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高校 网络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思考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肖蔚琪
【作者】 肖蔚琪
【机构】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关键字:项目教学 人才培养 职业岗位
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缩略词,是当今工程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以工程教育为环境,强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CDIO培养大纲将学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并提出系统的能力培养,实施指导、实施过程及结果检验,具有“做中学”“教、学、练、做”一体化和“基于项目教学”的特点。基于CDIO模式,对社会与计算机网络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从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工作过程中列出技能和知识点,突出工作实践的逻辑主线地位,通过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建立基于职业活动的课程体系以及考核体系,本文通过借鉴CDIO 模式对高职院校网络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改革,探索以面向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高职院校针对网络专业人才岗位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及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随着 IT 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行业要求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对高职院校教育 IT 类人才培养从质量、规格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IT 行业特别是在生产、管理、维护等第一 线网络专业的相关工作岗位上,对高职院校网络专业类的人才需求较大。市场需求网络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应用理论和技术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实际操作能力。虽然 目前的高职院校网络专业教学基本能满足工作岗位和技术发展的需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相对分开,实验、实习、实训相对分离。有些课程知识陈旧,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所学知识滞后于社会需求,同时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以课堂为中心。实训环节主要是以演示及验证性为主。如何培养具有良好创新思维能力,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的网络专业人才,能够适应市场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成为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
一、基于CDIO模式,以“工作岗位”为主线,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CDIO 模式注重学习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的步骤(企业网络规划设计-企业网络建设--调试-试运行-运行-改建)为一个工程周期。基于 CDIO 工程 教育思想构思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方法。
根据网络专业岗位群分析,以就业为导向,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突出岗位工作实践的主线地位,确定典型任务,通过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训练等课程体系改革。从适应专业岗位需求出发,构建“做中学”、“教、学、练、做”一体化,以及“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形成工作岗位群对就业工作岗位,工作岗位对应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对应课程设置的方式。
二、基于CDIO模式构建“四位一体”的核心课程,开发特色教材或教辅教材。
按照“典型任务源于企业岗位实际,教学内容源于企业生产实际,学习情景源于企业工作实际”, 通过岗位群分析的典型任务,构建“知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培 养,职业技能鉴定”四位一体的核心课程,重组教学内容,构建网络专业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导师或合作编写“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并以真实案 例为载体的特色教材或教辅资料。
三、基于CDIO理念,面向岗位培养人才,引进国际认证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创建网络学院,如引进H3C华三网络学院H3CNA、H3CSE 课程或思科网络学院的CCNA、CCNP等课程。教学内容与国际IT人才技能同步,完成课程的学习,可以报考H3CNE、H3CSE或思科认证。这些高含金的国际IT认证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让学生参加行业技能大赛和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大赛,充分利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技能竞赛平台,促进网络专业课程改革、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的突破,同时提高学生 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四、以CDIO教育模式,创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采用“校内实训+校外顶岗”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满足企业对高职院校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以课程开发为切入点,加强学生的适应企业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为了满足网络专业项目化教学的需要,对现有的网络实训室进行项目化的改造,更新网络通信设备、安全设备及无线网络设备,进一步完善现有实训基地的功能。针对已有的实训基地,能够达到实践教学、项目开发、职业培训和考证等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对学生职业行为的培养;强化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自主创新能力的训练;将企业项目引入专业课程教学,构建企业化的实训环境,让学生融入IT企业的真实环境,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企业技术发展情况和毕业生就业调查情况,不断调整和更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积极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满足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
五、以CDIO模式加强网络专业教师业务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
通过课程建设加强师资建设,突出“双师素质”建设,不单单是拥有一张职业技能证书就成为双师,而是能独立设计、开发、实施一门课的教学,包括实践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体验性,突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大量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法等。同时基于 CDIO 理念,要求教师走到企业,参加知名企业学习、进修,以及挂职锻炼,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双师” 结构教学团队,强化专业课程建设,建立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的传、帮、带,提高教师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真正实施教学模式的改革。
六、以工程项目为中心的CDIO模式,对学生的考核模式进行改革
在以项目为中心,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这个学习主体从个体发展成群体或项目小组,在以项目教学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团队或项目小组进行分工,在老师的 指导下,或项目组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专业课程中的项目设计、实施和运作。同时对于专业 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进行改革,在考核过程中采用过程考核、结果考核以及项目学习汇报等 综合评价方式。要求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的学习汇报,在课程结束或综合项目完成后, 再进行一次项目的综合汇报或答辩方式。目的是不仅提高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
总之,CDIO作为联合国重点推广的成熟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工科教育领域取得了成绩,特别是它所强调的基于项目过程学习理念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所倡导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以及项目教学等理念具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CDIO “做、中、学”的本质是将知识与能力有机关联,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为载体,将构思、设计、实现、运作体现在整个项目中,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对学生基础学科知识、工程师职业能力、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得以培养。因此探讨和研究基于CDIO教育模式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面向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慧平,戴波,刘娜等,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自动化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138-141。
[2]张奇,唐奇良,高等工程教育CDIO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34-36。
