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四要素”

【作者】 田晓英

【机构】 贵州省务川自治县砚山镇毛田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数学课改正不断深入,但在部分教师中却出现了一些困惑:为什么听了专家的理论讲座,看了不少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就想当然的自己也能上好课,但回到自己的课堂,却为什么“山不是那座山”了呢?一节平实、有效的数学课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结合自己的教学,我认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要抓住“四要素”。
  一、教学过程要重实效。
  无论数学课堂教学怎样变化,教学的实效性是根本,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点是否得到落实。
  学习某一知识时,首先要关注这个知识所包含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概念和法则的零部件。无论哪个零部件有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完整掌握和应用。
  2、启发学生思维要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考虑到基础一般的学生,也要考虑到学有余力的学生。每节课,教师应该不断地为学生创造各种认知冲突,让一部分学生跳起来摘“桃”,让另一部分学生也享受“桃”的滋味。不能让所有的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一个平台上,要多给他们一些有层次的情境和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获取知识,取得进步。
  3、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表。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有的没有条理,但教师却不给予指导,只是关注学生对问题结果的回答是否正确。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师一定要从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千万不能让学生仅用“是”“对”“错”来回答问题。
  二、课堂程序要清晰。
  一节数学课,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学到什么,有什么疑问。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首先自己头脑清晰,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环节要清晰,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不同的时段在学习什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的基本结构清晰。我们现在虽然反对“灌输式”的教学环节,但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特点,每节课也应该有相应程序。例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研究——新知内化——实践应用。二是学习中知识点清晰,要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究竟学习了哪些知识。我们时常在教学中看到这样一种情景,在课要结束时,老师向学生提问:“你们都学会了吗?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能举手回答的人很少,要么丢三落四,要么只能说出其中一、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完整。
  2、教学重点要落实。
  教学重点就是概念和法则里最本质的东西,是所学知识的“纲”,“纲”举了“目”才能强。仍以“认识几分之一”为例,引导学生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教学的重点。如学生通过折纸活动理解四分之一,让学生知道,折出的一部分是整张纸的四分之一,如果学生理解了,对理解分数的意义就打下了基础,学生也就掌握了几分之一的分数的真正意义了。
  3、教学方法要适当。
  我们提倡教师应该掌握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我曾听过一节随堂课,执教老师上的是一节整理复习课。这位老师却把这节课像上新课那样处理,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整理,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在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也就是说,不知道整理复习课应该怎样上。可见,掌握不同课型的基本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三、学习方法要灵活。
  学生富有灵性的学习状态,来源于教师的亲和力,来源于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源于教师平时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在教学中,我们要时常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学生说错了,做错了不会受到批评,老师鼓励他们;当他们有了一点成绩,老师总是“夸大其词”地欣赏他们,时时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折射出教师平时的教学情况。课堂上学生反映的灵性,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精神状态好。
  学生精神状态,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热情,以及学生能较好地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能在课堂上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思想不开小差;学生能大胆地面对老师的目光,表现出与老师亲和的表情,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积极开展活动。学生的精神状态好,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敢于举手发言。
  一节数学课,学生能大胆地举手发言,一是说明老师为学生设置了难度适当的问题;二是充分体现了班级的民主风气较浓;三是老师在这节课中引导学生学习的效果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通过学生的发言,为后进学生当好“服务员”。
  3、乐于提出问题。
  学生乐于提出问题,说明了学生的学习已经没有心理压力和负担。说明了学生正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兴奋状态,也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习惯、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教师平时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只有平时耐心细致的大量付出,积水成洲,才能让每节课成为真正的好课。
  4、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该是关注大多数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功的体验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四、教师上课要激情。
  教师在课堂上的状态,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精炼,数学语言要准确,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数学语感。二是教师的教学评价要准确适度,要有及时性和延时性,要时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三是要处理好教学中的生成性,把它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预案,使课堂教学真正地为学生的学情服务。四是教师的语言要有鼓励性,经常鼓励学生,让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五是教师的肢体语言要丰富,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种手势都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视觉刺激,既能提醒学生注意学习中的不好行为,也能鼓励表现好的学生发扬光大;既能活跃课堂的氛围,也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六是教师的精神状态饱满。教师的衣着要得体大方,语言充满着激情。七是教师要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一种“不知道我是谁”的状态时,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教师的教学机智喷薄而出,教学灵感会不断涌现,教学达到了一种理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