东莞社会经济升级转型才能得到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供给,才能落到实处。为此,2014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对口本科院校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功开设了“3+2”试点项目。但由于高职阶段与本科阶段均有相对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灵活出口,试点专业衔接上,仍然存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问题,其中课程体系衔接是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贯通的核心。本文将以上述两所高校“3+2”试点专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定位,其次针对Java开发方向定位中的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划分出行动领域,最后根据行动领域形成对应的学习领域,从而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高本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二、两个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承接关系的两个主体,它们的专业教育要对接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职业带。其中高职教育立足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突出基层岗位操作技能;而应用型本科教育立足培养高级技术型和工程型人才,重在培养技术成果的应用转化能力2,应用型本科课程是高职课程在横向上的扩展和纵向上的延伸与深化 [3]。
(一)东莞市用人单位Java开发方向人才需求情况
根据2013年和2014年东莞市信息技术类人才需求调查,东莞市用人单位招聘Java开发方向的主要岗位有:软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师、软件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数据库开发与管理(DBA)、标准化工程师、系统分析师、手机应用开发工程师等。如图1所示,东莞市智通人才市场提供的2014年用人单位发布的Java开发方向职位人才需求情况,8个岗位总需求人数为1167人,其中软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师、软件设计师3个岗位占8个岗位人才需求量总数的80%。
如图2所示,东莞市智通人才市场提供的2014年同比2013年用人单位发布的Java开发方向职位人才需求增长情况,手机应用开发工程师、软件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3个岗位人才需求量增长幅度都超过50%,然而数据库开发与管理(DBA)、标准化工程师、系统分析师3个岗位人才需求量都呈负增长。
(二)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东莞市智通人才市场提供的上述8个岗位的工作要求描述,要求专科学历的岗位有:软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师、软件设计师、数据库开发与管理(DBA);要求本科学历的岗位有: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标准化工程师、系统分析师、手机应用开发工程师。
因此,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Java开发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东莞区域,培养中小型信息技术类企业需要的,能从事数据库开发与管理、网页设计、软件设计与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Java开发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东莞区域,培养大中型信息技术类企业需要,熟悉软件的开发流程及软件设计模式,能从事系统数据库设计及优化、软件架构设计、手机应用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两个阶段教育的专业行动领域划分
根据上述两个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Java开发方向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获取典型工作任务,从而划分出专业方向的行动领域。
(一)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东莞市智通人才市场提供的用人单位发布的岗位描述确定相应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及表2所示,分别列举出Java开发方向高职及本科两个阶段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表1 高职Java开发方向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二)划分行动领域
针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对象、工具、方法、组织以及要求进行分析,把相互联系的任务进行归类,将一个或多个相类似的典型工作任务划分为1个行动领域。如表3所示为“软件需求分析”工作任务的分析表。
表3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
根据表3的分析方法,对表1及表2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相类似的任务对象或任务工作过程划分出如表4所示的11个行动领域,如“网页设计”、“Linux操作系统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
表 4行动领域划分表
四、专本协同课程衔接构建
(一)确定两个阶段的学习领域
分析需要完成上述11个行动领域所必须学习的系统性内容,确定Java开发方向的专业学习领域。其中,行动领域“软件实现”对应有“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前端开发”、“算法与数据结构”四个学习领域,具体对应关系如表5所示。
表5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对应表
(下转第9页)
(上接第61页)
(二)专本协同课程衔接
根据学习领域的难易程度及知识认知规律,可对表5的学习领域进行划分,如表6所示Java开发方向高职及本科学习领域划分及开课学期情况,其中高职教育阶段有10门课程,本科教育阶段有8门课程,从第1学期到第10学期学习领域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由易到难,从而实现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表6
第8学期
五、总结
在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空前的发展契机,在中高职衔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专本协同育人的贯通,使职业教育不再是一种“断头”教育。本文以Java开发方向为例,首先根据两个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划分专业行动领域,从而确定学习领域,最终形成Java开发方向专本协同育人的课程衔接。此种课程衔接构建方式更贴近市场需求,更能体现知识认知过程,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完成课程体系对两个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的承载,为其他专业方向课程衔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专业针对专业课程的衔接,下一阶段将针对文化基础课程衔接[4]、教学内容衔接[5]、转段选拔等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年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
[2] 鲁武霞.院校协同: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主体支持[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12-17.
[3] 刘晓红,曾文良,马炎坤等.高职本科“三二分段”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衔接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5).93-96.
[4] 何 静.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课程衔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93-96.
[5] 潘 勇.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研究述评[J].职教研讨.2013,(12).4-6.
