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中美高校教学支持现状对比分析——以美国加州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为例
【作者】 盛立芳 宋文红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教授,副院长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西方国家高等学校的教学支持已经发展了近半个世纪,为教学质量提高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我国在这个领域刚刚起步,从观念、形式到技术方法等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通过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和中国海洋大学在教学支持方面的现状比较,指出主要差异和我国高校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基金项目; 技术支持; 教学评估
Abstract: Teaching support has been developed nearly half century in western higher educations, and played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talent cultivation. However, China has just started in this fie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concept, form, technology and method.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wo countries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e future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comparison of present status of teaching supports 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bala, and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Key Words: Foundation program; Technology support; Teaching evaluation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心,高质量教学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好教师不是天生的,只有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更杰出的学生;高校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是单纯的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而是更多的自我适应、自我探索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虽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但是为保障教学质量,教学支持同样不可或缺。这里的教学支持泛指为所有教学人员提供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协作与创新为卓越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服务。
高校教学支持服务最早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的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自1962年密歇根大学成立美国第一个大学教学支持服务机构起,到20世纪60年代末全美已经建立了40多个大学教学支持服务机构或项目。进入70年代后,教学支持服务在美国大学的普及程度进一步增强。1990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首次提出把教学作为一种和科研并行的新型学术—教学学术,大学教学支持服务部门作为保障大学教学发展的重要机构再次引起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教学中心发展十分迅速[1]。目前在美国的各类大学中,约21%的学校成立了教学中心,有教学中心的大学超过1000所[2]。据统计,目前世界100强大学,几乎都成立了教学中心。
中美高校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有诸多差异。中国高校基本遵从“管本”管理文化[3],行政部门的工作重心是管理,而不是服务。因此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了数十年的教学支持服务直到最近几年才在中国内地高校得到较大程度的关注。2012年中国政府批准了30个“十二五”国家级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包括南京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清华大学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等。2013年教育部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希望借鉴先进的教学发展经验,推进国内高校教学发展建设[4]。美国高校不归教育部管,州属大学系统实行联邦分权模式,实行董事会制度,大学校长拥有较大权威[5]。比如加州大学系统遵循共同治理原则,有一个董事会和一个学术评议会。校董事会具有组织和治理大学的全部权利,学术评议会则是教师参与学校运行与管理的媒介,确保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圣塔芭芭拉(UCSB)分校都是美国加州大学系统的知名公立大学,他们的教学支持都起始于1972年罗纳德·里根州政府拨出100万美元给UC系统的9所大学用于提高大学的本科教育,这些资金再加上董事会的匹配资金,使每所大学根据自己的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采取了与学校相适宜的方式开展教学支持,而且都获得了成功。
