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 雒安玉

【机构】 靖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愿望,是整个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必抓好的重要环节。查找中职生流失的原因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解决的对策,控制中职学生的流失。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流失 原因 对策
  职业教育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和为高校输送人才的双重任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愿望,是整个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必抓好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职业学校学生流失严重已成为影响学校形象、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查找出学生流失的原因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解决的对策,控制中职学校学生的流失。
  一、学生流失原因
  我校是一所县级职业中学,学生辍学现象严重,成为阻碍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绊脚石。我校组织调查组对近三年学生的流失进行了调查,一年级学生的流失率为36%,二年级学生的流失率为29%,三年级学生的流失率为6%。我们通过对流失学生本人、家庭、家长进行了访谈,让班主任分析学生流失原因,对流失学生、教师及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整理出造成学生“流失”的原因,现归纳如下:
  (一) 学校方面。
  1、教学方法陈旧,没有创新。
  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依然按照过去“注入式”、“满堂灌”,的模式进行教学,未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他们学习泛味,学习不思考,从朦朦胧胧的半懂到完全不懂,他们放弃了学习。在他们的思想领域里,读书不是他们的选择,他们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而产生厌学,“厌学”的后果就是流失。
  2、对学生关心爱护不够。
  中职生一部分学生成绩差或品行不佳受到别人的歧视,普遍存在自卑感、自信心不足。面对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他们自我意识很强,常为一点小事引发矛盾而违纪。面对中职生,我们部分中职教师只是埋怨学生素质差、难教,而不是静下心,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树立坚定学习的信心,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3、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少,学习生活单一。
  中职生大部分厌倦了以“升学”为指挥棒的学习,而中职教育依然规范着学生行为,学生每天除了教室、实训车间、食堂、宿舍以外,几乎没有多少课余活动,成绩好的学生已拼搏得筋疲力尽,咬紧了牙关,而差生对这种生活,他们排万难,努力投身到了校外多彩的生活中去。所以校园文化生活单调,娱乐设施匮乏,校园生活缺乏色彩,也是学生流失的原因之一。
  4、班级管理方面。一是班主任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学校班主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班级管理不平衡。如,有的班级班风正、学习气氛浓,学生积极向上、流失率低;而有的班级连最基本的教室卫生都保持不好,对于学校号召的其他方面工作更是消极怠慢。学生行为懒散,违纪不断,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退学现象。二是存在教学、管理“两张皮”现象。突出表现在个别任课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甚至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对在课堂上发生的学生违纪现象,认为不属于自己的管理范围,而是让学生去找班主任处理。还有的任课教师对违纪学生干脆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没有尽到育人的责任。至于在平时,哪位同学要辍学,有些任课教师更是不了解、不关心。
  (二)学生个人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很多学生选择职业学校,是源于父母或亲朋的劝说,学生本身并不想读书,专业也是父母所选,致使他们始终处于懒散状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另外,很多家长是怕孩子在社会上走错路,才把他们送到职业学校来。这些学生往往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学习动力,稍有不顺就会产生退学的念头。
  2、缺乏自信心。一是由于在初中时成绩差而被老师、同学认为是“差生”、“后进生”,他们在学习上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缺乏职业意识,不知道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现在要准备什么,该做什么?没有目标,无所适从。三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部分学生盲目地认为自己就业缺乏竞争力,感觉学无所用,前途渺茫。     
  3、受个人经历的影响。据教师反映,有的学生来学校前已在企业上班或在社会上玩等,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很上进,因为体会到了在社会上闯荡的不易; 要么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了不良的价值取向,学习上怕吃苦、不求上进,生活上懒散、得过且过,不适应学校严格的管理、动辄退学。    
  (三)家庭原因。     
  1、家长观念落后。很多农村家长认为“不用读书能打工,读了中专、技校还打工”,对孩子上不上中专持无所谓的态度,一味急于让孩子早工作。有的家长看到一些学生中专毕业后没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认为是白花了冤枉钱。     
  2、家长的思想和态度。不少家长把在初中时期行为习惯差、管不住的孩子送到职校,是让学校承担保姆的角色,“孩子年龄太小,到社会上容易学坏,在学校由老师管管,混个毕业”是这些家长的根本目的。由于这种指导思想的存在,家长对子女没有更高的要求,学生“混”的思想严重,原有行为习惯很难改变,往往在学习上、纪律上很难达到学校要求,学生很快在学校混不下去,家长对孩子也没有办法,只能自动退学。
  3、学生家庭贫困。我校学生95%的学生来自农村,“因贫失学”的学生占了一定比例。有些学生家长因年老或疾病,无法给孩子固定的经济保障,学生主动要求退学,好早点挣钱,帮助父母解决家庭困难状况。
  (四)社会原因。由于我校地处贫困县,当地政府对职业教育不重视,再加上老百姓对职业学校存在一些片面认识,个别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职校总不如送到普通高中风光,这种思想让学生觉得“低人一等”。其次,社会上多方面的诱惑也让一些学生觉得学校生活单调,受约束,急于摆脱学校的管理。另外目前社会上大中专学生就业难,有些学生认为读书无用,所以选择离开学校。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流失,不能笼统地归咎于家长,地方政府、学校、教师的责任。只有掌握全面材料,科学分析研究,才能真正找出原因,有的放矢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控制学生流失的对策探究  
  1、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学校环境 
  我校所用教教学楼年久难修,破旧不堪,已不适合学校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校长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建成办公楼、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各一幢,面积共一万多平方米,实验实训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的设备也逐渐配套。现在的靖远职专,楼宇俨然、绿树成荫,吸引了不少学生前来就读。学校的学生总数已达到3228人,是白银市人数最多的一所学校。
  2、重视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我们的教师必须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形象,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学校经常请专家到学校讲学;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并到外地考察学习,取长补短。现在,全校的226位专任教师,个个虚心好学,上进心强,在每学期的学生评议中,合格率均为100%。三年来,在县级以上优质课比赛中获奖的有32位教师,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有106位教师,有6位教师在全县青年教师培训班上作教学经验总结报告,受到了普遍的好评。教师教学信得过,学生也就留得住。
  3、加强心理辅导,端正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学习动机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为学习提供直接的动力,而且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我校组织专人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对策。成立“心理咨询室”,及时为学习动机有障碍的学生提供帮助,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端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的做法有: 
  (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我校确定的学习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不高而偏低,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特别是对学困生,使其实现目标有措施保证,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坚定其学习的信心。(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并通过探究解决问题。“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景,由此产生的矛盾、疑惑、惊讶,最能引起求知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3)适时开展学习竞赛。学习竞赛对激发学习动机,鼓舞斗志,克服困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校开展人各类竞赛按学生的能力水平设高、中、低组,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以增强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中职生尤其是实践就业班的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升学的压力,对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会有更多的渴望和追求。因此,学校常组织一些文体娱乐活动,如演讲会、书画展览、歌咏比赛、歌手大赛、体育比赛、技能大赛、文艺汇演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增长学生才干,而且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其乐无穷。
  5、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知,学校的管理不到位,教师的教学有问题,教育水平下降,学生就会流失。我校加强教学管理,积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建立各种奖励机制,激励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做到爱护学生,忠于职责。从而使学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职责清楚,奖罚分明,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在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上运行。有效的促进了我县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总之,造成中职生流失的原因不是一成不变的,难的问题克服了,新的问题可能产生。我们深信,解决中职生流失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决心一如既往,重视调查研究,针对具体对象,制订具体的控流措施,力争把我校流失生的数量降到最低的程度,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靖远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