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和策略的探究

【作者】 黎鹏飞

【机构】 贵州省铜仁市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标的实行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只重视训练学生解答已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解题模式去反复强化训练,而忽视了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改善这种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以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一般是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创设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常常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培育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非常重要。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也来,也可以给学生提供练习与反馈的机会,有助于学习结果的迁移。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面我就谈一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课堂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一、设置好的问题解决相应的知识点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含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1. 设置的情境问题要有分明的针对性、层次性?
  问题情境的设置要?针对学生认知上的缺口和疑处。问题应符合思维发展的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根据知识结构层层推进,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2. 设置的情境问题要有极强的现实性
  情境所设置的问题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设”情境。要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会感到特别地亲切,也特别地有兴致,思考的激情也特别的强。
  3. 设置的情境问题要有适度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设置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的联系,又要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和强度,学生要经过努力探索才能解决的问题。
  4. 设置的情境问题要有拓展性
  通过改变探究的目的、要求及条件,在原已得出的问题结论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延伸,编制新的问题情镜,从而激起学生新一轮的认知冲突,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困惑,让学生化无疑为新疑,迫不及待地继续学习,实现学生思维的可持续发展。
  5. 设置的情境问题要有良好的启发性?
  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决心,设置的问题应是能够回答又不是不需思考的,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这样的问题若能解决,学生既有深刻的印象,又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学习的兴趣情绪也会保持并增强。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和案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小结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学习思维的动力,而且是思维的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情境教学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精心创设各种教学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创设新的情景结合课本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使学生可持续的发展,获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