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作者】 游 畅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第三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以《茉莉花》音乐为主题的命题舞蹈课教学为例,阐述了“音乐鉴赏—示范表演—创造实践—总结发展”的教学探索模式,结合高中音乐与舞蹈的课程标准、现代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特点,着重启发学生对舞蹈音乐的理解能力,从舞蹈的基础技能入手培养学生舞蹈思维,
关键词:音乐与舞蹈,积累,赏听,学跳,乐跳
在高中音乐的选修模块中,参与“音乐与舞蹈”模块学习的学生大部分是有兴趣但没基础,甚至有部分学生既没兴趣也没基础(以行政班授课情况下)。笔者在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教学中,首先遇到的就是学生的三个“缺乏”,即:缺乏对舞蹈音乐的理解和体验;缺乏舞蹈基本技能;缺乏舞蹈表现的信心。如何立足于学生参差的原有舞蹈知识与技能条件下,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有机结合音乐与舞蹈,有效实施模块教学,成为本文将探讨的问题。
一、赏听—激发兴趣,学会聆听与体验舞蹈音乐
俗话说:“闻乐起舞”。“乐”即音乐。舞蹈是形体艺术,它与声音艺术—音乐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舞蹈动作的连续、节奏的变化、情绪的表现都有赖于音乐。因此,学跳(舞)前必须先“会听(音乐)”,而且要“赏听”。
节奏、旋律、和声是音乐表现人类内在情感的三要素,而舞蹈则依据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用人的“外在”肢体、身段、面部肌肉的动作来表现人的精神生活,在诸多艺术门类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
以《茉莉花》为例:《茉莉花》音乐近几年在国内、国际上被广泛传播,表演。在我的音乐与舞蹈课里,就曾以《茉莉花》为命题音乐,进行舞蹈的创编与表演。同学们在舞蹈的创编与表演前,首先要赏听与了解《茉莉花》音乐。
在全国各地有许多不同版本的《茉莉花》音乐,反映出各地区的民族音乐特色。我广泛搜集了几乎所有风格的《茉莉花》音乐,在课堂上先让同学们欣赏,并让他们自由发表看法。同学们在欣赏《茉莉花》音乐的过程中,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不同风格的《茉莉花》音乐。有的同学喜欢江苏的《茉莉花》;有的喜欢东北的《茉莉花》;有的同学喜欢溶入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茉莉花》;特别有兴趣的同学还根据自己的爱好,用REP的音乐风格改编了《茉莉花》音乐。同学们在赏听《茉莉花》音乐时,感受到了中国民间音乐旋律的美,体会了地域差异带来的音乐风格的变化,也感受到不同地区《茉莉花》音乐的不同民族风格美。
二、学跳—架设桥梁,引导学生在音乐体验中学习舞蹈基本技能
在“音乐与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会舞蹈”。这里的“会舞蹈”,和专业意义上的“会”有区别,它是依据新课标对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对舞蹈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树立学习舞蹈的愿望。做到闻乐起舞、身随律动,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还要有舞蹈的基本技能的积累。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舞蹈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的舞蹈教学优势,我有选择的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舞蹈组合:如,汉族舞蹈----秧歌舞组合;古典舞蹈组合;芭蕾组合;踢踏舞组合;现代舞组合;集体舞组合;傣族、藏族、新疆等少数民族舞蹈的组合;同学们从什么都不懂到渐渐学会了什么是手位、舞台的方位、舞蹈的移动线;甚至是立身射燕、斜探海、云手、金鸡独立、老鹰展翅等等舞蹈专业术语及动作。这些舞蹈组合及舞蹈技能的学习,训练了学生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启发了学生的舞蹈思维和想象力。使同学么们渐渐了解什么样的舞蹈动作要配合什么样的音乐,也就是什么样的音乐要用什么样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对自己有兴趣的舞蹈风格进行重点学习和练习,这对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很有益处。
三、乐跳—鼓励创新,自信自如地表现音乐舞蹈
