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艺术
【作者】 李光甫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催生了课堂教学改革,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教师要勇于创新,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备学生、备教材,坚持备课无止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 数学 课堂 教学 艺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传统的一讲到底,教师包办一切的课堂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了。那种“领导靠上,学生拼上,教师豁上”的靠高耗低效的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催生了课堂教学改革,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奇妙的对称美/对称性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现象/99%的现代动物是左右对称祖先的后代/连海葵这种非左右对称动物的后代也存在对称性/在植物界,我们有多少次经历于那些具有完美对称性的蕨类/铁树的叶子和娇艳的花朵/生命里,如果没有对称性,会是什么样子呢?/人具有独一无二的对称美/所以人们又往往以是否符合对称性去审视大自然,/并且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具有对称美的艺术品/服饰、雕塑和建筑物┄┄/对称性让我们的生活一片灿烂
读完这首诗,你能想到这是数学课上的内容吗?
是的,这是济宁学院附属中学李明老师在上《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前送给学生的一首诗。
看完这首诗,我的眼前豁然开朗,原来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可以上的这么美!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艺术
一、重视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彰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
李明老师通过展示一段配乐短文《对称美》的视频,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浓厚兴趣。教师让学生发散思维,从自己身边的实物入手,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让学生动手分别剪两幅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自己踏上自学探究,合作交流的旅程,大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大胆展示自己,积极发言,探究自己的想法。通过实践,学习小组总结出规律和方法,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更高的认识;最后,教师给出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本堂课,老师的讲授语言很少,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教师的教学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有经验的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探索,在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自己教学素养条件的能动性,对教学的诸要素和全过程予以和谐的统摄,从而使教学表现出浓郁的个人特色和艺术倾向性。
李明老师上课诙谐、风趣、幽默;语言富有激情、鼓动性和亲和力;教态自然、大方、得体;这些教学风格使得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的这种教学艺术很容易使学生与老师的情感形成共鸣,课堂也很出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李明老师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如欣赏优美诗文《对称美》,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等。教师处理问题灵活、多样,课堂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李明老师的这几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重温时代经典,唱响回声嘹亮”。中央3综艺频道的《回声嘹亮》我从电脑上看了几期,节目里有明星大腕-----李谷一、于淑珍、杨洪基、蒋大为、杨洁、张纪中等老一辈的歌唱艺术家和影视导演,更有草根明星----阿宝、朱之文等艺术界的后起之秀,我既不是影视明星,更不是专家学者,对每一个节目的内涵不敢妄加评论,只是热衷于节目的形式和内容,该节目形式多样,处处洋溢着欢快气氛,节目内容丰富,处处充满着典雅之风范,特别是主持人尼格买提、李思思富有激情的主持风格,把亿万电视观众的心紧紧的连在一起。
“重温时代经典,唱响回声嘹亮”,现在,大家都在搞课堂教学改革,把“死板、沉闷”的课堂让它动起来、活起来,富有艺术性,诙谐、幽默;快乐学习等教学模式,毋庸置疑这些都是经典课堂,我想,充满激情的主持艺术风格能否“嫁接”到课堂中来,还有那些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文艺节目形式如大风车、小小智慧树等等能否用到教学中来,能否起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呢?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如何让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不再枯燥无味;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堂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我们努力着、耕耘着、学习着、收获着,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基本素养。
1、教师的基本功有待提高,教师应该能讲出一口流利的标准普通话,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能写出很好的粉笔字,以此感染学生。
2、教师的数学语言要准确,作图要规范,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3、教师应该把学科和信息技术整合,避免不会制作课件,教学软件应用不熟练。
4、在自主学习中,知识梳理的同时,还要有知识的总结,更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
5、注重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
这节课堂实录确实让我眼前一亮,一看再看,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优秀课例。李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够游刃有余的调控课堂、驾驭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整个课堂充满合作、探究的氛围,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总之,李老师的课堂实录,让我坚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念。教师要勇于创新,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备学生、备教材,坚持备课无止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 数学 课堂 教学 艺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传统的一讲到底,教师包办一切的课堂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了。那种“领导靠上,学生拼上,教师豁上”的靠高耗低效的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催生了课堂教学改革,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奇妙的对称美/对称性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现象/99%的现代动物是左右对称祖先的后代/连海葵这种非左右对称动物的后代也存在对称性/在植物界,我们有多少次经历于那些具有完美对称性的蕨类/铁树的叶子和娇艳的花朵/生命里,如果没有对称性,会是什么样子呢?/人具有独一无二的对称美/所以人们又往往以是否符合对称性去审视大自然,/并且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具有对称美的艺术品/服饰、雕塑和建筑物┄┄/对称性让我们的生活一片灿烂
读完这首诗,你能想到这是数学课上的内容吗?
