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错因探源之研究
【作者】 闫永祥
【机构】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有人说过:“教学,就是出错的地方”。探源学生解题的错因,这是提高学生训练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更是突出有效教学的一种教学对策。重视错因探源促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强化学生对该学科的情感价值现,落实三维目标,甚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错误资源 知识结构 教学对策
学生的许多错误是有价值的,失败乃成功之母,学习就是在不断出现错误、不断纠正错误中前进的。教师应该宽容学生出错,理性地看待学生的“错误”,恰当地处理好“错误”资源,变废为宝,使得“纠错”增值,这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捕捉错题及?收集归累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和解题的习惯都是通过解题表现出来的。善于利用错题,教学才能有的放矢。那么怎样才能捕捉错题来探源错因呢?
(一)收集错题,整理归类
学生错题的收集,是一个经常性、系统性地工作,收集的错题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标准,否则无法正确地总结出同类错误的原因。要达到一定数量的要求,应注意平时零碎收集和网络集中收集。平时在课堂内外注意记录学生作业、考试和回答问题时的各类错误;工作之余集中收集报刊杂志和网络上的学生解题典型错误。将各方面积累的学生解题错误整理归类,形成可以随时调用的错题库。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分析探究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挑选出其中有教学价值的错误,及时修正教学过程,及时调整教案、学案,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知识诱发,发现错题
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的解题错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有时我们要有意识的利用学生所学知识,诱发错误出现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想说、敢说,鼓励学生说出这样做题的理由,从而暴露出错误想法和理解上的偏差。
二、错因探源及教学对策
基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自己认真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与同组其它教师进行广泛讨论交流,并多次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感知缺乏整体性、注意缺乏全面性、记忆缺乏持久性、思想缺乏深刻性。另外,教师方面有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讲授缺乏严密性、提示缺乏指导性、作业布置缺乏针对性。通过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其相应的策略如下:
(一)教给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大脑中的知识,按自己的认知水平组合成的知识结构。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将有逻辑意义的新材料纳入原有的知识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新旧观念经过相互作用,新材料获得心理意义,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过程。
组织好教学内容是形成良好教学认知结构的前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教材结构转化而来的,它决定于教材的实质内容和组织特点。因此,首先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组织。
重视较高层次的概念和规则的教学内容的组织。知识的概括性越高,包容性越大,越有可能产生正迁移。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把基本概念、原理、规则放在教学内容的中心位置。
按合理的教学次序组织教学内容。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温故知新。学生在学习中,后继学习大多是先前学习的继续,因此组织好旧知识的复习与巩固,特别是突出复习与新知有共同因素的有关概念,将为新知的学习提供了同化的固定点,从而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二是从一般到个别。从一般到个别地认识事物是学生的认知顺序特点,从已知的较一般的整体中分化细节,要比从已知的细节中概括整体容易。
(二)教给学生有效的解题方法策略?。教学实践表明,中等生与优等生在解题能力上的差异,最主要的并不是基本知识(陈述性知识)的差异,而是解题的思维策略的差异。?解题的教学策略,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那基本上是依靠学生在解题实践中自然生成的,学生解题策略的获得常常是盲目的,或走了许多弯路才最终领悟的。这种掌握解题策略的进程十分曲折而缓慢,往往事倍功半。因此,在习题教学中,应当注意将解数学理问题有效的思维策略提炼出来,有意识地、外显地、明确地教给学生,并适时帮助学生对解题思维过程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在解题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实践也表明,为学生提供帮助并概括出解题策略比他们自然生成的策略效果要好些。
对于各种解题策略,应当向学生点明它的使用条件等。在进行解题策略的教学时,还应注意:①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积累;先教基础的、应用范围较广的,后教特殊的,应用范围较窄的。②要针对各种解题策略选择较多的恰当事例说明其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对所学的解题策略形成概括化的认识。③策略的训练不宜密集进行,不能在短时间内将过多的策略传授给学生,要给学生足够的消化理解的时间.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习惯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省时,二省力,三减少错误。良好解题习惯的养成,不仅在于平时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适时进行常规化训练和规范化训练,从而形成学生认真审题、细心做题、及时检查的良好习惯。
总之,错因探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错因探源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其研究学生,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反思、预设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有力工具。
关键词:错误资源 知识结构 教学对策
学生的许多错误是有价值的,失败乃成功之母,学习就是在不断出现错误、不断纠正错误中前进的。教师应该宽容学生出错,理性地看待学生的“错误”,恰当地处理好“错误”资源,变废为宝,使得“纠错”增值,这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捕捉错题及?收集归累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和解题的习惯都是通过解题表现出来的。善于利用错题,教学才能有的放矢。那么怎样才能捕捉错题来探源错因呢?
