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语言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史浩霖

【机构】 四川省阆中市望垭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体育教学的语言形式通常包括口语、肢体语言和哨音语言等。如何运用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的口语和独具特色的肢体语言、哨音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呢?
  一、语言要精准
  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利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技术要领,保证训练时间,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学中语言要体现"精",要求教师要抓住动作要领,准确地概括出技术要点,让学生好记、好掌握、好运用。例如,在教学"原地侧向掷垒球"时,我用口诀的形式将其动作要领概括为:蹬(蹬地)、转(转身)、挺(挺胸)、甩(鞭打出手)、拨(拨指),教学效果十分明显。教学中语言要体现"精",还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将学生难于理解的体育术语,转化为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形象生动的口语,让学生乐记乐学。例如,在教学"后滚翻"时,我把"团身紧,后倒快速及时……依次滚动"的技术要求转变成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团身如刺猬,后滚像皮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翻个不停……
  二、语言要具有赞赏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害怕、紧张、情绪低落等反应,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交富有激励性、表扬性的语言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克服困难,不怕失败,勇于实践。激励性语言通常有:"别怕,你能行!""再试一次,你会跳得更好!""再拼一次,相信自己!"等。表扬性的语言通常有:"很好,very good!""你真棒!""太让人高兴了,你成功了!"等等。在激励与表扬中,学生经受住了困难与挫折的考验,收获了快乐与成功。
  三、肢体语言要直到传递信息、让学生准确感知技术要
领的作用
  体育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是"手势"和"示范"两种肢体语言。在空旷的操场上,在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助威声、喝彩声中,借助"手势"这种肢体语言,释放信号,传递信息,进行情感交流,快捷而又方便,既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又丰富了教学形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常用的手势有:竖大拇指-表示赞扬或肯定;使用"V"字形手势-表示对胜利的祝愿;使用"OK"手势-表示许可、肯定;翘起食指放在嘴边-请安静;摇头耸肩-表示遗憾无奈……动作示范是体育课上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手段,教师的示范不仅要准确地表现教学内容,而且要给学生以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有利于让学生形成动作概念及动作表象。因此,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多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增强教学示范的准确性和艺术表现力,这样,学生才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模仿中走向成功。
  四、借助哨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哨子因为其声音独特、容易引人注意、使用方便等特性,成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使用最频繁的工具。为了避免几个班级在操场同时上课彼此之间相互干扰引起的混乱,教师根据学生特点事先设计好特殊的有声语言,在整队、集合、分散练习、暂停练习等环节使用中使用,会变得快速规范,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教学任务不同、内容不同、就选择不一样的哨声。比如:带领学生慢跑时,可采用节奏明快的哨音,指挥队伍脚步,控制速度;在教学新内容前做准备操时,可用短促、洪亮的哨音代替喊口令,边示范边打节奏;在进行拔河比赛时,可用有节奏的长哨音来为队伍加油,鼓舞士气……使用哨子还可以节省教师体力,减轻疲劳程度,让教师长时间保持兴奋状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高超过硬的体育教学技能,还要加强语言修养,将丰富多彩的口头语言、千姿百态的肢体语言、生动独特的哨声语言有机结合,让体育教学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