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上好地方课程——《和谐的中国新疆》点滴谈

【作者】 马兰萍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和谐的中国新疆》是义务教育小学新疆地方课程。教材的内容围绕着新疆的地貌、山水、人文、历史等展开。要想让孩子对地方课产生兴趣,不下一定的功夫是很难有成效的。对此,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关键词:“新疆精神”、热爱大自然,爱读书、爱校园、爱上课、爱山水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新疆各族儿女在新疆这片热土上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同创造了和谐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和谐的中国新疆》是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4年审查通过的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地方课程。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地方学科的教学任务。这也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接触此课。教材内容基本上都围绕着新疆地貌、山水、人文、历史等展开。要想将这些知识有效地融入的课堂教学中,光靠教材提供的内容去讲解,空洞的说教,实在枯燥、没有新意。要想让孩子对地方课产生兴趣,不下一定的功夫是很难有成效的。对此,我把自己对教材的领悟和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让“新疆精神”在课堂上熠熠生辉
  新疆精神是指:“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新疆精神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集中反映,是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在新疆的地域体现,是新疆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坐标。而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材就紧紧围绕新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同开发建设新疆,共同维护边疆稳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展开。教材共分三个部分:一是互助互帮一家亲,二是共建美好家园,三是团结就是力量。
  在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加强新疆对外开放的今天,如何让大美新疆走进课堂,切实感受新疆优美的自然风光、神秘莫测的文化遗址、热情好客的各族人民,如何让孩子们感受到新疆人民的大团结、大繁荣的骄傲,让他们为自己的家乡喝彩?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孩子们对这门学科的认可,还能有效的将新疆元素以孩童可以接受的方式应用到课堂当中?
  我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了大量关于新疆的人文历史、民族风俗、名胜古迹等制作成课件充实到课堂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虽然很高,认知力也很强。但是,这种状态却很难维持。稍有松懈,就会懈怠。那么如何让这种兴趣一种持续下去,最后发展成:无论身在何地,依然不忘自己是新疆人。同时,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再升华到时刻准备为建设新疆尽力?一种新的亮点刹那间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光有图片、课件还不行,还要有实物。要让孩子们实实在在的看到凝聚着新疆各族人民优秀智慧结晶;有着新疆13个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实物。虽然,这些孩子生在乌鲁木齐、长在乌鲁木齐,但对家乡的了解却是欠缺的,他们也许只会记得在其他省市的某一次观光旅游而津津乐道,而忽略了欣赏身边最美的风景。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双休日,我带着女儿去了亚洲最大的贸易中心:二道桥大巴扎。在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中,经过仔细挑选,买来了这些实物:新疆的手工艺人在农家院里摘种的一种小葫芦,上面有绘有婀娜多姿的维吾尔少女、用这种成年的葫芦制作的套娃工艺品、弹着热瓦普、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的布艺男子,色彩艳丽的爱得来丝纱巾、挂着小馕饼、小花帽的各式各样的钥匙扣、新疆山水风光明信片、新疆野生动植物的碟片……再配上我热情的说教。当我把这些实物带进课堂的时候,大家可以想象出我的课堂有多热闹吧!而且在我的课堂上,大胆发言的、认真完成讨论的、思维敏捷的、积极参与学习的、有进步的学生,我都可以把这些实物奖励给他们。课堂上,我似乎就是一名导游,正带着孩子们畅游家乡,去感受家乡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让民族大团结的火种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开花。
  前一段时间,学校组织开展了“学生评教师”,要求学生给喜欢的老师打分。在看到评议结果后,我霎时欣慰,我看到有那么多的学生喜欢我,甚至有好多学生点名表扬我,每周都渴望上这本不起眼的地方课,这跟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值得探讨的话题。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会教出优秀的学生,一所优秀的学校,必定会有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
  二、热爱大自然,是一名教师必备的素质。
  徒步亦称远足、行山或健行,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散步,也不是体育竞赛中的竞走项目,而是指有目的地郊区、农村或者山野间进行中长距离的走路锻炼,徒步也是户外运动中最为典型和最具特色的一种,因为,它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
  我所在的驴友团基本上走的都是新疆线路。近几年,我和朋友们畅游过:昌吉老龙河的神奇胡杨、天山牧场的花海、穿越过南山苜蓿台子的松林、东山白杨河瀑布、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可可托海的矿产……所到之处无不赞叹大自然风光旖旎、鬼斧神工。
  其实,新疆的山山水水有着它雄浑的韵味,与内地的柔美景色有着截然不同的味道。徒步的过程,就是一次畅游家乡的过程。我所走过的山区、村落、所感受过的各民族的风俗、所听到的一切各民族的美好事物,都是我人生最美好的回忆。一次学习,就是一次历练,一次远行,就是一次思想境界的升华。我把一路走下来的风景,适时融入到《和谐的中国新疆》课程当中,让孩子们伴随着我的节拍,跟随着我的思绪,去歌颂热情的歌舞之乡,去目睹神奇的瓜果之乡、去赞美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去感受家乡带给孩子们无限美好的记忆,那是多少课时也讲不完的话题。
  爱读书、爱校园、爱学生、爱上课、爱山水、爱旅游,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这应该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素质与品质。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把课上好,都希望获得成功和幸福。一个好的课堂应当是充满了正能量的课堂,是赋予了教育者的态度、精神、生命与价值观的课堂,是充满了热情、憧憬、情感激荡的心灵互动的课堂,是将精神和人格引向高尚的课堂。
  我一直认为:无论是什么学科,只要能在孩子们的心中存留住真诚、包容、尊敬、关爱和美好,便是一种幸福。 
  只要有机会,我还想带着孩子们去看看世界三大奇迹之一的吐鲁番坎儿井、去感受闻名天下的葡萄沟、去领略神秘的喀纳斯风光,让孩子们的足迹走遍新疆的山山水水,让孩子们欢快的歌声永远回荡在和谐的中国新疆——我可爱的家乡。
  参考文献:
  1、《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新疆的历史与进步白皮书》
  2、文件:《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
  3、义务教育新疆地方课程一——六年级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