舞蹈是通过身体来表达内心的艺术,舞蹈的天赋每人都有,在教学中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坦言:“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的启发而来的”。教学设计环节中,给学生相对自由的时间,让学生自由体验音乐与舞蹈的美,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及时鼓励和保护他们的每一个观点,那么短短的一堂课有可能改变学生对音乐的态度,学生从中得到的将是多元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张扬,以及和谐、自主、全面的发展。在《茉莉花》音乐为主题的命题舞蹈课里,老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他们喜爱的舞蹈形式来表现他们心中的《茉莉花》。
在音乐与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最有兴趣的就是街舞的学习了。街舞是美国黑人青少年宣泄情绪的一种舞蹈,特色是爆发力强,舞动时,以全身的活力带来热情澎湃的感觉。街舞因其轻松随意、自由个性和反叛精神而理所当然地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在逐渐的发展中,青少年们以街舞来张扬个性,展示青春的活力和激情,表达勇于进取的生活态度,他们强调的是“做自己,享受生命,勇于挑战“的理念。因此,在《茉莉花》的命题舞蹈课里,喜欢跳街舞的同学选用了十二女子乐坊演奏的《茉莉花》音乐,在节奏感鲜明而又充满民族韵味的《茉莉花》音乐伴奏下,学生尝试着把最时尚的街舞和充满着中国民族韵味的音乐结合,表现了他们时尚而又现代的茉莉花,也很好地表达了街舞“做自己,享受生命,勇于挑战“的理念。
这就是我们的学生,这就是那些在第一堂音乐与舞蹈课里,连手和脚都不知放哪里的学生,当他们在舞蹈课里一点一点的积累,从不懂音乐、不会舞蹈动作、不敢舞蹈表演,到现在的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闻乐起舞,随律而动,用肢体语言表达心灵情感的诉说。谁说他们不会舞蹈,谁还说他们没有音乐与舞蹈的天赋。
同学们能根据不同节奏的音乐进行即兴舞蹈,是我们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的更高教学目标。因此,在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中,着重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从基础技能入手培养学生舞蹈思维,调动学生的音乐与舞蹈潜能,使学生的对舞蹈的学习兴趣、舞蹈的审美与创作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在音乐鉴赏、舞蹈技能、创作表演等方面的学习与积累,厚积薄发,体会“闻乐起舞、身随律动”的意境,感受音乐、舞蹈为我们的身心带来的愉悦。
关键词:音乐与舞蹈,积累,赏听,学跳,乐跳
在高中音乐的选修模块中,参与“音乐与舞蹈”模块学习的学生大部分是有兴趣但没基础,甚至有部分学生既没兴趣也没基础(以行政班授课情况下)。笔者在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教学中,首先遇到的就是学生的三个“缺乏”,即:缺乏对舞蹈音乐的理解和体验;缺乏舞蹈基本技能;缺乏舞蹈表现的信心。如何立足于学生参差的原有舞蹈知识与技能条件下,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有机结合音乐与舞蹈,有效实施模块教学,成为本文将探讨的问题。
一、赏听—激发兴趣,学会聆听与体验舞蹈音乐
俗话说:“闻乐起舞”。“乐”即音乐。舞蹈是形体艺术,它与声音艺术—音乐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舞蹈动作的连续、节奏的变化、情绪的表现都有赖于音乐。因此,学跳(舞)前必须先“会听(音乐)”,而且要“赏听”。
节奏、旋律、和声是音乐表现人类内在情感的三要素,而舞蹈则依据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用人的“外在”肢体、身段、面部肌肉的动作来表现人的精神生活,在诸多艺术门类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
以《茉莉花》为例:《茉莉花》音乐近几年在国内、国际上被广泛传播,表演。在我的音乐与舞蹈课里,就曾以《茉莉花》为命题音乐,进行舞蹈的创编与表演。同学们在舞蹈的创编与表演前,首先要赏听与了解《茉莉花》音乐。
在全国各地有许多不同版本的《茉莉花》音乐,反映出各地区的民族音乐特色。我广泛搜集了几乎所有风格的《茉莉花》音乐,在课堂上先让同学们欣赏,并让他们自由发表看法。同学们在欣赏《茉莉花》音乐的过程中,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不同风格的《茉莉花》音乐。有的同学喜欢江苏的《茉莉花》;有的喜欢东北的《茉莉花》;有的同学喜欢溶入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茉莉花》;特别有兴趣的同学还根据自己的爱好,用REP的音乐风格改编了《茉莉花》音乐。同学们在赏听《茉莉花》音乐时,感受到了中国民间音乐旋律的美,体会了地域差异带来的音乐风格的变化,也感受到不同地区《茉莉花》音乐的不同民族风格美。