[3]龚雯,职业教育“双证书”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Edward F.Crawley,查建中,Johan Malmqvist,Doris R.Brodeur工程教育的环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13。
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缩略词,是当今工程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以工程教育为环境,强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CDIO培养大纲将学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并提出系统的能力培养,实施指导、实施过程及结果检验,具有“做中学”“教、学、练、做”一体化和“基于项目教学”的特点。基于CDIO模式,对社会与计算机网络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从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工作过程中列出技能和知识点,突出工作实践的逻辑主线地位,通过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建立基于职业活动的课程体系以及考核体系,本文通过借鉴CDIO 模式对高职院校网络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改革,探索以面向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高职院校针对网络专业人才岗位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及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随着 IT 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行业要求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对高职院校教育 IT 类人才培养从质量、规格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IT 行业特别是在生产、管理、维护等第一 线网络专业的相关工作岗位上,对高职院校网络专业类的人才需求较大。市场需求网络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应用理论和技术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实际操作能力。虽然 目前的高职院校网络专业教学基本能满足工作岗位和技术发展的需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相对分开,实验、实习、实训相对分离。有些课程知识陈旧,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所学知识滞后于社会需求,同时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以课堂为中心。实训环节主要是以演示及验证性为主。如何培养具有良好创新思维能力,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的网络专业人才,能够适应市场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成为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
一、基于CDIO模式,以“工作岗位”为主线,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CDIO 模式注重学习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的步骤(企业网络规划设计-企业网络建设--调试-试运行-运行-改建)为一个工程周期。基于 CDIO 工程 教育思想构思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方法。
根据网络专业岗位群分析,以就业为导向,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突出岗位工作实践的主线地位,确定典型任务,通过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训练等课程体系改革。从适应专业岗位需求出发,构建“做中学”、“教、学、练、做”一体化,以及“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形成工作岗位群对就业工作岗位,工作岗位对应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对应课程设置的方式。
二、基于CDIO模式构建“四位一体”的核心课程,开发特色教材或教辅教材。
按照“典型任务源于企业岗位实际,教学内容源于企业生产实际,学习情景源于企业工作实际”, 通过岗位群分析的典型任务,构建“知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培 养,职业技能鉴定”四位一体的核心课程,重组教学内容,构建网络专业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导师或合作编写“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并以真实案 例为载体的特色教材或教辅资料。
三、基于CDIO理念,面向岗位培养人才,引进国际认证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创建网络学院,如引进H3C华三网络学院H3CNA、H3CSE 课程或思科网络学院的CCNA、CCNP等课程。教学内容与国际IT人才技能同步,完成课程的学习,可以报考H3CNE、H3CSE或思科认证。这些高含金的国际IT认证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让学生参加行业技能大赛和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大赛,充分利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技能竞赛平台,促进网络专业课程改革、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的突破,同时提高学生 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四、以CDIO教育模式,创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采用“校内实训+校外顶岗”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满足企业对高职院校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以课程开发为切入点,加强学生的适应企业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为了满足网络专业项目化教学的需要,对现有的网络实训室进行项目化的改造,更新网络通信设备、安全设备及无线网络设备,进一步完善现有实训基地的功能。针对已有的实训基地,能够达到实践教学、项目开发、职业培训和考证等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对学生职业行为的培养;强化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自主创新能力的训练;将企业项目引入专业课程教学,构建企业化的实训环境,让学生融入IT企业的真实环境,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企业技术发展情况和毕业生就业调查情况,不断调整和更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积极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满足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
五、以CDIO模式加强网络专业教师业务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
通过课程建设加强师资建设,突出“双师素质”建设,不单单是拥有一张职业技能证书就成为双师,而是能独立设计、开发、实施一门课的教学,包括实践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体验性,突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大量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法等。同时基于 CDIO 理念,要求教师走到企业,参加知名企业学习、进修,以及挂职锻炼,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双师” 结构教学团队,强化专业课程建设,建立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的传、帮、带,提高教师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真正实施教学模式的改革。
六、以工程项目为中心的CDIO模式,对学生的考核模式进行改革
在以项目为中心,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这个学习主体从个体发展成群体或项目小组,在以项目教学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团队或项目小组进行分工,在老师的 指导下,或项目组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专业课程中的项目设计、实施和运作。同时对于专业 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进行改革,在考核过程中采用过程考核、结果考核以及项目学习汇报等 综合评价方式。要求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的学习汇报,在课程结束或综合项目完成后, 再进行一次项目的综合汇报或答辩方式。目的是不仅提高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
总之,CDIO作为联合国重点推广的成熟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工科教育领域取得了成绩,特别是它所强调的基于项目过程学习理念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所倡导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以及项目教学等理念具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CDIO “做、中、学”的本质是将知识与能力有机关联,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为载体,将构思、设计、实现、运作体现在整个项目中,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对学生基础学科知识、工程师职业能力、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得以培养。因此探讨和研究基于CDIO教育模式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面向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慧平,戴波,刘娜等,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自动化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138-141。
[2]张奇,唐奇良,高等工程教育CDIO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34-36。
[3]龚雯,职业教育“双证书”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Edward F.Crawley,查建中,Johan Malmqvist,Doris R.Brodeur工程教育的环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