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关于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分析

【作者】 徐伟光

【机构】 山东省长岛县第一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关于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分析,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都知道,语文作为一门反映人们现实与精神生活丰富性的课程,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健康心理、争取的情感观念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教育中,通过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并积极的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全面促进语文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将简要分析,关于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更好的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近几年,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对学生精神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良好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也是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及健康的审美观念,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深入开展关于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活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深化自主探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中,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教材的内容,深化自主探究,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全新的学习氛围,基于学生更加广阔的自由学习空间,使学生更加愿意主动的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深化自主探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有利于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收集所有信息,检查自己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并合理的设置课堂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之可以更加轻松的学习语文课程。因此,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重视深化自主探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非常重要。
  二、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文字应用能力,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应逐渐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的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教师在开展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之可以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其次,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需要语文教师做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相关工作,在确切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有效的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教学设计,以便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重视引导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逐渐由教学主体成为教学中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重视引导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案,重视引导教学问题设置的合理性,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勇敢的表述遇到的学习问题,积极的帮助学生解答问题,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加信任自己。重视引导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语文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的引入教学案例,使学生通过教学案例,清晰的感知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促使其主动的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视引导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策略。
  四、强化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断的教学实践表明,强化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的布置预习问题,强化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准备工作,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其次,强化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在课前发现学习难点以及制定学习计划,对于提高其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强化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五、培养科学的学习观,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科学的学习观,提高学习效率,也是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培养科学的学习观,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语文教师注重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出足够自由学习、自由发挥的空间,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提高其学习效率以及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科学的学习观,提高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形成语言运用的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关于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措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之真正爱上学习,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语文教师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状况,采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不断的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之可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会芹.浅谈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J].才智,2014,(18). 
  [2]孙春艳.浅谈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J].科学中国人,2015,(13):249-250. 
  [3]王明玉.浅谈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41-41.
  [4]高静.谈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6). 
  [5]汲建平.浅谈初中语文课程中的人文主义教育与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4):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