中国海洋大学(OUC)在2007年成立了教学支持中心,开创了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的先河,经过数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评估-教学-支持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新模式。?2015年学校组织部分教师赴加州大学开展教学发展研习活动,在UCLA进行了20场主题的工作坊研讨,实地考察了 UCSB分校,探访了两个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图书馆、教学设施和科学实验室等,加深了对美国大学教学支持服务的整体了解。本文将以UCLA、UCSB和OUC为例,从机构规模、基金项目、教学评估等几个方面比较中美高校在教学支持方面的异同,给出国内高校今后可以改进和提高的方向。
一、机构组成与服务
UCLA教学发展办公室(OID)负责全校的教学服务与发展支持,现有专业人员140人,提供五大板块服务:教学提升、调查研究与课程评价、教学技术、评估与教育测量、教室服务,具体包括教学技能、资助与奖励、教学评估与教学评价、多媒体教学设计与维护、助教训练、教育技术应用、基于社区的学习等。
UCSB教学发展服务机构(ID)包含管理办公室、教学咨询办公室、教室服务办公室、产品服务办公室和技术服务办公室等,现有专业人员30余人。ID的宗旨是为所有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教学帮助: 从有效的教学技术咨询服务、课程改革资金到有效的课堂呈现。它的咨询项目包括:教师咨询,教学基金,课程评价和助教发展。服务包括:数字实验室,教师媒体中心,电影、电视定制,媒体演播室、考试评分、视频会议等。产品有:图片服务,录音,视频服务等。
OUC教学支持中心及其所依托的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现有专职管理和业务人员7人,依托教学督导专家、教学评估专家和兼职的教学促进专家组成的三只队伍开展专业服务和教师发展工作。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教师提供课程评估、教学咨询、教学研究、教学发展等方面的服务。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我们教学支持中心的专职人员少,提供的服务还比较有限。这与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有关,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服务职能放在教务处等部门,其中与教学支持密切有关的数字课程资源中心就挂靠在教务处。但是教务处等部门的主要功能是行政管理,在教学学术研究和教学技术支持方面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国外教学支持机构一般都有教育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或者熟悉现代教育技术,或者是地道的课程设计专家和教学设计专家,深谙教学规律。所以我们与国外大学的差距除了人员规模,主要是管理方式、理念以及技术方面。
二、教学基金项目
40年来UCLA一直为教师个人和院系都提供资助,加强课程实验,提高本科教学。OID提供的基金项目有两种:
1)小型基金项目。主要资助现有的本科课程,例如购买媒介材料,发放酬金和实地考察等。每人每学年资助额度不超过$600。
2)教学改进基金。是由学院和教师申请的大型项目,支持有关本科课程和本科教学改革、实验和本科发展项目。资助的目的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课程设计、课堂多样性和包容性和教育技术等领域的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项目特别注重能在本科教育中产生长久影响的那些创新性项目的价值。
UCSB的基金项目采取“成层”结构。先从支持核心课程开始;进而教师的小型项目,也就是支持试验性项目和解决小问题;然后是教学改进项目,重点是专业方面的课程,也可以是全部课程;最后鼓励专业方案的外部支持。教师参与项目的其他机会还有:由院系资助的项目提高助教培训质量的教育项目和助教自己申请的项目,助教也可以申请经费做教育材料和教学程序开发。这种分层资助可以保证每年约40个小型教师课题,30个大型教学提高项目,25个院系助教项目和12个助教教学项目。最近5年,大约有400多名教师获得了一项或数项课题资助。
自2003年起OUC采取了三个板块的项目资助方式: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课程项目和教材项目,由教务处负责统一安排。
1)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主要资助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建设等与专业相关的教学研究,分为重点项目和普通项目。重点项目每项3万人民币,期限2年,普通项目每项1万,期限1年。每年资助力度为重点项目10项、普通项目40项。为提高院系办学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自2015年起,项目管理权限下放,学校仅向院系拨付总额度,立项的过程、项目数量和项目额度由院系自行决定。
2)课程项目包括精品课程和通识课程建设,通识课程是校内层面的课程,而精品课程分为校内课程、省内课程和国家级课程三个层次。每门精品课程资助1万,每门通识教育课程资助0.5万。2003年以来已经资助了137门校级精品课程,6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2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3)教材项目学校成立了教材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教材建设基金和教材出版基金,设立了校级优秀教材奖,指导并鼓励教师编写和出版教材。基金项目每年集中受理申请一次,实施时间一般为两年。自2003年以来共资助海洋特色类专业教材17部,优秀教材9部。