二、学跳—架设桥梁,引导学生在音乐体验中学习舞蹈基本技能
在“音乐与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会舞蹈”。这里的“会舞蹈”,和专业意义上的“会”有区别,它是依据新课标对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对舞蹈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树立学习舞蹈的愿望。做到闻乐起舞、身随律动,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还要有舞蹈的基本技能的积累。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舞蹈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的舞蹈教学优势,我有选择的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舞蹈组合:如,汉族舞蹈----秧歌舞组合;古典舞蹈组合;芭蕾组合;踢踏舞组合;现代舞组合;集体舞组合;傣族、藏族、新疆等少数民族舞蹈的组合;同学们从什么都不懂到渐渐学会了什么是手位、舞台的方位、舞蹈的移动线;甚至是立身射燕、斜探海、云手、金鸡独立、老鹰展翅等等舞蹈专业术语及动作。这些舞蹈组合及舞蹈技能的学习,训练了学生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启发了学生的舞蹈思维和想象力。使同学么们渐渐了解什么样的舞蹈动作要配合什么样的音乐,也就是什么样的音乐要用什么样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对自己有兴趣的舞蹈风格进行重点学习和练习,这对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很有益处。
三、乐跳—鼓励创新,自信自如地表现音乐舞蹈
舞蹈是通过身体来表达内心的艺术,舞蹈的天赋每人都有,在教学中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坦言:“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的启发而来的”。教学设计环节中,给学生相对自由的时间,让学生自由体验音乐与舞蹈的美,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及时鼓励和保护他们的每一个观点,那么短短的一堂课有可能改变学生对音乐的态度,学生从中得到的将是多元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张扬,以及和谐、自主、全面的发展。在《茉莉花》音乐为主题的命题舞蹈课里,老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他们喜爱的舞蹈形式来表现他们心中的《茉莉花》。
在音乐与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最有兴趣的就是街舞的学习了。街舞是美国黑人青少年宣泄情绪的一种舞蹈,特色是爆发力强,舞动时,以全身的活力带来热情澎湃的感觉。街舞因其轻松随意、自由个性和反叛精神而理所当然地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在逐渐的发展中,青少年们以街舞来张扬个性,展示青春的活力和激情,表达勇于进取的生活态度,他们强调的是“做自己,享受生命,勇于挑战“的理念。因此,在《茉莉花》的命题舞蹈课里,喜欢跳街舞的同学选用了十二女子乐坊演奏的《茉莉花》音乐,在节奏感鲜明而又充满民族韵味的《茉莉花》音乐伴奏下,学生尝试着把最时尚的街舞和充满着中国民族韵味的音乐结合,表现了他们时尚而又现代的茉莉花,也很好地表达了街舞“做自己,享受生命,勇于挑战“的理念。
这就是我们的学生,这就是那些在第一堂音乐与舞蹈课里,连手和脚都不知放哪里的学生,当他们在舞蹈课里一点一点的积累,从不懂音乐、不会舞蹈动作、不敢舞蹈表演,到现在的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闻乐起舞,随律而动,用肢体语言表达心灵情感的诉说。谁说他们不会舞蹈,谁还说他们没有音乐与舞蹈的天赋。
同学们能根据不同节奏的音乐进行即兴舞蹈,是我们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的更高教学目标。因此,在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中,着重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从基础技能入手培养学生舞蹈思维,调动学生的音乐与舞蹈潜能,使学生的对舞蹈的学习兴趣、舞蹈的审美与创作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在音乐鉴赏、舞蹈技能、创作表演等方面的学习与积累,厚积薄发,体会“闻乐起舞、身随律动”的意境,感受音乐、舞蹈为我们的身心带来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