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在中学体育实验班的探索
【作者】 彭 刚
【机构】 成都市蜀西实验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根据四川省成都市蜀西实验学校体育特长生的跟踪调查结果,结合成都市蜀西实验学校近几年特色体育运动队的办学经验,利用成都市蜀西实验学校独特的德育管理模式和教育理念,采用后现代主义的先进理念,拟探索一套在目前教育改革及新课程等后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下的重点中学办特色教育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体育实验班;人本思想;特色教育
1. 成都市蜀西实验学校体育实验班现状
1.1成都市蜀西实验学校办学特色
四川省成都市蜀西实验学校是经四川省任命政府,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建立的高标准新型学校,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校。学校先后与四川师范大学,金牛区业余体校,成都市武术协会及成都市各级各类高中建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德育管理体现了“严、爱”结合的模式,同时注重“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特色培养方面声名显赫。2008年建校,为了规范办学特色,有利于体育特长生管理,学校领导高瞻远瞩,创办体育实验班。
1.2 体育实验班学生特点
为了适应教育部对高校招生的要求,我们对学生在文化成绩、运动水平及思想道德方面进行严格考核,根据运动项目不同择优录取。
1.2.1文化成绩特点
由于体育特长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了其学习成绩差距较大,学习习惯不够良好。因此,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和教育压力很大。
1.2.2行为习惯特点
体育运动本没有错,但由于体育特长生的好动,导致大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厌学的不良习惯,加之由于家庭及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导致其行为习惯较差。
1.2.3 体育素质特点
在体育实验班中,有的学生对“体育”并不理解,对体育知识或体育带给人类和自身的益处并不知晓。有的学生由于项目差异导致身体基本素质差异大,因此,体育实验班学生的体育素质差异很大。
2. 体育实验班的办学理念及目标
2..1体育实验班办学理念
以成都市蜀西实验学校“一本两全”办学思想为指导,以“严、爱”结合的德育管理模式为依托,借助后现代教育理念及新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办特色教育的全国知名重点中学。
2.2 体育实验班的办学目标
2.2.1 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点中学特色教育
2.2.2 促进国家体育人才培养的多元发展,为“奥运争光计划及全民健身计划”服务。
2.2.3为高等学校拓展招生思路及基础建设服务。
2.2.4促进人才的合理分流,为学校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
2.2.5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及学生学习和训练时限分配。
2.2.6为重点中学探索学校体育的发展之路提供经验。
3. 体育实验班的管理模式
根据体育实验班学生的文化特点及体育特色,根据成都市蜀西实验学校“一本两全”的办学理念,结合“严、爱”结合的德育管理模式,我们提出了体育特长生的目标之魂即“道德修养高、文化素质高、运动水平高”的“三高”目标。以适应后现代主义思想对人才的目标要求和现实社会要求。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人才的要求,强调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管理,形成大教育、大办学意识。用“和谐为美”的思想协调学校德育管理。
3.1体育实验班的学校管理体系
体育实验班是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学生没有任何特权享受例外。它由政教处、教务处协调配合,班主任、科任教师、生活教师密切联系,互通情报,通过法纪法规,校纪校规,班纪班规约束学生行为习惯,形成了班级管理的现代网络结构。
3.2 体育实验班的教练员管理体系
在运动训练中,实验班学生回归各项目教练组训练,并由教练负责训练和管理,做好训练管理计划及记载,并密切与班主任联系,及时采用应对策略,做到教育管理两不误。
3.3 学校教练员、科任教师的管理体系
体育特长生在学校里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对他们如何教育,反映出学校的教育水平。因此,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体育特长生,理顺管理体制,加大管理措施是必要的。为此,学校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法》等规定,进一步完善了体育工作有关制度,包括《体育教师职责》、《校代表队员学习、训练管理制度》、《运动员奖励制度》、《体育特长生招生考核办法》等。学校还成立由一位校领导、一位政教处主任、体育教研组长和总教练组成体育特长生的专门管理机构,定期研究和解决体育特长生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同时还建立了如定期召开体育教师与班主任联系会和体育特长生座谈会、制定体育特长生思想品德评价办法、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成绩标准要求、校代表队队员补课办法等。通过建立这些制度、执行制度,保证了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工作得到切实认真的落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体育实验班的实验效果
4.1 强化了学校德育管理
由于体育实验班的单独管理,减轻了政教处的工作压力和普通班的违纪压力。
4.2 促使学校特长教育的科学化管理
体育实验班的创办,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训练、管理更加系统和规范,增加了学生的运动时间,也减少了教练的精神压力。
4.3 形成了“问题学生”管理的牵制链,有利于学校对普通班“问题学生”的管理。
4.4 强化了体育教师的责任和成就感。
4.5 为学校的对外宣传增加了亮点和窗口。
5. 展望
由于后现代社会出现的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要求学校管理也应随时适应新形式下的新特点,既有科学的严格管理,同时也应有仁爱思想和人文精神作保障。走进学生心灵,聆听学生心扉,了解学生特点,顺应时代潮流,全面构建特长学生的育人环境。管理是一缕感悟,管理是一丝境界,管理更是和谐之美,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拐杖。“严、爱”结合,刚柔相济,以此达到学校管理的和谐境地。成都市蜀西实验学校体育实验班的成功创建,为重点中学特色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邬昆如.哲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冯俊.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体育实验班;人本思想;特色教育
