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借鉴国外经验深化我国药学实验教学改革

【作者】 孙 莹 毛 煦 黄肖霄 曲远芳 杨建军 彭 缨

【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省沈阳市)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国外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特点,从药学教材的改革,实验教学体制的构建与优化,实验教学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和实验设备使用的开发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为深化我国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对增强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药学人才培养 药学实验教学 实验室建设 改革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承担着培养具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和实用型药学人才的重任。药学专业更需要大量的实践基础。在高等教育教学国际化发展的形势下,我国药学实验教学想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1],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服务,必须积极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吸收有益的实验教学经验[2],全面深化我国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改革必须从各所高校本身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有力有效地推动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胆地探索科学可行的药学教学模式,为我国药学教育改革和药学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参考与思路。
  1 国外高等药学教育教材结构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药学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材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美国药学课程的教学课时普遍比中国少,但是内容却很深入。它将药物作用的机制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具有相同作用的药物进行系统比较。英国的教材则在编排上大量使用图文和表格,既突出重点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3]。而日本教材的一大特点是举例丰富,结合实际的问题相对较多,更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比较而言,我国药学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广度,例如:药物分析专业的教学内容除了包含药物分析,色谱分析,有机光谱解析,体内药物分析和分析化学实验等大量专业必修课之外,同时还设有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如药理,药物化学以及药物制剂等。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联系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药学的理论基础知识。但是,我国药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不足。一方面,我国的药学教材只有广度,在深度上却远远不及欧美等国家。比如,有机化学作为药学高校的必修课程,是掌握药物作用机理进行药物结构优化的基础学科。所以,为了深入了解有机化学的理论和原理,物理有机化学课程的开设十分必要。物理有机化学更加详细地讨论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有机化学基础理论,运用物理化学的原理解决药物代谢和药物研发中的相关问题。因此,将物理有机化学列为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我国大学大部分教材知识陈旧,板式和风格也相对落后,更新速度较慢,没有及时引进最新的科研成果。我们应该及时删减教材中比较落后的内容,将时代发展最前端的比较成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编入教材[1],以便更好地为专业发展服务。我们可以通过借鉴欧美和日本教材内容的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完善和提高我国的药学教学改革。
  2 加强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2.1 安排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美英药学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化,主要培养生产和科研型人才,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目标[4]。在日本,强调药学科学和技术并重[5]。而我国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药学理论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来的药学人才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构建和优化药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十分必要。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6]。化学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它以理论知识为指导,通过实验加以巩固和掌握。但目前高等院校药学专业的化学教学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课程较少,实践教学已跟不上形势的发展[7]。并且基础化学实验内容依然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很难接触到当前药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以及现代创新性的实验技术手段,无法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实验教学课程体系需要改革。
  2.2 我国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目标和方向
  在借鉴国外药学实验课程的基础上,改革一方面在保留必要的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现代实验技术与方法、综合性实验和自主设计性试验。既能激发学生对药学实验和先进科学技术与方法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药学问题的能力,可使学生毕业后在任何领域都能具有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技能、态度和习惯[8]。另一方面,吸取国外大部分国家及地区对药学教育实践安排的经验,突出实践的针对性,使实践安排领域与就业方向相一致,使实践更好地为就业服务[2]。目前,我国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对于实验仪器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等了解不够。此外,大学生专业实习课时安排较少,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对实验技能熟练地掌握。因此,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和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是提高药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3 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实验队伍的素质是决定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和适当的培养,提高实验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是稳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7]。要提高药学教学水平,首先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事业心强、业务精、能熟练掌握现代实验技术的实验队伍[9]。这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是搞好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基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为适应时代需求,努力建设一支创新型的实验教学团队必不可少。实验教学人员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参与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并参与新教材的编写,将创新意识融入到综合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以促进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10]。鼓励教学人员在职进修和实验技术深造,开展多形式的学术交流会。将科研领域最先进的实验技术方法教授给学生。与此同时,任课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观点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
  4 实验设备使用的开发与创新
  先进的实验设备与设施是创造性实验的基础。目前,国内部分药学高校实验环境简陋,实验设备陈旧,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实验情绪,降低了药学人才培养质量。所以,我们要紧跟国外先进药学实验室水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室设备的开发与创新。在实验室现有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实验方法理论和实验设备改造原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室的改造和实验设备的开发与创新,不仅能够改善实验设备的性能,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科研方法、科研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11],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实验技术、科研技能和相关药学知识。因此,实验设备使用的开发与创新不仅为学生将来进入企业或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丰富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具有深远的意义。
  5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对药学实验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不断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借鉴了国外药学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从药学教材的改革,实验教学体制的构建与优化,实验教学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和实验设备使用的开发与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对深化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室内涵建设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对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宗旨是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芳,李滨,宋瑛琳.国外高校实验教学经验及启示[J].实验室科学,2012,15(5):1-3.
  [2]吴晟,俞晨秀,张旭.各国及地区药学教育实践培养模式比较及启示[J].药学教育,2013,29(2):4-7.
  [3]徐晓媛,钟文英,尤启冬等.国内外药学专业教材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2):122-123.
  [4]庞挺,吴春福.美国药学人才培养现状与启示[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5):123-126.
  [5]林以宁,瞿融,马世平.日本药学教育改革现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43-45. 
  [6]肖蓉,李继良.加强高校实验队伍建设 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4):169-171.
  [7]马建军.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J].教法研究:2013,122-123.
  [8]张宝成,黄丽萍.问题解决策略在新课程体系下药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2):156-158.
  [9]厉爱皊.实验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23(12),86-88.
  [10]庄乾起,冯小龙,章望生.开发多课程综合实验设备加强创新能力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24(2):91-92.
  [11]秦春节,谢林君,郑劲松.引导学生改造实验室设备和开发实验项目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232-234.
  第一作者:姓名:孙莹,学历:沈阳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通讯作者:姓名:彭缨,职称:副教授.
  作者简介:孙莹,1992年9月3日生,女,满族,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人,沈阳药科大学硕士研究在读,中药分析专业。基金项目:1. 2015年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关于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双导师制的思考以沈阳药科大学为例“(编号:2015Y0415); 2.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资助,”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内涵建设“(编号:PJHYYB1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