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机械原理》课程的应用教学法探索

【作者】 曾亮华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为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笔者在分析学生特点基础上,提出对《机械原理》课程进行应用教学法的探究。主要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进行优化探索,以及提出实现应用教学法的四个改革方面: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负责人、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学生授课体验。
  引言
  《机械原理》课程作为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续课程的辐射作用、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竞赛以及创新创业等帮助很大。该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构成机械的常用几种机构,并能熟练将其应用于工程实际。对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院校,探索该门课程的应用型教学法,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际出发,在分析学生特点基础上对该门课程应用型教学进行研究,旨在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机械原理 应用教学 应用能力 优化改革
  1教学现状分析
  《机械原理》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两块。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在于机构,也就是构成机械的常见五种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运动机构。讲授内容包括这五种机构的基本原理、分类、特性、设计、应用等。该门课程我校的授课课时为48学时,目前各章节的课时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各章节课时安排表













  在表1中,有些理论内容是可以简讲精讲,而应用部分内容是需要重点讲述。比如说凸轮机构的设计,安排2课时讲授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反转法或解析法绘制凸轮轮廓意义不大,尤其是现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后,纯粹讲理论显得枯燥而且应用性不强。对于其它章节类似教学内容完全可以省略或提醒学生自学。
  笔者认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机械原理》课程可以先简授各机构的基本原理和运动性质,授课重点还是应该落脚到这些机构的实际应用,而非繁琐的理论及画图设计过程。因此课程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具有一定的优化调整空间,应用教学法值得探索。
  2学生特点分析
  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授课大多采用ppt或视频展示,通常是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听课。我校广东生源占到80%左右,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这部分学生普遍存在较为较严重的重商轻工现象。他们作为90后的听课主体,学生对相对枯燥的理论课堂兴趣不足,尤其是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高速发展的今天,要将学生从网络世界拉回至课堂,亟需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3应用教学探索
  应用教学法旨在将课程理论内容落脚到应用性,而非机构设计环节,课堂增强各种机构的应用举例,以视频等动态方式展示。笔者探索以下4种方式加以课程教学改革,来保障应用教学的实际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①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制定的合适与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应用教学法首先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综上分析,各章节教学内容可以有所侧重,在优化课程内容时还需考虑到与前期课程的重叠和延续关系,各章节课时如表1所示,优化后的教学重点对比示于表2。
  表2教学内容优化对比表















  教学内容优化后删减了各种机构的设计过程,而加强了应用举例。另外,考虑到单个实验可能不够2课时,因此实验环节将原来4个实验整合为3个,可增设一个动平衡测试实验。
  ②设立课程负责人
  设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其主要职责在于该课程的建设与规划、包括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日历安排、考核方式制定、试卷的出题与评阅、互相听课评课、教学总结等。为了避免与别的课程教学内容重叠与交叉,课程负责人尚需撰写课程说明、统一并更新教学课件、优秀应用视频分享、明确关联课程。比如该门课程的关联课程及关联内容为:机械制图(齿轮参数计算)、理论力学(瞬心、平面运动)等。
  教学团队教师分章节从历年的优秀毕业设计、机构综合应用课程设计、科研项目、创新大赛、专利等中甄选出优秀的机构应用实例,建立教学资源数据库,供课堂教学交流使用。
  ③学生参与企业项目
  深入产学研合作是目前高校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教师在参与企业横向课题时,可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加入,充分发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图1所示的学生参加第十三届大学生挑战杯获奖作品,即来源于我院与珠海市宇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合作课题,学生应用槽轮机构实现四工位的攻丝装置设计。
  








  图1槽轮机构的实际应用举例
  ④学生授课体验
  为了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改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上课的教学方式。对于机构的实际应用环节,教师完全可以提前布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教学素材,大胆尝试让学生担任教师。这样学生在准备上课的过程中能主动去理解各机构的原理,更有助于他们把握机构的特性,在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亦能加深对各机构的认识。
  总 结
  笔者从学生特点分析,对《机械原理》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论述,提出该门课程的应用型教学法探究,包括优化教学内容、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学生参与产学研项目 、学生授课体验等方式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
  项目资助:广东省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曾亮华(1984年-),男,讲师,研究方向:塑性成形及快速成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