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加强中年级学生口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作者】 郝际玲

【机构】 山东省昌乐外国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经过了几年的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后我发现,学生一旦到了中年级能得满分的比较少,而且在平时的数学作业中正确率不高,通过仔细分析我发现,不是学生不会做题,错误出现在计算上,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正确率低、计算速度慢、计算方法不够优化等现象,这与学生目前的口算能力有很大的关,而口算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计算能力和基本技能,同时牵系着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昂与否,乐学数学与否。如果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不仅对现在的学习不利,而且更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于是通过下面几个做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一、坚持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在口算训练中,更应该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首先让学生认识口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让学生想学,想做。其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感受到准确、熟练口算带来的好处。如在计算数不大而步骤多的计算时,学生畏惧繁琐而数量众多的计算,这时就可时刻提示学生在计算中,先观察式子,再计算,能口算的用口算,快捷而准确。如在计算25×18×2+25×9×2+18×9×2,计算25×18×2 时,先算25×2=50再算50×18=900,同理25×2×9=50×9=450,学生感受到口算的好处,乐于学、乐于做,并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口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再次,教师自己要对口算训练始终充满激情,并创造积极的口算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训练在积极活跃的口算氛围中。
  二、坚持培养学生坚持口算的坚强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口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练。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若干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我针对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口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口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三、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良好的口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口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口算训练,审题在前,方法在后,思路清晰。
  四、坚持让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口算的算理。
  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口算算理的教学。算理,是对计算的依据和合理性所做出的规律性解释。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在本子上算,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说,能说算理了,就是不只能意会了,而是能言传了,在说的过程中理解口算算理,才能简化思维方法,形成对学生来说最实用的口算技巧。如口算整百整十乘整十300×60时,先算3×6=18,再算18×100×10即18×1000=18000,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明确此类计算算理,先把因数零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看两个因数后面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后面添上几个0.结合具体的此类练习口述过程,学生熟练后就能快速而准确的口算简单的乘法口算,还能迁移类推到高年级简单的小数乘法口算
  五、坚持教会学生掌握口算技巧
  有的算式可用简便方法计算时,可根据运算定律、四则运算的性质等进行改写,从而加快运算的速度,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掌握口算的技巧。如:24+37+6=?那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先算24+6=30,再算30+37=67要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要简便一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又如125×32先观察式子的特征,确定方法,再计算,32可看成是8×4,125×8=1000,再用1000×4=40000,这样的算法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125×(30+2)简便。长期如此训练,学生能形成快速口算的技巧。
  六、坚持口算方法要形式多样
  要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口算技能,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口算就必须经常化,并针对儿童的特点,形式要灵活多样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例如,为了学生口算的速度,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和竞赛。有时采用视算抢答的形式,看谁答得又对又快;有时采用听算比赛的形式,看谁听得准答(写)得快,训练记忆力,提高速度能力;有时进行速算比赛,看谁在规定时间内能做得多而准。又可通过不同角度进行口算强化训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性。如在新授课前,教师可以用翻版卡片、口算表等形式进行3分钟口算训练,并让他们说出有代表性的题目的口算过程;在解答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算式的数字特点,凡是能口算的地方,就应适时引导学生口算。在巩固练习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口算练习。
  七、坚持用好小组合作
  一个班里四五十个学生,一个数学老师一般任教两个班的数学,老师不会也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测量每个学生的口算速度。但是不做口算训练不行,老师还是要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这就是一个问题了。我发现我班学生基本上都有口算卡。那么根据这个情况,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每组每天每人轮流做值日,值日生给本组同学计时训练,一周一汇总,比较一下每天需要用的时间及正确率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学生对哪一种类型的口算还较弱,老师能随时掌握学生口算的情况了,就可针对这个类型加强训练,做到有的放矢,使不可能变成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