是的,这是济宁学院附属中学李明老师在上《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前送给学生的一首诗。
看完这首诗,我的眼前豁然开朗,原来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可以上的这么美!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艺术
一、重视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彰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
李明老师通过展示一段配乐短文《对称美》的视频,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浓厚兴趣。教师让学生发散思维,从自己身边的实物入手,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让学生动手分别剪两幅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自己踏上自学探究,合作交流的旅程,大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大胆展示自己,积极发言,探究自己的想法。通过实践,学习小组总结出规律和方法,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更高的认识;最后,教师给出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本堂课,老师的讲授语言很少,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教师的教学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有经验的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探索,在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自己教学素养条件的能动性,对教学的诸要素和全过程予以和谐的统摄,从而使教学表现出浓郁的个人特色和艺术倾向性。
李明老师上课诙谐、风趣、幽默;语言富有激情、鼓动性和亲和力;教态自然、大方、得体;这些教学风格使得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的这种教学艺术很容易使学生与老师的情感形成共鸣,课堂也很出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李明老师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如欣赏优美诗文《对称美》,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等。教师处理问题灵活、多样,课堂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李明老师的这几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重温时代经典,唱响回声嘹亮”。中央3综艺频道的《回声嘹亮》我从电脑上看了几期,节目里有明星大腕-----李谷一、于淑珍、杨洪基、蒋大为、杨洁、张纪中等老一辈的歌唱艺术家和影视导演,更有草根明星----阿宝、朱之文等艺术界的后起之秀,我既不是影视明星,更不是专家学者,对每一个节目的内涵不敢妄加评论,只是热衷于节目的形式和内容,该节目形式多样,处处洋溢着欢快气氛,节目内容丰富,处处充满着典雅之风范,特别是主持人尼格买提、李思思富有激情的主持风格,把亿万电视观众的心紧紧的连在一起。
“重温时代经典,唱响回声嘹亮”,现在,大家都在搞课堂教学改革,把“死板、沉闷”的课堂让它动起来、活起来,富有艺术性,诙谐、幽默;快乐学习等教学模式,毋庸置疑这些都是经典课堂,我想,充满激情的主持艺术风格能否“嫁接”到课堂中来,还有那些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文艺节目形式如大风车、小小智慧树等等能否用到教学中来,能否起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呢?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如何让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不再枯燥无味;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堂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我们努力着、耕耘着、学习着、收获着,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基本素养。
1、教师的基本功有待提高,教师应该能讲出一口流利的标准普通话,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能写出很好的粉笔字,以此感染学生。
2、教师的数学语言要准确,作图要规范,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3、教师应该把学科和信息技术整合,避免不会制作课件,教学软件应用不熟练。
4、在自主学习中,知识梳理的同时,还要有知识的总结,更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
5、注重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
这节课堂实录确实让我眼前一亮,一看再看,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优秀课例。李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够游刃有余的调控课堂、驾驭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整个课堂充满合作、探究的氛围,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总之,李老师的课堂实录,让我坚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念。教师要勇于创新,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备学生、备教材,坚持备课无止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