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初中数学探究教学模式的相关思考

【作者】 姜凌燕

【机构】 山东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主要是对学生实现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以此来突出数学中的多样性与综合性特点。对于此种方法来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实践交流,让学生从心理上转变对数学的看法,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探究教学模式的相关思考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教学模式;相关思考;分析研究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所以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探究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取探究教学模式可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避免学生处于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中,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且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探究学习方法可以便于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创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并提出问题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对于探究教学来说,问题即是起点也是实现探究教学的重心,问题又会在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采用探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建出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目光,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相互探讨,最终实现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探究问题时,要先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保证探究活动的质量与效果。在选择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如果所选择的问题过于简单,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觉得没有挑战性,这样也就不能产生主动探究的热情了。如果所选择的问题过于复杂,那么就会出现探究互动趋于形式化。其次是教师在创建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要保证情境具有真实性与可操作性,避免给学生产生虚伪的感觉,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情境的真实性。最后,教师要保证所创建的情境具有层次性与开放性,实现逐层递进。同时还要保证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上进行思考,这样学生才会从多个角度出发,积极进行探索[1]。
  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实现合作交流
  在初中数学探究教学模式中,其核心就是要让学生进行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主要看教学环节是否可以顺利开展。在新课改中明确指出,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践与探索、合作与交流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自身站在组织与引导者的位置上,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促措施。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学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见解的基础上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这样才可以促使学生实现思维上的沟通与观念上的碰撞,并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同时还能保证自身理解上的丰富性与全面性。另外,合作交流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要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其次是在教学中,教师要保证课堂教学的发散性。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只会增大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保证具有灵活性,并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进行随机应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2]。
  注重课堂练习的重要性,实现巩固与提高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时检验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也可以根据练习内容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实际练习中,教师还要保证练习具有层次性。首先教师要保证学生可以运用已经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是报实现变式训练题,学生灵活的利用知识。最后是要采用探究性与开放性的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此外教师还要尽可能地保证所选择的练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来保证学生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后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且对于学生来说,在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时,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等来解决数学问题,可以促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也要认识到探究性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将探究性教学模式与数学学习融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完整的探究过程,并为学生创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秀琦.唐吉洪.刘东芝.基于Z+Z智能教育平台促进中学生数学知识建构与理解的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84-85.
  [2]宋林飞.自我更新:教师发展的重要源头——关于教师教育观及相应实践变革的讨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03):685-686.
  [3]解恩泽.第四讲 数学是一种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学习《自然辩证法》〔数学〕札记(Ⅱ)[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74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