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试析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作用

【作者】 王洪涛

【机构】 甘肃省舟曲县坪定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正教学改革不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也要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已深入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及时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探索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加大课堂教学手段改革的范围,加大多媒体与学科整合,对多媒体灵活运用,以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率,让学生的思想品德感知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 小学 多媒体应用 教学效果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扩大了容量和空间,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那么在教学的关键之处,恰当的运用电教手段就可以起到变复杂为简单,画龙点睛,水到渠成的效果。
  一、突破时空限制,优化教学过程。 
  采用多媒体辅助政治课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方式之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动态视频、动画、照片、声音等展示教学内容,化解教学中的疑点难点。随着多媒体网络的运用,各种政治信息资源源源不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历史与现实的限制,使课堂节奏加快,内容丰富,密度增加,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教师教学,表现在:能优化的环节已被优化,需书写的材料已被其所代替,如板书设计、归纳小结、出示课眼和练习题等等。这样,即可减轻师生负担,又可提高效率,教师就有足够的精力放在备学生、备教法上面,随时改变引导方式,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其效果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授课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二、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手段最大局限在于不能动态地表示运动变化的事物,而动态的事物往往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则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有效地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双方处于“活化”的状态。例如:教学七年级战胜挫折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面对挫折的三种态度及结果,让学生在画面的移动中深深体会该如何面对挫折,才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通过图像的渲染,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就掌握了本课的重点知识。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不是传统教学的辅导工具,而是对传统教学的改进,是进行启发和直观教学的有力手段,能够彻底地改革那些陈旧的注入式的教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需要大量的信息,能承担这个重要任务的要属电脑了。电脑能容纳大量的信息,又能形象地反映出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课前已把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主体内容设计在教学课件里,上课时依次打出配合使用,促使教学节奏密度均匀,过程紧凑,少了大量“无效劳动”的时间。这样,大大节省了教学的时间,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特别是复习课,更能把大量的复习内容随意地呈现出来,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方便学生记忆,增强复习课的效果。教师们在实践中作过比较并证明了这一点。多媒体教学确实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我们坚定的信念。我们将不懈地努力下去,探求一条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教学新路子。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世纪是以现代教育科学技术为核心,以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当前,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内涵、新的教育热点,成为我们迎接知识经济的最佳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正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学生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了。思维因问题而发动,因问题而深入,并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动画及视频图等进行实时处理,形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诱发学生思考问题,以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我在讲述哲学生活的主观能动性的特征时,选录了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彩片断,并提出问题,布置学生根据意志三个方面的特征分析材料中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是靠什么力量战胜死神并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生动的画面,感人的故事,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发言,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整个课堂气氛热烈有序。紧接着,教师趁热打铁,进一步启发学生:“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系列行为是否有人逼迫呢?”“他的行为是与哪两个字联系在一起?”“自觉”,“那么,对照英雄人物,我们是否有自觉的行动、坚强的意志?”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归纳总结,通过鼠标控制,主观能动性的第三个特征表现跃然屏幕。理论知识在有具体材料参与的情况下变得有血有肉,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有效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能否顺利解决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是衡量一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通过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的有机合,可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几个视频文件的演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片面到全面,从现象到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思想品德课是让学生把握道德认知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将德育知识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进行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使思想品德课不能达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应根据思品课的教育主题和教学内容,模拟课文中描述的情境,运用电教煤体教学手段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入境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