从资助规模和资助方式看,国内外差距并不大。得益于国家对本科教育的重视,重点高校可以将部分财政拨款持续用于教学研究。但是在研究内容方面和项目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差异还是存在的。除了教材编写,国内教学基金项目主要是软课题研究,比如某某课程体系的探索,某某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等。对课程项目的研究也集中在表现形式上,比如MOOCs等就是最近几年才发展的混合教学方式。而国外的教学项目比较注重实用、有形产品和可持续发展。比如UCLA青年教师Gary Glesener在OID支持下一直从事与地质教学有关的模型制作,通过运用板材、金属、遥感和可视技术等手段研制了很多教具(http://newsroom.ucla.edu/stories/make-it-rain-ucla-unveils-augmented-reality-teaching-sandbox)。UCSB对所有资助课题进行统计后发现,在课题结束后,至少77%的研究结果在至少一门课程中最少使用了一次,而且还会继续使用;另外5%课题仍在继续发展和研究;只有3%课题没有继续,因为已经被别的教学方式取代,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另有8%的项目因为老师退休和离开学校等原因不再继续使用。
三、技术支持与产品服务
UCLA 为教学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产品服务包括:
1)教师和学生的课程管理系统,提供一个共同的合作与学习环境。7年前UCLA 有27个课程管理系统,比较零散,也很复杂。后来他们招聘了7个人专门开发小型的中央集中管理系统,希望其简单而且功能强大。它为教师提供三种使用选择:一种是开放源码,本地登录;一种是开放源码,远程登录;一种是封闭源码,改变黑板。经过持续改进,现在有2500门课程在利用这个统一的平台。
2)教学媒体制作,有专业教师和一流的技术设备为教师提供多方面的展示服务。每个教学项目都可以获得深度咨询服务,从而建立一种恰当的综合交流策略。
UCLA的影视戏剧等专业也是全美首屈一指的。他们的媒体制作中心可以为教师的课程录制提供非常专业的服务。除了常见的多方位摄像,有一块特殊处理的玻璃板代替了传统的黑板或白板,教师无需背对观众,而是直接面对观众在玻璃板上写字。
3)教学媒体的收藏和服务
为在教室使用媒体的教师和院系提供服务,为学生自学、小组学习和研究提供相关材料。
4) 教学媒体实验室
UCLA的OID有近200个普通作业教室和教师教育技术系统,可以保障教师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它有几个子单元组成:试听服务、教室技术设计与维护,网站服务等。
UCLA的东亚图书馆不仅因为馆藏有名,而且为学生设立了方便、温馨的学生讨论室,配备网络和投影设施,墙体也是可以写写画画的特殊材料,特别适合小规模的专题讨论。
5) 在线课程开发
为了节约教育成本,在线教育在美国比较流行,而且有经费支持那些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更改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学目标。UCLA在2010年首次提出专门在线课程的理念,目前有99%的课程是线上辅助课程,但是真正的线上课程并不多。为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在线课程和混合课程的开发需要, OID也开发了一些基础资源,目的是对教师的兴趣进行引导。
除了为教学提供有效技术、工具和策略等方面的信息,UCSB还提供教学设计、媒介制作、计算机与程序和教学评价方面的教学支持。媒体制作和服务包括插图、计算机图形、摄影、声音录制和视频制作等。插图是专业的图形设计,用于打印、投影、平面扫面、网站、幻灯片等。摄影服务包括摄影、图片润色,彩色打印。声音录制提供完整的录音棚、声工程和数字音频制作。视频服务包括录制、编辑、配音、DVD制作、教师媒体中心、视频会议等。除了为教学服务,学生也可以通过预约设备为其项目服务。
与国内大多数高校一样,OUC提供的学生学习和教师上课支持服务的硬件包括网络学习环境和硬件设施,包括传输和反馈各类教学资源大和教学信息的网络和专业平台,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文字资料、网上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等。为推进学校教学资源的信息化进程,提升课程水平,提高教学效果,2015年学校与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合作,依托“清华在线网络学习平台”,进行首批混合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按照“课程前期分析—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几个阶段向任课教师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技术服务。
国内外对比可以看出,美国高校提供的技术服务比较专业,覆盖面广,渗透深入,有专门技术研发人员为教学服务。比如UCLA的OID聘用建筑历史学家Lisa Kemp Jones 等人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建筑和场景再现出来,为包括文化艺术在内的多门课程教学提供了不同方位的服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网站,美国大学强调网络系统,由学校统筹各类信息,依靠大数据产生,进行信息分析。另外网站的设计非常注重功能性,便于不同用户获取需要的信息。而国内高校除了因为网速慢饱受诟病,网站的教学资源也非常有限[6]。总体而言,国内在服务层面的技术支持能力比较弱,主要是靠引进系统和硬件维护。我们需要打破高校引进人才注重其科研和教学能力的常规,通过招聘专职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升教学服务水平。
四、教学评价与评估
UCLA 评价与评估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评估
评估对教学活动非常有价值,在几个层面上进行:学生、课程、项目,机构等。对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直接和间接评估进行测量,它可以告诉你什么是课堂上起作用的,并且提供将来的课程改进信息。评估可以用来测量教学资助项目的成功与否,使用评估来验证学习效果和教学改进情况,为基金组织记录项目成功的经验。
2)教学项目评价
提供在线课程评价
3)考试打分服务
OID为所有教师提供考试打分服务。其目的是为多项选择题考试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打分方法,并提供教师所需要的分析报告。
4)高级课堂调研
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术和合作课程体验。调研题目包括学生在UCLA的综合经历、学生生活、智力挑战等,教师和课程的质量、本科期间的研究,毕业后对UCLA的介入程度等。
UCSB的ID为课程和课程体系提供评估设计指导,支持教学改进计划、项目检查准备和外部建议等。这种服务不仅提供给院系,也针对教师个人。评估体系比较灵活,允许院系和教师采取与课程或项目适宜的方式进行问答与反馈。最多可以采用5个反馈大类和50个问题。为帮助使用者设计合适的调查问题,在全校范围内提供了“题库”,与课程评估有关的问题被分成了几个方面:课程目标,课程讨论,讲座,重要的课程收获,作业和工作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这些问题进行整合、修改和删除。
