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找春天》教学设计

【作者】 郑建霞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九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材简析】
  《找春天》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本文的课题呼唤着我们──找春天去吧!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也许能在操场边发现刚探出头的小草;我们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许能在天空中发现飘飘摇摇的风筝;打开课本,我们还会在课文插图中发现春天的影子;读着课文,我们会感觉到自己就是那几个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体会到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学习重点】
  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学习难点。
  2、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思路】
  1、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后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读课文之前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些要求展开自学,教师只是进行适当引导,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领学生进行多形式读课文,如自由读,选择难读的句子读,选喜欢的句子读,小组内读,男女生读,齐读,将课文串成一首诗来读、背等。 
  3、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让学生领会其中的情与趣。
  4、创设情境,进行拓展延伸。学生通过欣赏一系列春天的美景进而用各种方式来赞美春天。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画画、写话、表演等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读通课文,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学习课文1、2、3段,初步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喜悦。
  一、激趣导入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板书:春天)春姑娘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迎接她的到来吧!(让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师:是的。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里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
  (板书:找)
  二、感知课文
  师:春天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同学们,平常读课文,都有哪些要求呢?
  1、一读课文,过生字关: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宝宝。
  ⑵ 组内读一读,读得好的夸奖他,读得不好的帮助他。
  ⑶ 课件出示生字宝宝,多形式认读,力求人人参与人人过关。
  ⑷ 小组交流识记生字宝宝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注意积累。
  2、二读课文,过读通关:
  ⑴ 要求:把课文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读后让学生提出难读的句子,课件随机出示并指导读流利。如:
  ①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②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③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④ 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⑤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⑵ 放声朗读课文。
  3、三读课文,感悟积累:
  ⑴ 课件出示春景图: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报信的时候可高兴了。
  你们呢?(高兴)让我们和小鸟一起高兴地向大家报个信吧!指导朗读。
  ⑵ 师:听了你们的话,我们几个孩子可高兴了,急忙──(出示句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此时,课件显示课文情景。
  齐读第二段,指导:还能再急切些吗?
  ⑶ 师:老师听出来了,孩子们可急了。可是春天却──
  出示句子: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① 自由读句子。
  ② 指名读。
  ③ 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④ 再读句子,读出自己不同的体会。
  ⑷ 齐读1~3段课文。
  ⑸ 留下悬念:
  我们找到春天了吗?下节课,让我们再跟着他们欢快的脚步,走进春天,去领悟春天那充满生机的美。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有关生字,左窄右宽的字有哪几个?书写时,该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探 躲:
  课件出示“探 躲”两字,请学生说说这两字该注意的地方,课件上突出该部分,教师再进行示范,学生练习。
  3、师范写学生提出的难写字
  4、找找说说(课件出示课后习题及配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4到8段,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一、复习检查
  师:燕子姐姐从南方回来了,她听说咱们班小朋友特别聪明,一节课就和许多生字词语交上朋友。她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出了一些题目来考考大家。如果大家顺利通过考试,她就会送我们大家一份礼物。谁来打开考题?
  课件显示词语:
  害羞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嫩芽  音符  喜鹊  杜鹃  
  二、朗读感悟
  (一)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让我们跟随燕子姐姐一起去找春天吧!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4到8段,找找春天都藏在哪里?
  ⑵ 学生交流学习成果,随机出示句子: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这几句话中选一句最喜欢的句子进行合作学习,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或你还想说些什么?并把你的体会用朗读告诉大家。
  ⑷ 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随机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如: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学生读句子,说说感受到的,想到的,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再抓住问号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又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请学生说说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还想说些什么?并把你的体会用朗读告诉大家。
  再如: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师引读: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生接读: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师:春天只在这些地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中的“……”变红色)
  学生说说春天还在哪些地方?
  2、齐读4~8段课文:
  ⑴ 春天这么美,有位诗人把这几句话改成了一首诗(出示课件,配乐朗读)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
  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
  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
  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看到她,我们听到她,
  我们闻到她,我们触到她。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
  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
  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⑵师:春天这么美,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你们真棒!
  燕子姐姐也被你们的智慧征服了,她想带咱们去春游呢!
  (课件显示小燕子一路飞过春天各个地方,与此同时,优美的旋律在耳边激荡。)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2、你眼中的春天美吗?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春天呢?
  生1:画春天。
  生2:说写几句话来赞美春天。
  ……
  3、自主组合,赞美春天:
  画画组:展示画。
  写话组:把写的话串成一首诗。
  4、展示成果。
  四、作业自助餐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积累文中词句。
  2、到郊外去找春天。
  3、收集有关春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