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班主任的几点感悟
【作者】 栾 永
【机构】 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是不会收获的。当然,想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是每个班主任的愿望,也是所有任课教师的愿望。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级织单位,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则是这个单位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提升学生素质、陶治学生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在学校里和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在学生面前自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教师要首先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教育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真正成为学生可模仿的对象和榜样。
二、建立班级制度。
我一直认为,一个班级应有健全的制度,这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当然,一套良好的班级制度最好是学生讨论的结果,便于他们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在建立各项制度的同时,我也建立了相应的奖励机制。在班级中设立了进步奖、优秀奖及监督台,每月评选一次。通过一次次班会的说教,让学生清楚自己和同学的差距是多少,老师可以给予小结和鼓励,以此来激励学生。
三、正班风,树威信。
良好的班级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班风。因此,在每学期开始,我就适时地召开家长会,学生、家长、班主任三者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使班级的班风积极向上,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教师的教育教学目的明确;家长的协助目的明确。在家长面前,全班同学便纷纷制定个人目标和阶段目标。大家齐心协力,刻苦学习,互帮互助,班上形成了一股浓郁的学习氛围。家长们看到这样的班集体,作为班主任的我自然而然就在家长们的心目有了一定的威信。
四、关爱学生。
关心学生不能仅仅在物质上给予帮助,而且还要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爱护,更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在实际的班级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学习差的、退步的学生,或者是家庭生活有困难的、或者是缺少父爱母爱的学生等等。我们常常用语言开导、鼓励、教育他们,不断与他们谈心,这样即掌握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又消除了他们的精神压力,还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在学习上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从谈话中关爱学生,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谈话要找准时机,要在适当的氛围中进行。当然,往往靠简单的口头说教很难打动孩子的心,这就需要我们要把自己“关爱学生”的观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我们不仅仅要在物质上予以扶持,更要在精神上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品格;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不能一味的指责或者一味的包容,而应该耐心的帮助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准目标,及时鼓励;对于缺“爱”家庭的孩子,教师要充分发扬“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同理心,呵护学生,引导他们养成阳光的心态,培养他们克服困难、自立自强的精神。
五、发扬民主精神,保持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小学班主任往往是学生的偶像,学生对班主任有着苛刻的要求与标准。因而,要真正让学生听从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作为班主任必须发扬民主精神,保持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向学生全面而深刻地展示自己,让学生佩服你,信赖你。在活动时,适当地投学生所好,与学生谈论他们感兴趣的人和事,与学生寻找共同语言。比如,有的同学喜欢打乒乓球,我就利用课外时间和学生们地起玩,在彼此的活动交往中加深理解与信任。充分发扬民主精神。我每月搞一次匿名摸底调查,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和班里面发生的事情的看法、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都写下来,然后经过认真仔细地整理,及时处理和纠正。并对好的建议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这样一来,在班上形成了一股“给老师投纸条”热,大都是些对班级管理中的意见以及对老师的一些看法,而且有的学生还能主动反映班级中的违纪事件。这些都给会给管理班级提供很大的帮助。
诚然,做为一名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不仅仅要上好自己所担任的课程,还要时刻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做学生的楷模,更要不断地付出爱心和耐心来缜密的处理繁杂的班级事务。当个小学班主任,累是累了点儿,但是每天都会感觉满满的充实,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就会有满满的成就感。我希望能吸取到更多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级织单位,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则是这个单位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提升学生素质、陶治学生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在学校里和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在学生面前自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教师要首先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教育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真正成为学生可模仿的对象和榜样。
二、建立班级制度。
我一直认为,一个班级应有健全的制度,这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当然,一套良好的班级制度最好是学生讨论的结果,便于他们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在建立各项制度的同时,我也建立了相应的奖励机制。在班级中设立了进步奖、优秀奖及监督台,每月评选一次。通过一次次班会的说教,让学生清楚自己和同学的差距是多少,老师可以给予小结和鼓励,以此来激励学生。
三、正班风,树威信。
良好的班级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班风。因此,在每学期开始,我就适时地召开家长会,学生、家长、班主任三者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使班级的班风积极向上,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教师的教育教学目的明确;家长的协助目的明确。在家长面前,全班同学便纷纷制定个人目标和阶段目标。大家齐心协力,刻苦学习,互帮互助,班上形成了一股浓郁的学习氛围。家长们看到这样的班集体,作为班主任的我自然而然就在家长们的心目有了一定的威信。
四、关爱学生。
关心学生不能仅仅在物质上给予帮助,而且还要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爱护,更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在实际的班级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学习差的、退步的学生,或者是家庭生活有困难的、或者是缺少父爱母爱的学生等等。我们常常用语言开导、鼓励、教育他们,不断与他们谈心,这样即掌握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又消除了他们的精神压力,还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在学习上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从谈话中关爱学生,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谈话要找准时机,要在适当的氛围中进行。当然,往往靠简单的口头说教很难打动孩子的心,这就需要我们要把自己“关爱学生”的观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我们不仅仅要在物质上予以扶持,更要在精神上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品格;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不能一味的指责或者一味的包容,而应该耐心的帮助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准目标,及时鼓励;对于缺“爱”家庭的孩子,教师要充分发扬“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同理心,呵护学生,引导他们养成阳光的心态,培养他们克服困难、自立自强的精神。
五、发扬民主精神,保持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小学班主任往往是学生的偶像,学生对班主任有着苛刻的要求与标准。因而,要真正让学生听从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作为班主任必须发扬民主精神,保持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向学生全面而深刻地展示自己,让学生佩服你,信赖你。在活动时,适当地投学生所好,与学生谈论他们感兴趣的人和事,与学生寻找共同语言。比如,有的同学喜欢打乒乓球,我就利用课外时间和学生们地起玩,在彼此的活动交往中加深理解与信任。充分发扬民主精神。我每月搞一次匿名摸底调查,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和班里面发生的事情的看法、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都写下来,然后经过认真仔细地整理,及时处理和纠正。并对好的建议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这样一来,在班上形成了一股“给老师投纸条”热,大都是些对班级管理中的意见以及对老师的一些看法,而且有的学生还能主动反映班级中的违纪事件。这些都给会给管理班级提供很大的帮助。
诚然,做为一名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不仅仅要上好自己所担任的课程,还要时刻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做学生的楷模,更要不断地付出爱心和耐心来缜密的处理繁杂的班级事务。当个小学班主任,累是累了点儿,但是每天都会感觉满满的充实,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就会有满满的成就感。我希望能吸取到更多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