OUC课程评估工作始于1986年,至今已持续近30 年了,分别针对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艺术技能课和双语课建立了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教学评估主要针对课程,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根据被评课程的学科和专业特点,组织三个层面专家听课:
(1)学科专家组。由相同和相近学科的专家组成;
(2)横向专家组。由不同学科专家组成,对评估课进行全面听课,并进行横向比较,以期解决各个学科组不能全面听课进行横向比较的的缺憾或局限性;
(3)同行专家组。由相同学科的专家担任。
考虑到学科专业特点及发展规律,学校还聘请兄弟院校或研究机构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的专家、学者为教学评估专家。最终专家的意见和学生的调查意见综合确定评估的结果。除此之外,评估中心每学期还要组织全校范围的课堂观摩:参加观摩的老师与学生一起听课,课后即可研讨,交流心得体会。教学支持中心则在每年新生入学后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需求、未来发展方向等信息,据此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进提供建议。
比较中美的教学评价与评估,美国比较注重过程、细节和实用。他们不是把评估作为评优或者聘任考核的依据,而是协助教师,证明学生们学到了他们应该学的,结果与目标适切。以往我们的教学评估比较重视结果和组织形式,自教学支持中心成立以来,通过数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了形成性与终结性结合的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支持中心组织各类教学工作坊、报告会、观摩活动等,着重教师的未来教学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仅UCSB,UCLA如此,在美国许多大学都针对教师制定一些个性化的培训指导,通过同行评估、学生评估等方式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我们在评估过程中会向任课教师指出要改进的问题,但是定量分析不够,另外对评估后的关注度也不足。
五、总结与讨论
本文以UCLA、UCSB和OUC为例,从教学基金、教学技术支持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比较了中美高校在教学支持方面的异同。总的来说国内高校服务于教学的机构、设备、人员、资金等基本上满足高等教学的需求,在硬件和资金方面我们与美国高校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在技术支持、教学学术研究和效果应用等方面还有差距:
1) 在美国教学支持机构里有一批专业人员,比如媒介制作人员、虚拟技术开发人员等为教学提供专业服务,而我们的教学支持部门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也缺乏研发能力,我们只能依靠企业和校外研发部门为我们提供服务,这些开发人员不可能深刻理解教学需求,因此不仅在沟通与洽谈方面存在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效果也差些。
2) 美国本科教学一线的许多教师都很活跃,他们既是受尊敬的研究人员,也是新教学技术使用中的领导者,或者是技术本身的倡导者和使用模范,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利用能获得的所有工具和技术来获得高质量的教学。国内教学与科研分离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少院校教学与科研主次易位,教授不以教学工作者自称却以专家、学者自居。他们把精力放在科研上,不愿为学生讲课,更不用说探讨教学学术和追求教学改进。另外美国高校的教学项目更多是教学需求驱动下的研究,而国内许多研究停留在理论和探索层面,实用性和可持续性不强。
3) 美国高校注重通过基金资助和技术与产品支持提高教学质量,并持续进行,咨询和评估也是提高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帮助教师采取有效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调查反映这些手段在专业课程、课程体系和专业的教育质量方面都发挥了积极效果。1991年UCLA校长办公室对学校的教学发展项目进行了系统审查,认为它取得了持续的成功,并为UCLA的本科教育做出了贡献。
基于以上分析,对大学教学的教学支持工作,除了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人员培训和教学支持方法与技术发展方面,我们必须有所改观才能尽快缩短差距,实现为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将教学支持中心作为一个纽带,通过长期的投资,集合多方力量,保证更多的教师群体将他们的研究结果、数据和学科工具以及方法等有效集合起来运用到的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 秦炜炜.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发展[J]. 比较教育研究,2014,7: 25-31.
[2] 张宝辉,孙继祖.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历程和经验[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87-89.
[3]郭冬生. 大学保护还是限制了学习的自由-我国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4,5:50-53.
[4] 玛丽·C·怀特,魏戈.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效益评估——以密歇根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mailto:BJPL@chinajournal.net.cn2014,12(2):13-26.
[5] 张丽.西方大学管理制度模式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 20-27.
