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教育浅析

【作者】 刘学霞

【机构】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安宏乡同安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师要因势利导,将德育渗透、立德树人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积极的教育引导以及课文的熏陶感染,使德育渗透、立德树人教育随文播散,润物无声。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渗透 立德树人 民族地区 课堂教学 
  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它贯穿在人类一切交际活动中,发挥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立德树人教育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德育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呢?
  一、在组织教学上德育渗透、立德树人
  新课导入环节上适时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寓德育渗透、立德树人教于潜移默化之中。在上课前三分钟,我总是让学生讲一些小故事,并说出这个故事蕴涵的道理,让他们受到思想教育。然后起立时候,让学生“老师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此来振作学生精神,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不断进步。使得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来。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渗透了德育,立德树人教与得以实施。 
  二、导入新课时,巧妙渗透,立德树人
  导入新课时,巧妙设问,激发兴趣,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例如我在教学《飞向月球》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向月球去看一看好吗?“飞向月球”对于学生来说说是新鲜事物,这样的设计正是抓住学生喜欢猎奇的心理,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理解内容,了解航天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挖掘课堂德育元素,进行德育渗透,立德树人
  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可以通过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进行德育渗透、立德树人教育时,要结合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能力时加以渗透。教学中,要善于抓住重点词句,渗透德育、立德树人。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时,我先让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再做适当的补充。之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自学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再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在小组交流。交流后作适当指导,如“西辞”,指导学生观看地图,了解黄鹤楼与扬州所处的位置。特别是最后一句诗句时,体会“尽”与“唯”字的传情,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很自然地进入诗的意境,并展开丰富地想象,以体会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体会友谊的可贵。
  四、以身为范,立德树人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小学生对老师更是崇拜和极度的信任,喜欢模仿老师的行为。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首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教学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启发学生。以自己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成为的镜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五、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立德树人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作文教学,做好积极的准备工作。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结合课改推荐书目,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开出阅读书单,引导学生去读。同时,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六、精心组织语文课内外活动渗透德育,立德树人
  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四年级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错的充满矛盾的时期,他们的行为富有模仿性。故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如革命诗歌朗诵会、宣传家乡旅游景点活动等。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把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德育渗透、立德树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时刻树立一种德育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思想,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既要重视语文形式的学习,又要重视语文内容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接受正确的德育教育,提升他们自身的思想认识,为今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2004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4月人民出版社
  3、石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才智 2009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