资金项目:广东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1746)
作者简介:叶广仔(1981-),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智能系统软件、高职教育;邹利华(1975-),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职业教育。
关键字:专本协同; 课程衔接;Java开发
一、引言
为建立和完善与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出台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年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435号]),经学校申报及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了23个开展2014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项目。其中,2014年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项目有14项,2014年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项目9项。
其中,“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通过普通高考招收学生,与本校其他专业同批次录取,单独编班。试点专业学生按五年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完成三年高职学段学习,并符合毕业条件可获得普通高职毕业证书,通过转段选拔考核再进入对口本科院校试点专业学习两年,并符合毕业条件可再获得试点本科院校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1]
广东省东莞市作为我国一个制造业强市,职业教育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发展职业教育,东莞社会经济升级转型才能得到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供给,才能落到实处。为此,2014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对口本科院校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功开设了“3+2”试点项目。但由于高职阶段与本科阶段均有相对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灵活出口,试点专业衔接上,仍然存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问题,其中课程体系衔接是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贯通的核心。本文将以上述两所高校“3+2”试点专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定位,其次针对Java开发方向定位中的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划分出行动领域,最后根据行动领域形成对应的学习领域,从而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高本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二、两个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承接关系的两个主体,它们的专业教育要对接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职业带。其中高职教育立足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突出基层岗位操作技能;而应用型本科教育立足培养高级技术型和工程型人才,重在培养技术成果的应用转化能力2,应用型本科课程是高职课程在横向上的扩展和纵向上的延伸与深化 [3]。
(一)东莞市用人单位Java开发方向人才需求情况
根据2013年和2014年东莞市信息技术类人才需求调查,东莞市用人单位招聘Java开发方向的主要岗位有:软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师、软件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数据库开发与管理(DBA)、标准化工程师、系统分析师、手机应用开发工程师等。如图1所示,东莞市智通人才市场提供的2014年用人单位发布的Java开发方向职位人才需求情况,8个岗位总需求人数为1167人,其中软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师、软件设计师3个岗位占8个岗位人才需求量总数的80%。
如图2所示,东莞市智通人才市场提供的2014年同比2013年用人单位发布的Java开发方向职位人才需求增长情况,手机应用开发工程师、软件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3个岗位人才需求量增长幅度都超过50%,然而数据库开发与管理(DBA)、标准化工程师、系统分析师3个岗位人才需求量都呈负增长。
(二)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东莞市智通人才市场提供的上述8个岗位的工作要求描述,要求专科学历的岗位有:软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师、软件设计师、数据库开发与管理(DBA);要求本科学历的岗位有: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标准化工程师、系统分析师、手机应用开发工程师。
因此,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Java开发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东莞区域,培养中小型信息技术类企业需要的,能从事数据库开发与管理、网页设计、软件设计与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Java开发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东莞区域,培养大中型信息技术类企业需要,熟悉软件的开发流程及软件设计模式,能从事系统数据库设计及优化、软件架构设计、手机应用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两个阶段教育的专业行动领域划分
根据上述两个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Java开发方向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获取典型工作任务,从而划分出专业方向的行动领域。
(一)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东莞市智通人才市场提供的用人单位发布的岗位描述确定相应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及表2所示,分别列举出Java开发方向高职及本科两个阶段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表1 高职Java开发方向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二)划分行动领域
针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对象、工具、方法、组织以及要求进行分析,把相互联系的任务进行归类,将一个或多个相类似的典型工作任务划分为1个行动领域。如表3所示为“软件需求分析”工作任务的分析表。
表3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
根据表3的分析方法,对表1及表2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相类似的任务对象或任务工作过程划分出如表4所示的11个行动领域,如“网页设计”、“Linux操作系统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
表 4行动领域划分表
四、专本协同课程衔接构建
(一)确定两个阶段的学习领域
分析需要完成上述11个行动领域所必须学习的系统性内容,确定Java开发方向的专业学习领域。其中,行动领域“软件实现”对应有“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前端开发”、“算法与数据结构”四个学习领域,具体对应关系如表5所示。
表5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对应表
(下转第9页)
(上接第61页)
(二)专本协同课程衔接
根据学习领域的难易程度及知识认知规律,可对表5的学习领域进行划分,如表6所示Java开发方向高职及本科学习领域划分及开课学期情况,其中高职教育阶段有10门课程,本科教育阶段有8门课程,从第1学期到第10学期学习领域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由易到难,从而实现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表6
第8学期
五、总结
在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空前的发展契机,在中高职衔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专本协同育人的贯通,使职业教育不再是一种“断头”教育。本文以Java开发方向为例,首先根据两个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划分专业行动领域,从而确定学习领域,最终形成Java开发方向专本协同育人的课程衔接。此种课程衔接构建方式更贴近市场需求,更能体现知识认知过程,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完成课程体系对两个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的承载,为其他专业方向课程衔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专业针对专业课程的衔接,下一阶段将针对文化基础课程衔接[4]、教学内容衔接[5]、转段选拔等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年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
[2] 鲁武霞.院校协同: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主体支持[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12-17.
[3] 刘晓红,曾文良,马炎坤等.高职本科“三二分段”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衔接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5).93-96.
[4] 何 静.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课程衔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93-96.
[5] 潘 勇.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研究述评[J].职教研讨.2013,(12).4-6.
资金项目:广东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1746)
作者简介:叶广仔(1981-),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智能系统软件、高职教育;邹利华(1975-),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