[6] 邓晓卫,施庆生. 借鉴国外高校经验加快教学改革步伐[J].中国大学教学,2015,2: 93-96.
作者简介:盛立芳,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教授,副院长。
关键词:基金项目; 技术支持; 教学评估
Abstract: Teaching support has been developed nearly half century in western higher educations, and played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talent cultivation. However, China has just started in this fie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concept, form, technology and method.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wo countries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e future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comparison of present status of teaching supports 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bala, and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Key Words: Foundation program; Technology support; Teaching evaluation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心,高质量教学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好教师不是天生的,只有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更杰出的学生;高校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是单纯的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而是更多的自我适应、自我探索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虽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但是为保障教学质量,教学支持同样不可或缺。这里的教学支持泛指为所有教学人员提供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协作与创新为卓越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服务。
高校教学支持服务最早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的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自1962年密歇根大学成立美国第一个大学教学支持服务机构起,到20世纪60年代末全美已经建立了40多个大学教学支持服务机构或项目。进入70年代后,教学支持服务在美国大学的普及程度进一步增强。1990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首次提出把教学作为一种和科研并行的新型学术—教学学术,大学教学支持服务部门作为保障大学教学发展的重要机构再次引起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教学中心发展十分迅速[1]。目前在美国的各类大学中,约21%的学校成立了教学中心,有教学中心的大学超过1000所[2]。据统计,目前世界100强大学,几乎都成立了教学中心。
中美高校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有诸多差异。中国高校基本遵从“管本”管理文化[3],行政部门的工作重心是管理,而不是服务。因此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了数十年的教学支持服务直到最近几年才在中国内地高校得到较大程度的关注。2012年中国政府批准了30个“十二五”国家级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包括南京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清华大学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等。2013年教育部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希望借鉴先进的教学发展经验,推进国内高校教学发展建设[4]。美国高校不归教育部管,州属大学系统实行联邦分权模式,实行董事会制度,大学校长拥有较大权威[5]。比如加州大学系统遵循共同治理原则,有一个董事会和一个学术评议会。校董事会具有组织和治理大学的全部权利,学术评议会则是教师参与学校运行与管理的媒介,确保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圣塔芭芭拉(UCSB)分校都是美国加州大学系统的知名公立大学,他们的教学支持都起始于1972年罗纳德·里根州政府拨出100万美元给UC系统的9所大学用于提高大学的本科教育,这些资金再加上董事会的匹配资金,使每所大学根据自己的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采取了与学校相适宜的方式开展教学支持,而且都获得了成功。
中国海洋大学(OUC)在2007年成立了教学支持中心,开创了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的先河,经过数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评估-教学-支持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新模式。?2015年学校组织部分教师赴加州大学开展教学发展研习活动,在UCLA进行了20场主题的工作坊研讨,实地考察了 UCSB分校,探访了两个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图书馆、教学设施和科学实验室等,加深了对美国大学教学支持服务的整体了解。本文将以UCLA、UCSB和OUC为例,从机构规模、基金项目、教学评估等几个方面比较中美高校在教学支持方面的异同,给出国内高校今后可以改进和提高的方向。
