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三语文复习如何提质增效

【作者】 顾晓薇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这门学科越来越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的语文高考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向我们表明,语文高考正努力践行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移,尽可能地运用高考这一传统“指挥棒”与素质教育接轨,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让高三语文复习提质增效,师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高三语文复习千头万绪,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心态也是很复杂的,甚至可以说是很微妙的。有的对语文十分喜爱,也花了不少时间,可总是得不到理想得分数;有的花的时间不是很多,语文基础也不见得很好,可很多时候就是考得好。有的自以为复习未必有用,指望“临场发挥”;有的却钻进题海,拼命做题。对语文,学生是爱也不是,恨也不是。面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仍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破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做题—评讲”这一古老而又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才能“今年花胜去年红”。为此,笔者认为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应做好以下几点:
  1、学习《考纲》和《考试说明》,明确语文复习的最终目标
  《考纲》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参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并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制定的。它明确了语文考试的性质、目标、内容,是语文教学的依据。《考试说明》在《考纲》的基础上对命题的原则及指导思想、考试的形式与试卷结构、试题的难易度以及每个考点题型设置作了说明。因而《考纲》是对“考什么”作明确要求,《考试说明》是对“怎样考”作说明。教师大都心中有数,但很多学生却不甚了解,因此还要让学生明了高中语文到底要考什么、怎样考。教师要提出相应的要求,指导学生花一点时间,了解、掌握《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内容,使学生也明确我们语文复习该做什么,该复习到什么程度。这样,高三语文复习就能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2、用足用好历年高考语文试题,提高备考质量
  我们要树立“资料质量决定备考质量”的意识。有的老师让学生做很多试题,自己很累,学生也很辛苦,但效果却不理想,是否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的资料选得不好,资料质量不高。高考试题无论是科学性、严谨性,还是在难易度的把握方面都大大优于任何复习资料。做历年高考试题,领悟命题意图,熟稔解题技巧,是掌握解答高考试题的秘诀。最权威的训练题是高考真题;最有效的训练题,也是高考真题。用好用足近三年,甚至近五年、十年国家统一命制的语文高考试卷或各省自主命制的语文高考试卷,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功能,是语文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一环。
  再者,语文高考试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自主命题卷,都是大稳定,小调整,学生多做高考真题,就能真切地感知高考,知道今年高考考什么类型的题目,也能训练做题的速度和应试心理,到真正高考的时候就能做到淡定自如,发挥正常了。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上。
  3、加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理解能力
  语文是一门以读书为主的学科,只有读书,方能涵养语文能力,舍此别无它途。而我们却习惯于高三复习时“多做题,少读书”,使语文复习陷入题海战术,永远有做不完的题。但是如果只埋头做题,就忽略了当下语文改革的趋势,那就是对学生的阅读、鉴赏、分析、评价、探究、表达、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显性的表现于现代文大阅读的最后一道试题,隐形的表现于近几年考题中文言文、诗歌鉴赏、现代文大阅读。作文似乎也在降低试题难度的同时,希望能够让具有足够思辨能力,拥有丰富知识积累、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能够一展风采。
  阅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谁放弃阅读谁就放弃了语文。因此,我们在高三复习时依然要要求学生保持大量的阅读,读文言文,读诗歌,读现代文,包括对回归教材的阅读。这种阅读不一定要做题,只需读懂它就行。这对保持并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这种语言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会在现代文阅读和作文中得到良好的体现,因为只有保持语言的浸润,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才能更加准确而流畅。
  4、重视学情分析,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考复习教学,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力求涉及所有知识,生怕学生不知道,生怕学生没有掌握,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师生身心疲惫而效果却不佳。笔者认为,这是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把握,胡子眉毛一把抓造成的。
  教师应该研究学情,依据学情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就不必讲。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还应有“立体”的了解,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心理、知识结构,把准考点,理清知识点,找准教与学、教与考的结合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差生有进步,让优生有突破。课堂上,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时要及时表扬,增强他们学好语文的信心,提高复习效益。
  综上所述,高三语文复习有待于我们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够实现高三语文复习的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