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的焦虑

【作者】 耿亚娟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街办工业园区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孩子上刚幼儿园,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完全陌生的人,幼儿一般都会有哭闹和不情愿的情况发生。这是因为孩子从小在家长身边长大,突然要离开家长到陌生的环境当中去。幼儿能否尽快地适应将直接影响其社会化的进程和性格的发展。分离焦虑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如何有效地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让幼儿成功地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呢? 
  一、家长积极主动作好幼儿入园准备。
  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应该明白,幼儿哭闹不愿上幼儿园是正常的,因为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幼儿总会有情绪要发泄,家长要有心理准备,更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不把他送到幼儿园这样只会让孩子一次比一次哭得更厉害,就更难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如,李嘉恒刚入园前两天还好,从第三天开始就大哭起来,不愿意去幼儿园了,每次都要搂着妈妈的脖子或拽住妈妈的衣服不肯撒手,哭的别提多伤心了。妈妈心也酸酸的,走出幼儿园,妈妈心情不能平静,总是放心不下,有又蹑手蹑脚返回幼儿园想看看孩子。孩子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一看到妈妈的身影又拼命地哭起来,使老师很为难,像这样的家长不是一两个。
  为了让孩子上幼儿园,有些家长用哄骗的方法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结果说话不算数,影响幼儿对您的信任,家长应该告诉孩子:每天爸爸妈妈上班,你上幼儿园,下班后,我们到幼儿园来接你,星期天我们在家一起休息。时间长了,形成规律,幼儿也习惯了。
  可以萌发幼儿对入园的向往之情,幼儿入园前,家长可经常和幼儿说说幼儿园的事,平时与幼儿的交谈中,渗透一些对幼儿园充满向往的话题。诸如:“幼儿园好玩的玩具真多。 ”“宝宝长大了,可以去幼儿园学本领了。”切忌用幼儿园和老师来吓唬幼儿。
  幼儿能在入园前习惯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具有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效果会更好。如:学会独立吃饭、学会简单穿脱衣裤、基本自理大小便等。幼儿学会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增强自信心,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中的集体生活,大大减轻入园分离焦虑。 
  二、教师应充满爱心,帮助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情绪具有易受感染和相互影响、不稳定、容易外露等特点。做为在这一环境氛围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言谈举止要更多的体现母爱的温柔、亲切、耐心,使幼儿尽快亲近老师,缓解幼儿分离焦虑。创设人文环境,建立归属感 和浓厚的人文环境,教师亲切友善的妈妈般的关爱是对幼儿的一种接纳,也是建立彼此信任、适应陌生环境的基础。
  物质外加精神,共同奖励会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感情,当幼儿入园后,教师可以延续一段时间天天送奖励“红五星”或“小红花”。还应以肯定的语气赞扬幼儿,如:“今天你来幼儿园真好!”“今天你一点也没哭!”等。让孩子每天都有惊喜,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小名直至学名,逐渐过渡称呼幼儿的小名,使他们感到像在家一般温暖。原来陌生的环境、老师、同伴变得亲切了,自然了,更易让人接近了。随着相互间距离的贴近,感情的增进,幼儿也逐渐消除了紧张恐惧的心理。而幼儿对老师的称呼既可以是妈妈,也可以是老师,这样彼此间便自然形成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幼儿逐渐产生了接纳、喜欢老师的情感。随着这种感情的逐渐深厚,教师尝试称呼幼儿学名,让幼儿感受自己在成长!
  年龄小的幼儿希望得到成人更多的肯定关爱,教师应多看到幼儿的点滴进步。除了对每个幼儿多用鼓励、赞扬的语言刺激外,教师还应多抱抱、亲亲、摸摸幼儿,抚摸他们的身体。通过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与爱抚,让幼儿感到教师像妈妈般的关怀,让幼儿逐渐将对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
  幼儿在生活方面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是因为现代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过惯了众星捧月的日子,尤其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的孩子更是如此。老人们对孩子疼爱有加、育儿观念陈旧、重养轻教,生活上都由大人包办,造成孩子在生活上不能自理,偏食、挑食情况严重,作息时间相当混乱,形成了任性、专横的性格等。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他们要学会遵守相应的规则,开始学习独立生活,因此就会遇到生活上的一系列问题,如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穿衣入厕、不会与同伴分享玩具等,面对这些方面的压力和不适应,幼儿只能采用一些消极的办法来发泄情绪。教师应让幼儿尽快熟悉常规,并掌握其技能,减少说教,我们创设了激发幼儿自己动手穿衣、入厕、进餐的图示环境,将这些环节画成形象有序的分步图,将常规要求物化到具体的图示中,用图示提醒幼儿,指点幼儿,幼儿轻松地看图有序学做自己的事。同时,空间的围堵摆设要有效地控制幼儿不乱跑,以免发生危险将常规要求渗透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以促进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家园携手,家长、教师相互配合幼儿入园后,多沟通,多配合。对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缓解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信在家长、教师、家园携手共同努力之下,每一个幼儿都一定能尽快摆脱入园分离焦虑,更快地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建立起最初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其今后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