一、机构组成与服务
UCLA教学发展办公室(OID)负责全校的教学服务与发展支持,现有专业人员140人,提供五大板块服务:教学提升、调查研究与课程评价、教学技术、评估与教育测量、教室服务,具体包括教学技能、资助与奖励、教学评估与教学评价、多媒体教学设计与维护、助教训练、教育技术应用、基于社区的学习等。
UCSB教学发展服务机构(ID)包含管理办公室、教学咨询办公室、教室服务办公室、产品服务办公室和技术服务办公室等,现有专业人员30余人。ID的宗旨是为所有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教学帮助: 从有效的教学技术咨询服务、课程改革资金到有效的课堂呈现。它的咨询项目包括:教师咨询,教学基金,课程评价和助教发展。服务包括:数字实验室,教师媒体中心,电影、电视定制,媒体演播室、考试评分、视频会议等。产品有:图片服务,录音,视频服务等。
OUC教学支持中心及其所依托的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现有专职管理和业务人员7人,依托教学督导专家、教学评估专家和兼职的教学促进专家组成的三只队伍开展专业服务和教师发展工作。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教师提供课程评估、教学咨询、教学研究、教学发展等方面的服务。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我们教学支持中心的专职人员少,提供的服务还比较有限。这与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有关,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服务职能放在教务处等部门,其中与教学支持密切有关的数字课程资源中心就挂靠在教务处。但是教务处等部门的主要功能是行政管理,在教学学术研究和教学技术支持方面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国外教学支持机构一般都有教育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或者熟悉现代教育技术,或者是地道的课程设计专家和教学设计专家,深谙教学规律。所以我们与国外大学的差距除了人员规模,主要是管理方式、理念以及技术方面。
二、教学基金项目
40年来UCLA一直为教师个人和院系都提供资助,加强课程实验,提高本科教学。OID提供的基金项目有两种:
1)小型基金项目。主要资助现有的本科课程,例如购买媒介材料,发放酬金和实地考察等。每人每学年资助额度不超过$600。
2)教学改进基金。是由学院和教师申请的大型项目,支持有关本科课程和本科教学改革、实验和本科发展项目。资助的目的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课程设计、课堂多样性和包容性和教育技术等领域的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项目特别注重能在本科教育中产生长久影响的那些创新性项目的价值。
UCSB的基金项目采取“成层”结构。先从支持核心课程开始;进而教师的小型项目,也就是支持试验性项目和解决小问题;然后是教学改进项目,重点是专业方面的课程,也可以是全部课程;最后鼓励专业方案的外部支持。教师参与项目的其他机会还有:由院系资助的项目提高助教培训质量的教育项目和助教自己申请的项目,助教也可以申请经费做教育材料和教学程序开发。这种分层资助可以保证每年约40个小型教师课题,30个大型教学提高项目,25个院系助教项目和12个助教教学项目。最近5年,大约有400多名教师获得了一项或数项课题资助。
自2003年起OUC采取了三个板块的项目资助方式: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课程项目和教材项目,由教务处负责统一安排。
1)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主要资助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建设等与专业相关的教学研究,分为重点项目和普通项目。重点项目每项3万人民币,期限2年,普通项目每项1万,期限1年。每年资助力度为重点项目10项、普通项目40项。为提高院系办学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自2015年起,项目管理权限下放,学校仅向院系拨付总额度,立项的过程、项目数量和项目额度由院系自行决定。
2)课程项目包括精品课程和通识课程建设,通识课程是校内层面的课程,而精品课程分为校内课程、省内课程和国家级课程三个层次。每门精品课程资助1万,每门通识教育课程资助0.5万。2003年以来已经资助了137门校级精品课程,6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2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3)教材项目学校成立了教材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教材建设基金和教材出版基金,设立了校级优秀教材奖,指导并鼓励教师编写和出版教材。基金项目每年集中受理申请一次,实施时间一般为两年。自2003年以来共资助海洋特色类专业教材17部,优秀教材9部。
从资助规模和资助方式看,国内外差距并不大。得益于国家对本科教育的重视,重点高校可以将部分财政拨款持续用于教学研究。但是在研究内容方面和项目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差异还是存在的。除了教材编写,国内教学基金项目主要是软课题研究,比如某某课程体系的探索,某某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等。对课程项目的研究也集中在表现形式上,比如MOOCs等就是最近几年才发展的混合教学方式。而国外的教学项目比较注重实用、有形产品和可持续发展。比如UCLA青年教师Gary Glesener在OID支持下一直从事与地质教学有关的模型制作,通过运用板材、金属、遥感和可视技术等手段研制了很多教具(http://newsroom.ucla.edu/stories/make-it-rain-ucla-unveils-augmented-reality-teaching-sandbox)。UCSB对所有资助课题进行统计后发现,在课题结束后,至少77%的研究结果在至少一门课程中最少使用了一次,而且还会继续使用;另外5%课题仍在继续发展和研究;只有3%课题没有继续,因为已经被别的教学方式取代,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另有8%的项目因为老师退休和离开学校等原因不再继续使用。
