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安大钊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启迪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情景教学法是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对于抽象的数学,该方法很符合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以及初中生思维的发展水平,是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开展的途径。本文将讲述初中数学课堂上的现状,再提出如何利用情景教学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初中数学 教学应用
一、引言
情景教学法意思是在教学活动中,由教师引入一些生活的例子、故事情景或者多媒体的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问题情景,以达到激发学生认知与思考的目的。初中数学开始要在生活实际例子的基础上实现逻辑思维的培养,很多问题在生活中是很难找到供给学生实践操作的生活实例或实物,所以初中数学需要学生通过逻辑思考和表象来解决。由于初中生的抽象思维系统尚未成熟,而初中数学抽象内容的增多无疑是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负担。而情景教学法的特点往往符合了初中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需要,成为了学生知识系统的桥梁,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支架,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还没能深入理解新课程的理念。虽然在课堂上,教学的形式发生了改变,采用了现代是教学手段,更加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这一模块,也逐渐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变成互动的教学方式,然而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新课程教学的效果。
1.盲目使用多媒体资源
课程教学在我国多数初中进行了普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学校还是知识将新课程教学当作是新型教学的固定化路程而进行实施,并没有加入当地的特色,并没有制定符合自身长期发展的战略。比如多媒体使用情况:多数教学为了应对新课程教学知识盲目地使用多媒体资源,形成了为使用多媒体而教学的现状。
2.互动性是有但不足
很多初中学校在改革后都纷纷使用了新型的高科技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师过于重视多媒体等材料的展示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降低了互动性。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往往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节奏,降低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3.重视结果忽略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得到了改变,但是传统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转变。很多学校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最终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三、有效展开情景教学的战略
1.利用情景家教学促进初中生知识的学习
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阶段,数学学习自然就一不开情景的支撑。这就要求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为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这问题情景中思考并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在初中教学的实践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利用实物来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探索并解决问题;二是利用多媒体的图片视频知识来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
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为例。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两张硬卡纸,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剪出他们心目中三角形,然后提出相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与小组成员手中的三角形相对比,看看有什么是共同的特征?有什么是不同的特征?学生在合作裁剪的时候就会一边裁剪一边思考刚才的问题。然后教师就引导学生观看课件上的内容,对旧知识进行回顾:三角形有3个角、3个顶点;三角形分为三类: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然后来个过渡把关注点转移到新内容上: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内角是否固定?同学们就会围绕问题而展开讨论,有些同学需要在三角形上画线,有些同学则需要动一动三角形,看它的角是否会动,有些同学则动用量角器来验证内角和,有些学生会把角裁剪下来进行拼凑……面对只剪一个角的小组,教师可以设问“如果只剪一个角就可以证明了吗?”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就能得出三角形相关的定理。这样的情景教学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2.情景教学需要凸出层次性,促进全班学生参与
情景教学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数学,这就需要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但是初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因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兴趣不同,所以在数学学习效果上也能反应不同。所以教师的情景创设要突出层次性,需要考虑到初中生思维水平和班级基础水平,还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建立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使得学生都能在情景教学中找到自己所属发展区的知识并积极解决问题。
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这个知识点的重点难点有二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区别;掌握解方程过程中经常用到的移项和消元等基本方法;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步骤。上述知识点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和后进生通过反复练习基本上都能掌握。因此,在这过程中,改变一直以来的习惯,不是由成绩好的学生发言而是由后进生担任主要发言人,面对全班同学展示发言。这么做的原因是让后进生担当起责任促进积极发言,另一方面是督促后进生不断地进步与学习。
四、结束语
总结,初中数学的有效进行是需要形象生动化的情景去支撑和过渡。情景教学的情景创设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结合初中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得它们相得益彰,另一方面,要考虑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所以情景问题的设置上需要凸显层次性,提高全班学生的参与度与活跃性。
参考文献:
[1] 顾利群.情景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2)