(一)收集错题,整理归类
学生错题的收集,是一个经常性、系统性地工作,收集的错题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标准,否则无法正确地总结出同类错误的原因。要达到一定数量的要求,应注意平时零碎收集和网络集中收集。平时在课堂内外注意记录学生作业、考试和回答问题时的各类错误;工作之余集中收集报刊杂志和网络上的学生解题典型错误。将各方面积累的学生解题错误整理归类,形成可以随时调用的错题库。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分析探究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挑选出其中有教学价值的错误,及时修正教学过程,及时调整教案、学案,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知识诱发,发现错题
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的解题错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有时我们要有意识的利用学生所学知识,诱发错误出现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想说、敢说,鼓励学生说出这样做题的理由,从而暴露出错误想法和理解上的偏差。
二、错因探源及教学对策
基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自己认真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与同组其它教师进行广泛讨论交流,并多次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感知缺乏整体性、注意缺乏全面性、记忆缺乏持久性、思想缺乏深刻性。另外,教师方面有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讲授缺乏严密性、提示缺乏指导性、作业布置缺乏针对性。通过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其相应的策略如下:
(一)教给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大脑中的知识,按自己的认知水平组合成的知识结构。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将有逻辑意义的新材料纳入原有的知识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新旧观念经过相互作用,新材料获得心理意义,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过程。
组织好教学内容是形成良好教学认知结构的前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教材结构转化而来的,它决定于教材的实质内容和组织特点。因此,首先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组织。
重视较高层次的概念和规则的教学内容的组织。知识的概括性越高,包容性越大,越有可能产生正迁移。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把基本概念、原理、规则放在教学内容的中心位置。
按合理的教学次序组织教学内容。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温故知新。学生在学习中,后继学习大多是先前学习的继续,因此组织好旧知识的复习与巩固,特别是突出复习与新知有共同因素的有关概念,将为新知的学习提供了同化的固定点,从而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二是从一般到个别。从一般到个别地认识事物是学生的认知顺序特点,从已知的较一般的整体中分化细节,要比从已知的细节中概括整体容易。
(二)教给学生有效的解题方法策略?。教学实践表明,中等生与优等生在解题能力上的差异,最主要的并不是基本知识(陈述性知识)的差异,而是解题的思维策略的差异。?解题的教学策略,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那基本上是依靠学生在解题实践中自然生成的,学生解题策略的获得常常是盲目的,或走了许多弯路才最终领悟的。这种掌握解题策略的进程十分曲折而缓慢,往往事倍功半。因此,在习题教学中,应当注意将解数学理问题有效的思维策略提炼出来,有意识地、外显地、明确地教给学生,并适时帮助学生对解题思维过程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在解题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实践也表明,为学生提供帮助并概括出解题策略比他们自然生成的策略效果要好些。
对于各种解题策略,应当向学生点明它的使用条件等。在进行解题策略的教学时,还应注意:①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积累;先教基础的、应用范围较广的,后教特殊的,应用范围较窄的。②要针对各种解题策略选择较多的恰当事例说明其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对所学的解题策略形成概括化的认识。③策略的训练不宜密集进行,不能在短时间内将过多的策略传授给学生,要给学生足够的消化理解的时间.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习惯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省时,二省力,三减少错误。良好解题习惯的养成,不仅在于平时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适时进行常规化训练和规范化训练,从而形成学生认真审题、细心做题、及时检查的良好习惯。
总之,错因探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错因探源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其研究学生,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反思、预设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