三、技术支持与产品服务
UCLA 为教学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产品服务包括:
1)教师和学生的课程管理系统,提供一个共同的合作与学习环境。7年前UCLA 有27个课程管理系统,比较零散,也很复杂。后来他们招聘了7个人专门开发小型的中央集中管理系统,希望其简单而且功能强大。它为教师提供三种使用选择:一种是开放源码,本地登录;一种是开放源码,远程登录;一种是封闭源码,改变黑板。经过持续改进,现在有2500门课程在利用这个统一的平台。
2)教学媒体制作,有专业教师和一流的技术设备为教师提供多方面的展示服务。每个教学项目都可以获得深度咨询服务,从而建立一种恰当的综合交流策略。
UCLA的影视戏剧等专业也是全美首屈一指的。他们的媒体制作中心可以为教师的课程录制提供非常专业的服务。除了常见的多方位摄像,有一块特殊处理的玻璃板代替了传统的黑板或白板,教师无需背对观众,而是直接面对观众在玻璃板上写字。
3)教学媒体的收藏和服务
为在教室使用媒体的教师和院系提供服务,为学生自学、小组学习和研究提供相关材料。
4) 教学媒体实验室
UCLA的OID有近200个普通作业教室和教师教育技术系统,可以保障教师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它有几个子单元组成:试听服务、教室技术设计与维护,网站服务等。
UCLA的东亚图书馆不仅因为馆藏有名,而且为学生设立了方便、温馨的学生讨论室,配备网络和投影设施,墙体也是可以写写画画的特殊材料,特别适合小规模的专题讨论。
5) 在线课程开发
为了节约教育成本,在线教育在美国比较流行,而且有经费支持那些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更改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学目标。UCLA在2010年首次提出专门在线课程的理念,目前有99%的课程是线上辅助课程,但是真正的线上课程并不多。为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在线课程和混合课程的开发需要, OID也开发了一些基础资源,目的是对教师的兴趣进行引导。
除了为教学提供有效技术、工具和策略等方面的信息,UCSB还提供教学设计、媒介制作、计算机与程序和教学评价方面的教学支持。媒体制作和服务包括插图、计算机图形、摄影、声音录制和视频制作等。插图是专业的图形设计,用于打印、投影、平面扫面、网站、幻灯片等。摄影服务包括摄影、图片润色,彩色打印。声音录制提供完整的录音棚、声工程和数字音频制作。视频服务包括录制、编辑、配音、DVD制作、教师媒体中心、视频会议等。除了为教学服务,学生也可以通过预约设备为其项目服务。
与国内大多数高校一样,OUC提供的学生学习和教师上课支持服务的硬件包括网络学习环境和硬件设施,包括传输和反馈各类教学资源大和教学信息的网络和专业平台,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文字资料、网上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等。为推进学校教学资源的信息化进程,提升课程水平,提高教学效果,2015年学校与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合作,依托“清华在线网络学习平台”,进行首批混合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按照“课程前期分析—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几个阶段向任课教师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技术服务。
国内外对比可以看出,美国高校提供的技术服务比较专业,覆盖面广,渗透深入,有专门技术研发人员为教学服务。比如UCLA的OID聘用建筑历史学家Lisa Kemp Jones 等人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建筑和场景再现出来,为包括文化艺术在内的多门课程教学提供了不同方位的服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网站,美国大学强调网络系统,由学校统筹各类信息,依靠大数据产生,进行信息分析。另外网站的设计非常注重功能性,便于不同用户获取需要的信息。而国内高校除了因为网速慢饱受诟病,网站的教学资源也非常有限[6]。总体而言,国内在服务层面的技术支持能力比较弱,主要是靠引进系统和硬件维护。我们需要打破高校引进人才注重其科研和教学能力的常规,通过招聘专职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升教学服务水平。
四、教学评价与评估
UCLA 评价与评估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评估
评估对教学活动非常有价值,在几个层面上进行:学生、课程、项目,机构等。对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直接和间接评估进行测量,它可以告诉你什么是课堂上起作用的,并且提供将来的课程改进信息。评估可以用来测量教学资助项目的成功与否,使用评估来验证学习效果和教学改进情况,为基金组织记录项目成功的经验。
2)教学项目评价
提供在线课程评价
3)考试打分服务
OID为所有教师提供考试打分服务。其目的是为多项选择题考试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打分方法,并提供教师所需要的分析报告。
4)高级课堂调研
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术和合作课程体验。调研题目包括学生在UCLA的综合经历、学生生活、智力挑战等,教师和课程的质量、本科期间的研究,毕业后对UCLA的介入程度等。
UCSB的ID为课程和课程体系提供评估设计指导,支持教学改进计划、项目检查准备和外部建议等。这种服务不仅提供给院系,也针对教师个人。评估体系比较灵活,允许院系和教师采取与课程或项目适宜的方式进行问答与反馈。最多可以采用5个反馈大类和50个问题。为帮助使用者设计合适的调查问题,在全校范围内提供了“题库”,与课程评估有关的问题被分成了几个方面:课程目标,课程讨论,讲座,重要的课程收获,作业和工作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这些问题进行整合、修改和删除。
