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如何创建健康的园所文化环境
【作者】 王素兰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东川中心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资源,要想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关键是要给予幼儿一个和谐、文明、温暖并充满爱的环境,特别要给孩子创建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环境,让幼儿在这个环境中,学会规则,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文明礼仪,学会感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农村幼儿园存在着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备差,体育活动设施少的缺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幼儿园幼儿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因此,农村幼儿园要发挥农村优势,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开发民间教育素材,丰富农村幼儿园幼儿活动内容,创造性的组织和开展幼儿园幼儿活动,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一个好的环境,为教师提供了向幼儿传述教育意图的途径,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也给家长一个了解孩子发展的窗口。因此,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精心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环境,引发、支持幼儿与其积极作用。
一、保护幼儿的天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户外环境。
幼儿园应是孩子的家园、乐园、花园,在物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我们从孩子的观察视角入手,为幼儿创设处处皆精品、充满童趣、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幼儿与自然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对自然的东西深感兴趣。
1、种植农作物。农作物知识是农村幼儿园科学活动内容之一。我们尽量种一些具有季节特色的农作物,太阳花、辣椒等。它们不仅使幼儿认识了节令;同时,幼儿通过播种——施肥——除草——捉虫——浇水——收获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充分享受劳动的快乐,开阔了视野,也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
2、种植花卉。我们利用操场南面的空地,选取容易栽培、色彩鲜艳的花卉进行培植。如季节特征较明显的迎春花、牵牛花、菊花等;形态较明显的茉莉花、鸡冠花;还有色彩鲜艳的大丽菊等。
3、开辟菜园。我们为中大班幼儿开辟了大小不同的两块菜地。幼儿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果实大、生长期短、适合幼儿种植的蔬菜瓜果种植。如春天菠菜、茄子,秋天种萝卜、白菜、等,教师经常组织值日生,给蔬菜浇水并记录。
4、建立水池、沙池和土地。沙、土、水是天然的自然材料,也是幼儿特喜欢的游戏材料。我们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在水池内放有铁片、乒乓球、海绵、玻璃球、石子、木头、纸船等,让幼儿玩沉浮游戏,他们在操作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幼儿可以用沙池里的沙和土玩建构游戏,从而了解了沙土的特性,掌握搭桥、挖土等技巧。
二、开展各式各样的区角活动。
1、自然区:农村幼儿园设置自然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室的一角、窗台或廊沿上放置一些小动物、植物,供幼儿学习、探索,让幼儿喜欢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看到蝌蚪怎样变成青蛙,小鱼怎样游泳、呼吸,螃蟹怎样行走,种子怎样出土、发芽,知道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和阳光。捉些蝴蝶、蜻蜓扎在泡沫板上制成动物标本,采集各种树叶、种子制成植物标本供幼儿展览,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发现,开阔了视野,懂得了节约,并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
2、数学区: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概括性强的特点,因此,利用数学区角辅助幼儿学习数学,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非常重要。农村丰富的自然物与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为幼儿操作学习提供了廉价的教具学具。例如小班幼儿可利用实物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按种类、大小、颜色分类、认识1和许多;中班幼儿可进行数数、一一对应、排序、分类练习;大班幼儿可进行数的组成、加减运算、逢双数、逢五数的练习。还可以利用石子、果核、松球进行大小、颜色分类,用废旧毛线进行自然测量,用火柴棒进行拼图,在串珠、串纽扣活动中进行数数……幼儿在游戏操作过程中,既能通过观察、分析、比较逐渐对数学方面有所了解,同时又发展了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创造性。
3、美工区:农村用来做美工的材料可谓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如:玉米缨、小麦杆、花生皮、狗尾草、树叶、果壳、石子、豆类等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手工材料,通过观察引导幼儿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例如:用高粱杆制作的眼镜、用地瓜叶柄制作的耳坠、手链,用麦杆编制的戒指、烟袋,用狗尾草编成的小兔、小狗,用树叶、种子粘贴各种小动物等等,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蕴涵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孩子们的一切绘画活动都可以在这些废物中得到体现,幼儿在操作中学会了剪、团、粘、贴、撕、画等技能,锻炼了孩子手指的灵活性,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其中生动美观的主题墙饰,即能够给幼儿有关色彩、构图等因素的审美体验,又能延伸小朋友对于各种知识技能的兴趣,还能在情感上带给他们愉悦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主题墙饰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
