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教育智慧就是爱的艺术

【作者】 陈玉珍 赵春梅

【机构】 吉林省永吉县第二十五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我做心理教师后的幸福感受。因为我们的帮助,教师和学生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那是一片心灵的净土,一片碧绿的芳草地。大爱无声,助人送福。
  今天我收到了我的学生海燕的来信,让我再次感受为师者的光荣与责任。海燕在信中写道:尊敬的张老师,您好!  感谢老师对我的帮助,让我找到了天使!天使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大大的问号从六岁的时候,就种在我的小脑袋里了。那时关于天使的印象,来自于奶奶讲给的童话故事,在神秘的童话王国里,天使是那样神通广大、那样完美自由。可是,天使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奶奶说,天使是会飞翔的,她的身上长着一对美丽洁白的翅膀。我流连在丰富的玩具世界里,选来选去,可心爱的玩具没有一个是会飞翔的天使。于是问妈妈:“天使到底在哪里啊?”妈妈说,天使出现的时候,整个世界都流光溢彩、瑰丽无比。于是我开始关注天空的变化,尤其是彩虹出现的时刻,我会走出家门迎着彩虹的方向一路往前走。希望在那瑰丽的彩虹桥上,能看到天使的影子。可“路遇天使”的梦想,像吹出的七彩泡泡一样,很快就在彩虹散尽的时候破灭了。你见过天使的样子吗?我逢人便问,每个人都先想想,然后使劲地摇头。九岁的时候,我读完了《十万个为什么》,可是依旧找不到这个答案。我就试探着到智慧小屋去问您,您笑着说:“你经常做些让家人高兴的事,坚持下去,你的行动养成习惯的那一天,你就一定能见到天使了。”我半信半疑地问您:“一定能吗?”您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一定!”我按照您的指导,开始在家里“献爱心”。帮妈妈洗衣服、洗碗,给奶奶捶捶背,给妈妈捏捏肩;当爸爸工作烦恼的时候,我为他倒上一杯热茶,再唱一首轻松的歌。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每做一件让家人高兴的事,我就在日记里画一个笑脸。时光匆匆,转眼,我已是12岁的少年了。翻看自己的一页页日记,我发现三年来自己已经为家人做了1066件让他们高兴的事。可是,为什么我还是没有看到天使呢?当我正想带着这个疑问去找您时,外出1个多月的妈妈回来了。她推开门大声喊:“我的小天使,你在哪儿呢?”我听见妈妈的声音,高兴极了,雀跃着从自己房间跑出来。“妈妈,您终于回来了!可是,小天使在哪儿呢?我正找她呢!”妈妈笑着说:“可爱的小傻瓜,你不是一直在问天使的样子吗?你看看镜子里就知道了。”我回头望着镜子,那里面只有我自己的样子。怎么?难道我就是天使?这个想法让我兴奋极了,但这似乎不是我想要的答案。妈妈看我惊讶的样子,摸着我的头说:“小傻瓜,你就是家人的天使。每个懂得爱的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看着海燕的信,我深深感受到生命成长中师者的责任与力量,让每个孩子都懂得爱,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这个世界上的天使,这是教育、教师赠给孩子和社会的最宝贵财富。让孩子从小懂得:一个人的成功与幸福不在于所享有的多少,而在于他为家庭、社会、国家付出了多少。教育智慧就是爱的艺术。
  作者简介:陈玉珍、赵春梅,吉林省永吉县第二十五中学  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