OUC课程评估工作始于1986年,至今已持续近30 年了,分别针对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艺术技能课和双语课建立了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教学评估主要针对课程,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根据被评课程的学科和专业特点,组织三个层面专家听课:
(1)学科专家组。由相同和相近学科的专家组成;
(2)横向专家组。由不同学科专家组成,对评估课进行全面听课,并进行横向比较,以期解决各个学科组不能全面听课进行横向比较的的缺憾或局限性;
(3)同行专家组。由相同学科的专家担任。
考虑到学科专业特点及发展规律,学校还聘请兄弟院校或研究机构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的专家、学者为教学评估专家。最终专家的意见和学生的调查意见综合确定评估的结果。除此之外,评估中心每学期还要组织全校范围的课堂观摩:参加观摩的老师与学生一起听课,课后即可研讨,交流心得体会。教学支持中心则在每年新生入学后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需求、未来发展方向等信息,据此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进提供建议。
比较中美的教学评价与评估,美国比较注重过程、细节和实用。他们不是把评估作为评优或者聘任考核的依据,而是协助教师,证明学生们学到了他们应该学的,结果与目标适切。以往我们的教学评估比较重视结果和组织形式,自教学支持中心成立以来,通过数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了形成性与终结性结合的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支持中心组织各类教学工作坊、报告会、观摩活动等,着重教师的未来教学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仅UCSB,UCLA如此,在美国许多大学都针对教师制定一些个性化的培训指导,通过同行评估、学生评估等方式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我们在评估过程中会向任课教师指出要改进的问题,但是定量分析不够,另外对评估后的关注度也不足。
五、总结与讨论
本文以UCLA、UCSB和OUC为例,从教学基金、教学技术支持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比较了中美高校在教学支持方面的异同。总的来说国内高校服务于教学的机构、设备、人员、资金等基本上满足高等教学的需求,在硬件和资金方面我们与美国高校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在技术支持、教学学术研究和效果应用等方面还有差距:
1) 在美国教学支持机构里有一批专业人员,比如媒介制作人员、虚拟技术开发人员等为教学提供专业服务,而我们的教学支持部门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也缺乏研发能力,我们只能依靠企业和校外研发部门为我们提供服务,这些开发人员不可能深刻理解教学需求,因此不仅在沟通与洽谈方面存在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效果也差些。
2) 美国本科教学一线的许多教师都很活跃,他们既是受尊敬的研究人员,也是新教学技术使用中的领导者,或者是技术本身的倡导者和使用模范,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利用能获得的所有工具和技术来获得高质量的教学。国内教学与科研分离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少院校教学与科研主次易位,教授不以教学工作者自称却以专家、学者自居。他们把精力放在科研上,不愿为学生讲课,更不用说探讨教学学术和追求教学改进。另外美国高校的教学项目更多是教学需求驱动下的研究,而国内许多研究停留在理论和探索层面,实用性和可持续性不强。
3) 美国高校注重通过基金资助和技术与产品支持提高教学质量,并持续进行,咨询和评估也是提高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帮助教师采取有效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调查反映这些手段在专业课程、课程体系和专业的教育质量方面都发挥了积极效果。1991年UCLA校长办公室对学校的教学发展项目进行了系统审查,认为它取得了持续的成功,并为UCLA的本科教育做出了贡献。
基于以上分析,对大学教学的教学支持工作,除了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人员培训和教学支持方法与技术发展方面,我们必须有所改观才能尽快缩短差距,实现为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将教学支持中心作为一个纽带,通过长期的投资,集合多方力量,保证更多的教师群体将他们的研究结果、数据和学科工具以及方法等有效集合起来运用到的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 秦炜炜.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发展[J]. 比较教育研究,2014,7: 25-31.
[2] 张宝辉,孙继祖.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历程和经验[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87-89.
[3]郭冬生. 大学保护还是限制了学习的自由-我国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4,5:50-53.
[4] 玛丽·C·怀特,魏戈.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效益评估——以密歇根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mailto:BJPL@chinajournal.net.cn2014,12(2):13-26.
[5] 张丽.西方大学管理制度模式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 20-27.
[6] 邓晓卫,施庆生. 借鉴国外高校经验加快教学改革步伐[J].中国大学教学,2015,2: 93-96.
作者简介:盛立芳,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教授,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