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网络与家庭教育之我见

【作者】 刘淑宁

【机构】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金岭镇中村完全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 家庭教育 影响青少年 变革与创新 教育思路
  一、网络时代对青少年的影响。
  1、网络对孩子的正面效应。
  (1)对孩子们观念系统的积极影响。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是:快捷、方便、双向、开放。网络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开放程度高,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也是网络时代的精神之集中体现。它的这些特点有利于培养上网的青少年的现代观念,如学习观念,全球意识,效率观念,平权意识等。在网络时代,人们的学习已经不可能是一种一劳永逸的事情了,要想使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自己须得不断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念和学习新的技术。
  (2)网络的平等性为孩子们创造出自我实现的新空间平等性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虚拟条件下青少年网民的交往角色是虚拟的。首先不存在上下级,长晚辈那样的垂直型关系,交往变得更加平面化,属典型的横式交往。它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同学、同事等种种横式的交往圈子的局限,使大家变得更加自由、平等,网上认识的朋友都称为“网友”。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
  2、网络对孩子们的负面效应。
  科学技术象一把双刃剑,既有益于人类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便利的一面,也有给人类带来伦理道德上的困惑,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新生儿也毫无例外,也具有双面性特征。
  (1)恋网上瘾或过度沉溺于网上交往危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电脑空间到处都是新鲜事物,而且在不断增加。因此,对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儿童、青少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
  (2)网络信息垃圾会弱化孩子们的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学术信息、求购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混在一起,使网络成了信息的万花筒。一些自控力较弱的儿童、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心理或冲动去寻找色情、暴力信息。
  二、网络对传统家庭教育的主要冲击。 
  网络时代是未成年学生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呈现出了新特点,他们具有年轻人求新求异的特点,对网络技术,他们没有成年人那样怀疑、观望甚至排斥的态度,年轻人永远是网络技术的拥护者、推动者、受益者。由于年轻人和父母在对网络技术的接纳上存在态度和行为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传统家庭教育出现了发展中的断裂,表现为家庭教育陷于茫然、被动、无力、苍白的状态。具体的讲,网络对传统教育的冲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的知识权威性受到了网络的空前挑战。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格局中,家长作为家庭的长者,他的知识、经验本身就是一本沉甸甸的教科书,家长是孩子的百科全书,在纸质媒体时代,孩子有什么知识方面的问题,基本可以从父母或长辈那里得到答案。但在网络媒体时代,这一切都被颠覆了,孩子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寻求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学习,选择学习。“问父母不如上网”,这已成为子女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学生们把电脑称为“放在家里的图书馆”。
  2、家长向子女传递信息的过滤性与网络复杂性的矛盾。
  一般来说,家长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或知识是经过过滤的,尤其是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副作用或危害的信息,家长是不会给子女传播的,父母在家庭起着一道“防火墙”或“隔离墙”的作用。但在网络时代,家长的“防火墙、隔离墙”已形同虚设,孩子上网,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网络技术尚不能完全做到对黄色网站或色情信息的屏蔽,另外,网上一些对未成年学生有诱导误导的不良信息,也容易扭曲未成年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改变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
  三、网络时代与家庭教育的变革与创新。 
  家庭教育是具体的过程性的概念,不同时代的家庭教育有不同时代的社会内涵。家庭教育要不断地吸收社会先进的文化科技成果,才能彰显它的生命力。网络时代,家庭教育需要做出那些变革与创新呢? 
  1、改变对互联网的偏见。
  科学技术是推进社会变革包括观念变革的巨大推进力量,从科学技术发展史来看,尤其是直接影响到人们社会生活的科学技术在其推广的初始时期,人们都有一个适应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当前,家长对网络的偏见主要为:“上网对孩子有害”。“上网弊大于利”。产生这种原因主要来源于对网吧的扩散联想。不消除对网络的偏见,就可能被网络这种新科技成果拒之门外,落后于科技的发展。
  2、要消除两代人在网络时代的“代沟”。
  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家长和子女在对网络的认识上存在明显代沟,绝大多数孩子认为上网“利大于弊”,而家长认为“弊大于利”的人数较孩子为多。究其原因,除了前面说过的原因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家长和孩子在网络知识掌握上总体存在差距,孩子的网络知识多于家长,他们上网从中获益多多,而家长这个群体不像在校孩子系统地经过网络基础知识的培训,他们有不少是“网盲”,或者说是现代高科技文盲。消除两代人对网络态度的代沟,是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消除的有效办法是家长要敢于上网,善于上网,并能遵守网络道德,这样,他们就会和子女在网络问题上有共同的语言,沟通和交流就顺畅得多。
  四、网络时代与家庭教育的新思路。   (下转第25页)
(上接第90页)
  1、网络时代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指导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网络时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对传统的家庭教育进行改革。社会多元化趋势使孩子们成长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面对网络带给孩子们的正负效应,我们必须提高孩子们对社会环境的积极适应力和自我强化的成长力。对社会环境的积极适应力可以使他们吸纳其成长环境中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基本规范,养成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自我强化的成长力是孩子们在社会化进程中确定自我成长的目标,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努力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是孩子们在儿童、青少年成长时期应培养的基本能力。缺乏前者,孩子们的社会化的任务难以形成;缺乏后者,他们难以成为社会事业的生力军,也难以接好父母这一辈交给他们的接力棒,这样,家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难以体现。
  2、网络时代与家庭教育需家长的转变观念。
  在网络时代,父母与孩子们面临的是同一崭新的世界,同一全新的知识体系。孩子们在学,父母们更要学,而且要有勇气和孩子们一起学,甚至向子女们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这种情形将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深刻的变化,它将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改变孩子的学习方法,改变家庭文化及国际关系等。当然,最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在孩子们面前,我们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权威。我们需要学习,需要和他们一起成长。
  在网络时代,由于电脑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家长们在孩子们面前不可能永远保持权威者的形象,因为互联网所营造的网络世界使他们的权威受到严峻的挑战。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使家长们能通过电脑互联网为孩子们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指导他们从电脑网络中利用各种资源,逐渐成为孩子们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督促者、辅导者甚至咨询者。
  总的来说,网络时代与家庭教育的变革和创新,需要家庭教育工作的牵头和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承担好家庭教育工作这一责任,就必须适应网络时代科技发展的需求和家长教育子女的需求,积极探索、提升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水平,提高网络信息时代家庭教育工作指导的新能力,使家庭教育工作在构建和谐家庭,在提升家长教育素质贮存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