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

【作者】 任文绮

【机构】 甘肃省临夏市八坊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自由表达意见”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新理念,也是我们每个老师追求的目标。可在教学中,这一点似乎被更多的老师所遗忘,究其原因,无非是班级人数多,无暇顾及等造成的。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就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形成评价主体参与,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一、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首先,让学生学会自己评价自己,使其正确对待自我。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监控自己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如果教师把学生作为被动的评价对象,就会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尤其是在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把更多的评价时间和发言的权利留给学生,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活动,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有一个人格发展的机会。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引导他们公平、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价。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中,当谈到自己对未来的打算时,同学们兴致很高,都跃跃欲试,我请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说,其中有个学生,她胆子很小,很怕羞,平时还有点自卑,但我知道,她的想象力特别丰富。于是,我请她描述出二十年后的自己。果然,她讲得精彩绝伦,虽然声音有点小。我带头给她鼓掌,教室里跟着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我对她说:“你觉得你说得怎么样?”她兴奋地说:“我觉得我说得很好。”这时,她早已把自己的缺陷忘在脑后了。后来,只要我提问,她就积极举手。我欣喜地看到,她已经慢慢学会了自我评价,体验到了成功,并学会了自我欣赏,敢于正确对待自我。
  其次,鼓励同学评价同学,使其学会相互欣赏。以往,课堂评价只注重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在新课程、新理念下,课堂评价中融入了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开始,我发现同学们在评价对方时,老是挑毛病,找缺点,使被评价的学生很没面子,回答问题、动脑思考的积极性也降低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适时抓往时机,对大家说:“这位同学能发现其他同学的优点去鼓励他,帮助他树立自信,我们平时去注意发现别人的优点了吗?”很多同学听了低下了头。渐渐地同学之间的评价变了。比如,在听了别人朗读课文后会说:“我觉得你的声音虽然小了点,但读得很有感情。”或者说:“虽然你读错了一句话,可是你的声音很响亮,你可以再试着读一遍。”再比如,听了别人回答完问题后,会评价说:“你回答得很好,我可以给你再补充一点吗?”
  二、注重评价语言的准确性
  小学生的年龄和知识两大特点,要求评价要顺应学生的特点,突出激励性,即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满足其心理需求。同时,在肯定成绩和进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坚定信心,不怕困难,改正不足,再接再厉。突出激励性的另一要求是,要激励学生不断向新的高度进击,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争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因此,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准确地评价。
  首先,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评价语言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醒与纠正。“说得对”,“说得生动、形象”等评语,其内涵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它们各该用在什么时机,什么场合,都有一定的讲究。注意了这个“讲究”,就会使评价正确、准确,就会使是非清楚,对错分明,就会使评价具有实在意义。
  其次,评价语言要机智巧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机智巧妙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使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就可避免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班上有个小女孩,长得十分可爱,讨人喜欢,上语文课时,她总把手举得高高的,可是每次叫她朗读课文时,她总有回读的习惯。我鼓励她:“你读得真有感情,如果即使是读错了也不要回读就更好了。”慢慢地,她读课文开始流畅了,读一段课文起先是回读好多次,后来是两三次。看到她的进步,我在课堂上大大地表扬了她的勇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她终于改掉了回读的习惯。现在我指名读课文,她总是笑眯眯地举起她的小手……
  三、注重评价形式的新颖性
  往往,教师一个赏识的眼神,鼓励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亲切的手势,恰似一场春雨,滋润着孩子们求知的心灵,能给孩子们带来无比的欢乐和喜悦,让孩子们敞开思维的大门,插上想象的翅膀。因此,评价不能光停留在教师的语言上,形式也要新颖,首先是评价的着眼点要新。评价说话不光要评价内容、形式,还要评价说话的语气、语调、停顿等说话技巧和说话习惯方面的情况,而且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价点和着眼点。评价找准着眼点,尽量做到以点带面。要以评价全体学生的“共性”为主,促进“个性”转化。其次是评价的方法要新。类比、例证、假设、推想、将错就错等方法,都可以引入说话的评价之中。尤其是对“学困生”的评价要善于捕捉闪光点。态度要中肯,对他们的书面评语,作业评语,口头评语者则应以鼓励为主,评价时适当地给予优等评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合理的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热情,也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也让每个学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的体现,每个学生才能成为语文课堂舞台上最好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