为幼儿创设丰富而有意义的环境,不仅要将互动性环境的创设思想体现在班级环境中,也要将这种做法渗透到楼道环境里。幼儿园楼道是幼儿和家长时常经过的地方,不仅蕴含着许多教育契机,也是幼儿、家长共享信息的天地。于是,我们结合现有条件,让每层楼道都有自己的主题,如:一楼主题是“我爱幼儿园”二楼主题是“我爱家乡”三楼主题是“我爱祖国”整个楼道成了展现孩子才艺的长廊。
农村自然资源与民间教育素材还有许许多多,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弥补农村幼儿的不足,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给农村孩子带来无限快乐、情趣。
一个好的环境,为教师提供了向幼儿传述教育意图的途径,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也给家长一个了解孩子发展的窗口。因此,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精心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环境,引发、支持幼儿与其积极作用。
一、保护幼儿的天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户外环境。
幼儿园应是孩子的家园、乐园、花园,在物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我们从孩子的观察视角入手,为幼儿创设处处皆精品、充满童趣、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幼儿与自然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对自然的东西深感兴趣。
1、种植农作物。农作物知识是农村幼儿园科学活动内容之一。我们尽量种一些具有季节特色的农作物,太阳花、辣椒等。它们不仅使幼儿认识了节令;同时,幼儿通过播种——施肥——除草——捉虫——浇水——收获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充分享受劳动的快乐,开阔了视野,也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
2、种植花卉。我们利用操场南面的空地,选取容易栽培、色彩鲜艳的花卉进行培植。如季节特征较明显的迎春花、牵牛花、菊花等;形态较明显的茉莉花、鸡冠花;还有色彩鲜艳的大丽菊等。
3、开辟菜园。我们为中大班幼儿开辟了大小不同的两块菜地。幼儿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果实大、生长期短、适合幼儿种植的蔬菜瓜果种植。如春天菠菜、茄子,秋天种萝卜、白菜、等,教师经常组织值日生,给蔬菜浇水并记录。
4、建立水池、沙池和土地。沙、土、水是天然的自然材料,也是幼儿特喜欢的游戏材料。我们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在水池内放有铁片、乒乓球、海绵、玻璃球、石子、木头、纸船等,让幼儿玩沉浮游戏,他们在操作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幼儿可以用沙池里的沙和土玩建构游戏,从而了解了沙土的特性,掌握搭桥、挖土等技巧。
二、开展各式各样的区角活动。
1、自然区:农村幼儿园设置自然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室的一角、窗台或廊沿上放置一些小动物、植物,供幼儿学习、探索,让幼儿喜欢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看到蝌蚪怎样变成青蛙,小鱼怎样游泳、呼吸,螃蟹怎样行走,种子怎样出土、发芽,知道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和阳光。捉些蝴蝶、蜻蜓扎在泡沫板上制成动物标本,采集各种树叶、种子制成植物标本供幼儿展览,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发现,开阔了视野,懂得了节约,并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
2、数学区: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概括性强的特点,因此,利用数学区角辅助幼儿学习数学,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非常重要。农村丰富的自然物与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为幼儿操作学习提供了廉价的教具学具。例如小班幼儿可利用实物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按种类、大小、颜色分类、认识1和许多;中班幼儿可进行数数、一一对应、排序、分类练习;大班幼儿可进行数的组成、加减运算、逢双数、逢五数的练习。还可以利用石子、果核、松球进行大小、颜色分类,用废旧毛线进行自然测量,用火柴棒进行拼图,在串珠、串纽扣活动中进行数数……幼儿在游戏操作过程中,既能通过观察、分析、比较逐渐对数学方面有所了解,同时又发展了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创造性。
3、美工区:农村用来做美工的材料可谓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如:玉米缨、小麦杆、花生皮、狗尾草、树叶、果壳、石子、豆类等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手工材料,通过观察引导幼儿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例如:用高粱杆制作的眼镜、用地瓜叶柄制作的耳坠、手链,用麦杆编制的戒指、烟袋,用狗尾草编成的小兔、小狗,用树叶、种子粘贴各种小动物等等,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蕴涵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孩子们的一切绘画活动都可以在这些废物中得到体现,幼儿在操作中学会了剪、团、粘、贴、撕、画等技能,锻炼了孩子手指的灵活性,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其中生动美观的主题墙饰,即能够给幼儿有关色彩、构图等因素的审美体验,又能延伸小朋友对于各种知识技能的兴趣,还能在情感上带给他们愉悦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主题墙饰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
为幼儿创设丰富而有意义的环境,不仅要将互动性环境的创设思想体现在班级环境中,也要将这种做法渗透到楼道环境里。幼儿园楼道是幼儿和家长时常经过的地方,不仅蕴含着许多教育契机,也是幼儿、家长共享信息的天地。于是,我们结合现有条件,让每层楼道都有自己的主题,如:一楼主题是“我爱幼儿园”二楼主题是“我爱家乡”三楼主题是“我爱祖国”整个楼道成了展现孩子才艺的长廊。
农村自然资源与民间教育素材还有许许多多,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弥补农村幼儿的不足,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给农村孩子带来无限快乐、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