[2] 张晓阳.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04)
[3] 池洛阳.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高考(综合版).2015年(02)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初中数学 教学应用
一、引言
情景教学法意思是在教学活动中,由教师引入一些生活的例子、故事情景或者多媒体的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问题情景,以达到激发学生认知与思考的目的。初中数学开始要在生活实际例子的基础上实现逻辑思维的培养,很多问题在生活中是很难找到供给学生实践操作的生活实例或实物,所以初中数学需要学生通过逻辑思考和表象来解决。由于初中生的抽象思维系统尚未成熟,而初中数学抽象内容的增多无疑是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负担。而情景教学法的特点往往符合了初中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需要,成为了学生知识系统的桥梁,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支架,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还没能深入理解新课程的理念。虽然在课堂上,教学的形式发生了改变,采用了现代是教学手段,更加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这一模块,也逐渐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变成互动的教学方式,然而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新课程教学的效果。
1.盲目使用多媒体资源
课程教学在我国多数初中进行了普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学校还是知识将新课程教学当作是新型教学的固定化路程而进行实施,并没有加入当地的特色,并没有制定符合自身长期发展的战略。比如多媒体使用情况:多数教学为了应对新课程教学知识盲目地使用多媒体资源,形成了为使用多媒体而教学的现状。
2.互动性是有但不足
很多初中学校在改革后都纷纷使用了新型的高科技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师过于重视多媒体等材料的展示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降低了互动性。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往往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节奏,降低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3.重视结果忽略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得到了改变,但是传统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转变。很多学校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最终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三、有效展开情景教学的战略
1.利用情景家教学促进初中生知识的学习
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阶段,数学学习自然就一不开情景的支撑。这就要求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为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这问题情景中思考并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在初中教学的实践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利用实物来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探索并解决问题;二是利用多媒体的图片视频知识来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
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为例。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两张硬卡纸,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剪出他们心目中三角形,然后提出相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与小组成员手中的三角形相对比,看看有什么是共同的特征?有什么是不同的特征?学生在合作裁剪的时候就会一边裁剪一边思考刚才的问题。然后教师就引导学生观看课件上的内容,对旧知识进行回顾:三角形有3个角、3个顶点;三角形分为三类: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然后来个过渡把关注点转移到新内容上: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内角是否固定?同学们就会围绕问题而展开讨论,有些同学需要在三角形上画线,有些同学则需要动一动三角形,看它的角是否会动,有些同学则动用量角器来验证内角和,有些学生会把角裁剪下来进行拼凑……面对只剪一个角的小组,教师可以设问“如果只剪一个角就可以证明了吗?”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就能得出三角形相关的定理。这样的情景教学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2.情景教学需要凸出层次性,促进全班学生参与
情景教学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数学,这就需要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但是初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因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兴趣不同,所以在数学学习效果上也能反应不同。所以教师的情景创设要突出层次性,需要考虑到初中生思维水平和班级基础水平,还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建立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使得学生都能在情景教学中找到自己所属发展区的知识并积极解决问题。
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这个知识点的重点难点有二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区别;掌握解方程过程中经常用到的移项和消元等基本方法;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步骤。上述知识点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和后进生通过反复练习基本上都能掌握。因此,在这过程中,改变一直以来的习惯,不是由成绩好的学生发言而是由后进生担任主要发言人,面对全班同学展示发言。这么做的原因是让后进生担当起责任促进积极发言,另一方面是督促后进生不断地进步与学习。
四、结束语
总结,初中数学的有效进行是需要形象生动化的情景去支撑和过渡。情景教学的情景创设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结合初中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得它们相得益彰,另一方面,要考虑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所以情景问题的设置上需要凸显层次性,提高全班学生的参与度与活跃性。
参考文献:
[1] 顾利群.情景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2)
[2] 张晓阳.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04)
[3] 池洛阳.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高考(综合版).2015年(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