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错题教学引起的反思
【作者】 杨喜梅
【机构】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从错误中反思、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一条重要教学策略,它体现的是现代教学观的转变,即从单纯地注重知识结果的获得转向强调教学过程的体现。错题教学反思也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关键词:错题 教学理念 反思
学习过程是一个由简到繁、不断深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由于其认知水平、知识结构、思维能力、思维方法的局限性,经常会在课堂学习中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成为原本预设好的教学的“绊脚石”。面对这一状况,有的教师会措手不及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有的教师则会因时间关系而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更有甚会挖苦讽刺学生的奇思异想。教师对待这些错误的处理方式并不明智,它扼杀了学生自主思维的火花,使学生难以触及问题的实质,最终将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学习由主动变为被动,大大浪费了由错误引发的课堂资源。
做错题在中小学及至高中学段都是常见的现象,从常规角度来看做错题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换一个角度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因为它不仅暴露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同时也是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平和、理智地看待学生的错题,充分利用错题这一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从反思的结果中再认知,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泰戈尔哲理诗中有:“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学习上,很多学生同样也会经历很多失败,但智者能巧妙利用失败从而孕育成功。在教学上,有许多教师也经历过失败,但仁者能巧妙利用失败从而孕育成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在学习上产生错误,但更重要的是要引起我们对学生所犯“错误”的反思,教师捕捉学生的错误,反思自己的教法教学理念,而使今后的教学更精彩,“错误”也因此而“美丽”。
一、强化反思意识
一个不懂得反思的教师,是一个不成熟的教师,是一个缺乏理智与创新发展的教师。教学反思来自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因此,教师要自觉增强教学反思的意识,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二、明确反思内容
教师应从哪里入手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教学效果的反思几个方面。
1.教学态度的反思
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测试还是作业,学生出现错题是很正常的事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教学当中,教师看到错题不能仅仅是用笔下一划,用“×”做标记,是粗心还是不理解,教师都没有认真了解和反思。对于出现的错题,教师往往是告诉学生改错,从来不分析错误原因,给学生造成了抄袭作业的习惯,导致学生的作业正确率很高,考试的错题却是层出不穷。教师一定要正确对待错题,其实有错误说明学生学的知识不牢固,不扎实。有错误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要将错题变成另一种教学资源,不能回避甚至厌恶它。所有的问题产生都值得我们教师进行深刻的反思,反思我们的教学工作,从反思中总结经验,为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实实在在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2.教学理念的反思。首先,教师要敢于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如,“讲评到位了吗?”“学生能听懂吗?”“需不需要换个角度来讲?”等。其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平时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贯穿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内化为教学行为。再次,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新思想,积极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通过不断实践,思考和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3.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师应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要对教学观念、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媒体等方面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反思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如教学中教师控制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符合主体性原则等;二是对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总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如“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好,可以怎样改进?”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等。
4.教学效果的反思。“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也有遗憾之处,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因此,教师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如“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该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等。同时,教师要学会用遗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这样,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教师的教学实践会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错题 教学理念 反思
学习过程是一个由简到繁、不断深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由于其认知水平、知识结构、思维能力、思维方法的局限性,经常会在课堂学习中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成为原本预设好的教学的“绊脚石”。面对这一状况,有的教师会措手不及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有的教师则会因时间关系而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更有甚会挖苦讽刺学生的奇思异想。教师对待这些错误的处理方式并不明智,它扼杀了学生自主思维的火花,使学生难以触及问题的实质,最终将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学习由主动变为被动,大大浪费了由错误引发的课堂资源。
做错题在中小学及至高中学段都是常见的现象,从常规角度来看做错题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换一个角度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因为它不仅暴露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同时也是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平和、理智地看待学生的错题,充分利用错题这一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从反思的结果中再认知,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泰戈尔哲理诗中有:“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学习上,很多学生同样也会经历很多失败,但智者能巧妙利用失败从而孕育成功。在教学上,有许多教师也经历过失败,但仁者能巧妙利用失败从而孕育成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在学习上产生错误,但更重要的是要引起我们对学生所犯“错误”的反思,教师捕捉学生的错误,反思自己的教法教学理念,而使今后的教学更精彩,“错误”也因此而“美丽”。
一、强化反思意识
一个不懂得反思的教师,是一个不成熟的教师,是一个缺乏理智与创新发展的教师。教学反思来自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因此,教师要自觉增强教学反思的意识,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二、明确反思内容
教师应从哪里入手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教学效果的反思几个方面。
1.教学态度的反思
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测试还是作业,学生出现错题是很正常的事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教学当中,教师看到错题不能仅仅是用笔下一划,用“×”做标记,是粗心还是不理解,教师都没有认真了解和反思。对于出现的错题,教师往往是告诉学生改错,从来不分析错误原因,给学生造成了抄袭作业的习惯,导致学生的作业正确率很高,考试的错题却是层出不穷。教师一定要正确对待错题,其实有错误说明学生学的知识不牢固,不扎实。有错误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要将错题变成另一种教学资源,不能回避甚至厌恶它。所有的问题产生都值得我们教师进行深刻的反思,反思我们的教学工作,从反思中总结经验,为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实实在在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2.教学理念的反思。首先,教师要敢于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如,“讲评到位了吗?”“学生能听懂吗?”“需不需要换个角度来讲?”等。其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平时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贯穿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内化为教学行为。再次,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新思想,积极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通过不断实践,思考和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3.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师应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要对教学观念、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媒体等方面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反思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如教学中教师控制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符合主体性原则等;二是对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总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如“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好,可以怎样改进?”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等。
4.教学效果的反思。“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也有遗憾之处,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因此,教师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如“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该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等。同时,教师要学会用遗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这样,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教师的教学实践会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