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品德与社会》课堂如何焕发生命,充满动感

【作者】 张 玲

【机构】 山东省即墨市北安街道办事处后戈庄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品德与社会》(下称:品社)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社》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参与并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课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阵地,以往课堂教学中“满堂灌”、“满堂问”等教学现象已有所改变,更多地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多样性,倡导课堂体验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课堂体验中感悟生活,体验生活。
  一、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上课时,我们老师不要限于书本内容,老师要多讲讲学生身边常遇到和社会上常发生的同品德内容有关事情,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自己身边的事和社会上的事,同时我们老师要多讲一些国家新闻,多讲一些现代人的故事等。如,我在讲《远离毒品》时,讲毒品危害,请同学以故事会形式讲自己所知道的,一个同学说,他邻居一个叔叔吸毒,把自家的财产变卖掉去买毒品,毒瘾发作竟杀死自己的父母。另一个同学说,在电视上一位毒驾司机,开车压死好多无辜路人,场面太惨。另有个同学说,一个文静漂亮又倔强的女孩,从小酷爱文学,大学毕业在一家公司上班,可因为交友不慎染上毒瘾,面黄肌瘦,毒瘾发作时,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有时在地上乱打滚,有时甚至挥刀砍向自己的手……这时学生就会联想到课本,毒品不仅危害个人和家庭,而且诱发大量刑事犯罪,影响了社会稳定和进步。这比枯燥的讲解和运用书中的小故事,效果好的多了。
  二、制作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它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去进行学习,从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求新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春天的故事》时,我首先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跟着歌曲迅速的哼唱,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营造了浓厚的探索学习氛围。在“孝敬父母”教学中,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给妈妈的一封信》。在时而深沉舒缓,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妈妈,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脸,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在有情趣的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
  另外,我在教学《遵守交通规则》时,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规,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规的行为。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交规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并把这种体验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把品社真正的融入生活。而在教《我的家庭》一课时,课前让学生调查了解父母的社会角色,使学生认识到父母、家庭对社会的贡献,从而发出对父母由衷地敬仰之情,进而激发他们将来报效祖国、贡献社会的情感,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职业教育,职业有不同,无高低贵贱之分;在学生明白了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要做家庭小主人,不仅要尊重和孝敬父母,还要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实践操作:为父母端茶倒水,在家里打扫卫生,洗洗衣祙等。又如了解社会主义的成就可组织学生调查周围社会发生的变化,比起空泛的理论讲解要好的多。再如讲商业常识就让学生到商业场所注意观察商业买卖活动,然后参加小的商业买卖活动等等。 
  三、归纳重点,创设情境
  拟定教学重点后,我们可以运用让学生借助实物在现场体验感受的方法来掌握教学重点。如:在教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中?“纸给人类带来的方便之处”这个环节时。我先请5个学生上台分别在“石头、木板、布、纸、竹子”写字,并让他们谈谈在上面写字的感受。这样,学生有了参与,就有了真情实感,谈及感受,就会言之有物。如果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在石头上写字很光滑,但是石头容易跑动”、“在木板上写字,字变得弯弯曲曲的了”、“在布上写字,字会散开来”、“在纸上写字很光滑、很方便,字也写得很漂亮”、“在竹子上写字,字写得不好看”,并且在老师提出“如果要把很多的字都写在石头、木板、布、纸、竹子上,你们认为在哪种东西上写字最方便?”的质疑后,能回答:“纸”,那么在现场体验“纸给人类带来的方便之处”这个环节,就能调动学生的视觉观察、触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学欲望。   
  我始终确信,让学生在实物中体验写字的感受,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能较快调动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关注,进而使学生体会纸与生活的关系蜜切。因此,给学生一个体验的机会,就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表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巧留作业
  作业上,可以运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从书本走向实践”的方法来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学《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之后,可以让学生使用一种现代的通信技术跟远方的亲人说说心里话,体会通信技术为人类带来的方便。教学《追求文明》之后,可以让学生组成“文明小组”做一件文明的事,将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人参与活动的习惯,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文明,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提高。
  综上,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我还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得与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使课堂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一道美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