1. 成都市蜀西实验学校体育实验班现状
1.1成都市蜀西实验学校办学特色
四川省成都市蜀西实验学校是经四川省任命政府,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建立的高标准新型学校,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校。学校先后与四川师范大学,金牛区业余体校,成都市武术协会及成都市各级各类高中建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德育管理体现了“严、爱”结合的模式,同时注重“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特色培养方面声名显赫。2008年建校,为了规范办学特色,有利于体育特长生管理,学校领导高瞻远瞩,创办体育实验班。
1.2 体育实验班学生特点
为了适应教育部对高校招生的要求,我们对学生在文化成绩、运动水平及思想道德方面进行严格考核,根据运动项目不同择优录取。
1.2.1文化成绩特点
由于体育特长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了其学习成绩差距较大,学习习惯不够良好。因此,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和教育压力很大。
1.2.2行为习惯特点
体育运动本没有错,但由于体育特长生的好动,导致大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厌学的不良习惯,加之由于家庭及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导致其行为习惯较差。
1.2.3 体育素质特点
在体育实验班中,有的学生对“体育”并不理解,对体育知识或体育带给人类和自身的益处并不知晓。有的学生由于项目差异导致身体基本素质差异大,因此,体育实验班学生的体育素质差异很大。
2. 体育实验班的办学理念及目标
2..1体育实验班办学理念
以成都市蜀西实验学校“一本两全”办学思想为指导,以“严、爱”结合的德育管理模式为依托,借助后现代教育理念及新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办特色教育的全国知名重点中学。
2.2 体育实验班的办学目标
2.2.1 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点中学特色教育
2.2.2 促进国家体育人才培养的多元发展,为“奥运争光计划及全民健身计划”服务。
2.2.3为高等学校拓展招生思路及基础建设服务。
2.2.4促进人才的合理分流,为学校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
2.2.5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及学生学习和训练时限分配。
2.2.6为重点中学探索学校体育的发展之路提供经验。
3. 体育实验班的管理模式
根据体育实验班学生的文化特点及体育特色,根据成都市蜀西实验学校“一本两全”的办学理念,结合“严、爱”结合的德育管理模式,我们提出了体育特长生的目标之魂即“道德修养高、文化素质高、运动水平高”的“三高”目标。以适应后现代主义思想对人才的目标要求和现实社会要求。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人才的要求,强调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管理,形成大教育、大办学意识。用“和谐为美”的思想协调学校德育管理。
3.1体育实验班的学校管理体系
体育实验班是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学生没有任何特权享受例外。它由政教处、教务处协调配合,班主任、科任教师、生活教师密切联系,互通情报,通过法纪法规,校纪校规,班纪班规约束学生行为习惯,形成了班级管理的现代网络结构。
3.2 体育实验班的教练员管理体系
在运动训练中,实验班学生回归各项目教练组训练,并由教练负责训练和管理,做好训练管理计划及记载,并密切与班主任联系,及时采用应对策略,做到教育管理两不误。
3.3 学校教练员、科任教师的管理体系
体育特长生在学校里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对他们如何教育,反映出学校的教育水平。因此,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体育特长生,理顺管理体制,加大管理措施是必要的。为此,学校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法》等规定,进一步完善了体育工作有关制度,包括《体育教师职责》、《校代表队员学习、训练管理制度》、《运动员奖励制度》、《体育特长生招生考核办法》等。学校还成立由一位校领导、一位政教处主任、体育教研组长和总教练组成体育特长生的专门管理机构,定期研究和解决体育特长生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同时还建立了如定期召开体育教师与班主任联系会和体育特长生座谈会、制定体育特长生思想品德评价办法、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成绩标准要求、校代表队队员补课办法等。通过建立这些制度、执行制度,保证了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工作得到切实认真的落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体育实验班的实验效果
4.1 强化了学校德育管理
由于体育实验班的单独管理,减轻了政教处的工作压力和普通班的违纪压力。
4.2 促使学校特长教育的科学化管理
体育实验班的创办,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训练、管理更加系统和规范,增加了学生的运动时间,也减少了教练的精神压力。
4.3 形成了“问题学生”管理的牵制链,有利于学校对普通班“问题学生”的管理。
4.4 强化了体育教师的责任和成就感。
4.5 为学校的对外宣传增加了亮点和窗口。
5. 展望
由于后现代社会出现的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要求学校管理也应随时适应新形式下的新特点,既有科学的严格管理,同时也应有仁爱思想和人文精神作保障。走进学生心灵,聆听学生心扉,了解学生特点,顺应时代潮流,全面构建特长学生的育人环境。管理是一缕感悟,管理是一丝境界,管理更是和谐之美,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拐杖。“严、爱”结合,刚柔相济,以此达到学校管理的和谐境地。成都市蜀西实验学校体育实验班的成功创建,为重点中学特色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邬昆如.哲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冯俊.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