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与学习兴趣之培养

【作者】 王红娟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世纪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可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虽然英语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的方式也应随之变化。本人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教学中人的因素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老师所传授的学科,往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情感依托,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如果学生对所学学科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其中,也会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1、学习意义的认识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方法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对英语学习意义的认识上面。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明确的认识,对英语文化抱有好感,对英语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法感到新奇,那么对这样的学习者来说学习该学科将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探索,这将有利于培养他们英语的学习兴趣。相反,如果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缺乏一定的认识,把英语学习想得过难,觉得英语表达法别扭,持有这样态度的学生必然会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对英语学习抱有轻蔑、厌恶的态度,持有这种态度的学生能认真地去学习英语这门语言吗?事实表明学习者对学习材料是否有兴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否有兴趣,这些都会影响学习者的情绪和学习效果,所以教学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英语这门课程的基本意义。与此同时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人格,正视学生差异,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不同看法不主观否定,而是耐心地听取,积极地引导,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个人格空间、思维空间、选择的空间和展示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去。
  2、教师的自身魅力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教师的喜好,我们经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初中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证明,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依靠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学生将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程度的敬慕之情,并将这种情怀迁移到教师所教的那门学科上,形成对那门学科的兴趣。如果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笑容可掬,亲切和蔼,对全班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在课间,尽量创造条件,与学生进行接触,与学生谈心;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能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不是指责批评,这样不管在英语课堂内外,还是学习生活中,都让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热爱,积极地期待和希望,他们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在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教的英语学科,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所以在今天知识爆炸的时代,英语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及时地掌握最新教育理论知识,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更强的教书育人能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教师能够和学生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而且长期共同承担任务和解决问题,那么,这种相互交往就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与学生沟通思想,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我们必须坚持以饱满的热情传授语言知识,安排好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其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表现,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因素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教学中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英语教学要重视在每个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要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课堂导入、设计各种语言情景、来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主动、妙趣横生,还要通过更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灵活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初中英语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兴趣的构建需求,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内容,确保教学语言材料和教学活动充分反映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同桌以及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来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要注意语言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简到繁、逐渐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教学中要以话题为核心,以功能和结构为主线,以任务型活动为目标安排各单元或各课的教学,并通过听、说、读、写、译等饶有趣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保证输入量,确保习得与学得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大量语言材料的输入,特别是音像材料的示范,让学生模仿,教师加以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拼读的习惯,使学生逐步培养英语学习的情怀。
  2、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各门学科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不仅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明显的作用,而且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幻灯、投影、电视、录音、计算机等,可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的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进入了英语课堂中,多媒体自身的优势使它集中了投影、幻灯的优点,将板书、图表、动画编制在一起,以图、文、声、色以及动态演示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英语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使学生英语学习达到最佳状态,从而保证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所提供的内容作为载体,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录音、多媒体等视听手段,创设情景,尽量使课堂教学情景化、交际化,引导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境中开(下转第26页)(上接第100页)展听、说、读、写活动,使得学生不仅各方面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培养,而且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三、良好的评价功能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传统教学中英语课程评价忽视“以人为本”的基本评价指导思想,评价时对于教学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己任,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忽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作用,没有给予明确指出其不足。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评价问题,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对每个学生的关爱,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主动和创新精神。可以说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把英语教学中能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英语教学评价的重要位置。为此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评价功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教学活动,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努力形成师生之间交流的多向渠道,做到教学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评价时,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立体化,使英语评价机制更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我们要通过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有效地克服传统评价中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依据,使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得到科学全面的贯彻。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兴趣为先。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学习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争取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努力提高中学生英语素质能力上狠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