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之如何入题的十种方法

【作者】 谯福强

【机构】 贵州省思南县第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导语:议论文作为一种常见文体,也是高中考试乃至高考常见的作文题型之一。如何入题是作文的关键,下面便是学而思名师为大家带来的议论文十种入题方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备受高考命题人青睐,他们或单独命题考议论文,如1982年高考作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求必须写成议论文。或者以材料作文的出题方式来考查议论文的写作,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虽没有明确一定要写议论文,但其性质决定了作文需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学生作文的观点必须由原材料的中心引出,既然中心必然是观点性的,问题性的,所以,无论是文字材料还是图画材料,其隐性要求就是议论文。有的时候作文会出现两道题,一般一大一小,大作文必是议论文。比如我参加高考的1990年,就是那道“玫瑰园两个小姑娘”的作文题,先写一个描写性小作文,再写一个议论性的大作文。
  1999年之后高考作文延续使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要求是文体不限,一直到2005年。但期间学生写作中议论文文体仍旧占大多数。虽然出现了一些风格各异的实用性文体,记叙文、散文佳作不少,到丝毫动摇不了议论文的主体地位。不过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类介于议论文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形式,其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性逻辑思维。而且这种问题逐渐得到发展并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因为它可以发挥学生思想的深度,也可以展示丰富的感情。有人把这种文体称为议论性散文或者散文式议论文。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以此类为最多,这些满分文章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这种文章形式风光无限。
  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要求以“安”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明确要求写议论文文体,之后湖南等省市相继在高考作文中明确提出要求写议论文,尤其2007年、2008年,明确要求写议论文的省市越来越多。成为继高考回归材料作文之后作文改革的又一亮点,进一步体现出了议论文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要注重议论文的文体教学,教会学生掌握议论文基本的审题立意方法,基本的结构方式、论证方法,即使是议论性散文或散文式议论文也必须遵循议论文的基本写法。
  为了规范议论文的思路,并追求最好的艺术效果,议论文在开头就要呈现异彩。即点明观点又要引人入胜,不落俗套,让阅卷老师读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下面介绍一些议论文(议论性散文)的入题方法,便于学生发挥个性,展现才华。
  一.直接引论法
  提示语:“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世间万物自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开篇直接点明观点,表明的立场。
  二.设问引用法
  提示语:“你会因喜爱被过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林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因介意林黛玉‘使性子’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以设问开篇引题,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抒情议论入题
  议论中饱含着浓郁的情感色彩,赋予议论以强烈的抒情性。议论的语言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因而也许少了一份灵动,俨然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由抒情议论入题,打破议论文板起面孔说教的束缚,语言清新灵秀,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四.解题引论
  一开篇即诠释题目内涵,明确中心论点。好处是通过诠释概念来挖掘其深意,明确论述的方向。
  例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顾名思义,就是提防人民之口比防河流决口更难。这就决定了当权者一定要做到“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反之,将被历史的潮流、人民的吼声所吞没。
  五.名言引论
  提示语:“我用咖啡匙子量走了我的生命。”这是美国诗人艾略特早期诗作中的名言。以名言开篇,可以先声夺人。引用名人名言可以表明自己的主观态度,也可以使用名言作为论点论据,好处是加强论述的权威性,为文章的展开埋下伏笔。
  例1:《感时花溅泪》
  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牵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感情有很大的关系。(引用诗句,提出问题)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六.比喻引题
  以比喻开头,入题迅速,富有思辨色彩,语言讲究,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比喻能够使复杂的道理简单化,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借助形象说理,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读者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作者所要阐明的观点。
  例1:《天平和七弦琴》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与感情有关。(将理智和感情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即入题)
  七.对比引论
  提示语:“面对秋天,如果你选择了在满地黄花憔悴损中黯然伤神,让那落叶像舞倦的蝴蝶栖息在你的肩膀……面对秋天,我选择了歌唱。淡淡的风,淡淡的香,在秋天的地平线上,太阳依旧那么光,那么亮……”用对比手法引论开篇,能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爱憎喜恶,从而达到观点鲜明的目的,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从而有力地支持观点。
  八.叙事引论
  提示语:“陌上的山花已有无数的开了,冷(下转第63页)(上接第72页)月下,却只见一池春水,蓦然回首,总是充盈着泪水的双眼遥望寂寞的星空,总是随风飘动的思绪感叹树叶的凋零……”一个美丽的故事,一个神秘的传说,一段感人泪下的传奇,能不激起你的情感的共鸣吗?叙述故事开篇,可以设置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激起读者对这个故事的内涵的思考,进而为后文作者的论述奠定基本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基础。从而使议论文潇洒地摆脱枯燥说理的桎梏,进而达到自己的说理目的。
  九.类比引论
  提示语:“燕子追求温暖而长途迁徙,河水追求海洋而奔流不息,人们追求理想的境界而不畏艰险……”
  类比引证就是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做出论断的方法,即用与甲事物性质相近的乙事物来比照论证甲事物,从而说明它们具有某种共同点,这种方法属于类比推理在论证中的使用,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使得道理浅显易懂。
  例1:《学然后知不足》
  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辽阔,而自己又是多么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才知道海洋是多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来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地进取,即“学然后知不足”。
  十.材料入题
  材料作文的写作中,以材料直接入题,以简练的语言,以传神的比喻来明确观点,开宗明义。这样的开头引题,既紧扣材料,又紧扣观点,可谓一举两得。
  例1:《杯中窥人生》
  一棵芦苇并不会快乐,当她快乐了,是因为她开始了思考。——题记
  在一堂课上,老师往空杯中放一块石头,再向其中充入沙子,然后是加水。一个杯子装上石头满了吗?安于现状的人说满了;装进了沙子后满了吗?聪明的人说满了;善于思考的人说还可以加水。
  这就是思维,这也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