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议班主任在破解中职学生厌学问题中的特殊作用

【作者】 雍慧荣

【机构】 (陇南市卫生学校 甘肃 陇南)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目前,中职学生厌学现象极为普遍,而厌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中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这不仅严重制约着中职学生的个人发展,更导致了大批社会劳动者职业技能底下,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中职学生厌学问题已经成为家长、学校、社会、乃至政府共同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虽然中职学生厌学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克服中职学生厌学现象,单凭某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但作为中职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班主任,则在破解中职学生厌学问题中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生 厌学  班主任 管理
  目前,中职学生厌学现象极为普遍,而厌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中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这不仅严重制约着中职学生的个人发展,更导致了大批社会劳动者职业技能低下,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所以中职学生厌学问题,已经成为家长、学校、社会乃至政府共同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笔者在中职学校从教多年,深知目前中职学生厌学原因是多方面的,逐步消除中职学生厌学现象,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多方联动,齐抓共管,但是,作为中职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班主任,则在破解中职学生厌学问题中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班主任是中职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贴心人”
  班主任工作职责决定了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班主任相处的时间最多,可以说,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对于所带班级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成长背景、文化基础、有效激励模式,都会了然于胸。而且班主任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学习上的鼓励,无形中就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许多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与班主任建立起朋友式关系,学生有什么困惑和心里话,总愿意对班主任讲,而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非常有利于班主任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旦学生出现厌学苗头,唯有班主任能及时因势利导,将其消除于萌芽状态。这就决定了中职学校选好用好班主任成为破解学生厌学问题的关键。 
  2 班主任是职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司令官”
  中职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失去了家长的直接监管;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对学生也只能是宏观管理;而组织学生聆听英模事迹报告、无业青年在社会上处处碰壁遭白眼、没有固定经济收入饱受生活艰辛等社会教育,往往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国家政策层面,如资格准入、凡进必考等用人机制的改革等,固然有其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由于中职学生年龄偏小、自制力差等主观因素,往往会大大削弱其激励作用。显而易见,班主任的管理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管理工作的优劣决定着一个班级的学习风气、生活秩序、纪律状况、学习成绩乃至综合素养。学生厌学问题往往就是纪律松散、管理混乱、学风不正的产物。比如学生上课心不在焉、上网聊天、玩游戏、听音乐、看无关书籍、逃学逃课、自习时间吵吵嚷嚷等,这些现象既是学生厌学的表现,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动因,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其结果使学生学习成绩不断下滑。由于专业知识具有前后关联性,有时尽管遇到的专业课老师要求极其严格,学生也想认真听课,但由于之前的相关知识没有掌握,新知识便难以理解,听课像听天书一般,只能是眼睛茫然的盯着老师和黑板,心不在焉的应付,这样,不要说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就是专业课老师也感到极其的无奈。长此以往,学生的厌学情绪只能是越来越重。因此,唯有班主任从中职学生入校开始,就用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考勤制度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才能根除学生厌学现象滋生的土壤。 
  3 班主任是中职学生创业发展的“导航仪”
  中职学生所学专业,基本确定了中职学生的就业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学生成为中职生,是其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但他们进校伊始往往对所学专业一知半解,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及职业规划更是一片茫然,在此情况下,有的家长能给学生提出可行性指导意见,而有的家长因受自身条件制约只能由着学生,还有的家长甚至把孩子当包袱一样甩给学校,还直言不讳的说:“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就是为了避免过早进入社会,让学校先管着不要出事就行”。据调查,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这样的家庭教育理念其实是对孩子极度失望后的放弃,也是家庭教育失败的必然结果,这样的学生往往是在简单的指责声和否定声中一路走来,其内心是极其不自信的,对未来也没有什么想法,到学校就是来混日子的。不学无术,无所事事,必然会生出许多事端:早恋、网恋、酗酒、打架等恶性事件便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在他们身上。这类学生,往往就是班级管理的“重灾区”,而在此关键时刻,唯有班主任才能帮助其重拾自信,并结合目前中职生就业前景分析,对班级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宏观指导,针对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帮助其确定目标、树立信心,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向既定目标稳步前进。
  4 班主任是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神”
  中职学生入校时年纪大多十五、六岁,是身心快速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到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影响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成为厌学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比如学生往往会因为情绪不稳定导致学习成绩时好时坏,此时家长鞭长莫及,唯有班主任才能在与学生的频繁接触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苗头,及时加以疏导,在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坚强乐观、极极向上、勤奋好学的品格。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破解中职学生厌学问题中无疑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中职学校选好、用好班主任,就必然成为破解中职学生厌学问题的关键。但是,班主任在破解中职学生厌学问题上发挥的作用,既与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有关,还与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技巧密不可分,这就要求一方面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同时要求中职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严格有效的班主任工作评价、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发挥班主任在破解中职学生厌学问题中的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