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刻意训练在高职英语合班课堂中的实证研究

【作者】 白 雪

【机构】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包头)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不同的教学策略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本研究采取了刻意训练作为研究型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对比学生学习取得的效果。研究表明,实验组的学生与对照组的学生相比,课堂兴趣增加、参与度提高、学习成绩上升。研究数据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刻意训练教学法;英语合班教学;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B
  一、 引言
  目前国内研究中很注重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开展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夏纪梅的“任务教学法”给大学英语带来的效益(2001);交际教学法给大学英语改革的启示(石洛祥,齐迎军,2005);情景教学法:英语课堂的探索之路(刘红莉,周瑜:2007);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杨威:2008)等等,近年来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翻转课堂教学法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论文可达500多篇。但是翻转课堂得有网络的支撑,因为我们的条件所限,通过研究并受到 Deslaurier教授1的启发,我们采用了刻意训练方法(deliberate practice)来开展教学研究。
  刻意训练(强化训练)最早由Ericsson 在1993提出。综合Ericsson观点,刻意训练指那些由教师、指导者或个体专门设计、用以改进个体当前的行为水平,对个体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长期的、特殊的训练活动(转自郝宁:2006)。它要求个体参与活动并改进其行为水平,任务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目前刻意训练已用到多个领域专长获得研究中,但在我国有关它在英语教育方面的研究则少之又少。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目的
  由于高校扩招,职业院校的入学门槛骤然降低,在校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但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目标有较大不同,学生间的学习差异较大,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学习动力总体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自信心缺乏,上课经常出现看闲书、玩手机、睡觉等状况,只有坐在前几排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积极回答问题。再加上对于我校来说,我们是同一年级同专业的两个班合班上课,学生坐在一起更为教师授课增加了难度。为了改变此现状,就要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而采取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我们通过做实验对deliberate practice刻意训练或强化训练方法进行研究,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2.研究对象
  对一个研究来说,研究对象至关重要。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是:被选出的两组是否有可比性?公共英语是我校大一学生的必修课。实验前我们选取了人数、高考英语平均分差不多的合班,之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感兴趣程度,最后确定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人数和对照班人数皆为80人。
  3. 问卷、观察量表设计
  本研究共有两次问卷,第一次是在选则实验组和对照组时对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做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受试者自然信息和12项因素2调查。第二次是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对课堂满意度、学习感受、学习体验等方面的调查。两次调查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为了获取真实信息,问卷中的问题尽量做到语言平实、内容明晰,便于回答。
  由于无法测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我们设计了课堂观察量表并培训了3位观察员(全部是年轻教师)对实验班学生课堂参与度打分。
  4.研究实施
  实验中由两位教师用5个星期的时间(讲授2、3单元的时间)对两个班级采用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两位教师都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而且讲授对照班的老师在校教学质量考核评比中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的称号。授课老师在实验前已向实验班学生表明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班级基本信息对照如下:




  
  实验定在新生正式开课后的第3周进行。实验组采用刻意训练而对照组则用常规训练,即对照组仍按照原有教学模式:学生课前预习,教师上课讲解,学生课后做作业。实验组的老师采取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看书、做题)、课上教师抛出题目,学生一对一讨论,教师点评的方法。在连续抛出2至3个简单题目之后可以抛出偏难的题目,先让学生一对一讨论,后小组讨论,最后教师点评的方法开展教学。
  例如在讲到如何写Signs一课时3,对照班老师遵循介绍标志的写作格式、翻译写作实例、讲解课文、解释重难点、完成课后练习的步骤。实验班老师则在课前让学生查找英文的有趣的标志并总结标志的特点,让学生完成简单的翻译练习。在课上,老师给出一道题,让学生一对一讨论,教师点评:
  











  
  三、数据分析和讨论
  观察员对实验班学生课堂讨论情况、参与情况填写观察量表。经过五个星期的时间教学,完成两个教学单元后,两位教师在第8周同时对两组班级进行测验,检测不同教学策略所达到的效果是否会有所不同。对比结果如下所示:
  







  当然,由于测试卷仍包含有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写作翻译等,所以不排除学生猜对的偶然性,也就是成绩指标的偶然性。
  四、结论
  刻意训练是由教师自己设计的,其作用在于促进个体获得更多认知信息并进行主动重构。实验证明,刻意训练的方法用在高职英语合班课堂中,可以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 Deslauriers,Louis ,Schelew,Ellen & Wieman, Carl. Improved Learning in a Large-enrollment Physics Class, Science 13 May 2011
  2. 郝宁,专长的获得:刻意训练理论及实证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6<http:// www.doc88.com/p-988397576545.html>
  3. 刘红莉,周瑜,情景教学法:英语课堂的探索之路《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9期
  4. 石洛祥,齐迎军,交际教学法给大学英语改革的启示《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第13卷第1期
  5. 夏纪梅,“任务教学法”给大学英语带来的效益《中国大学教学》,2001年第6期
  6. 杨威,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9卷第5期    
  作者简介:白雪(1976- ),女,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外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本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语语言文学.
  1Deslauriers等人曾对所带学生做了关于提高大班物理课堂学习的研究。在他的研究中,被研究对象是大二的学生,第12周开始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进行对比实验,一周后检测表明两组学生在成绩与课堂参与度、出勤率上有明显的不同。
  2 12项因素包括:1.我认为学习英语对我就业很有帮助。2.我认为学习英语对我的素质提高很有帮助。3.当被提问时,我不知如何使用英语正确表达。4.我认为学好英语刻苦努力很重要。5.我认为学习英语语境很重要。6.我想要学好英语,因为为认为随着全球国际化,英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7.我喜欢解决英语方面的问题。8.学好英语,我只要记住单词和语法。9.如果我有时间,我会参加课外的英语活动。10.如果我再英语学习上遇到问题,我不能独立解决。11.学习英语的同时,我会找机会使用它。12.我认为英语和汉语的关系是互补的,二者不冲突。
  3 《新编实用英语(第四版)》第3课,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