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以阅读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作者】 杨淑英

【机构】 甘肃省舟曲县江盘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写作能力,是英语综合应用中重要的部分,也是小学英语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而以阅读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已成为一种创新,并已被广泛地应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 培养 写作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听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而很多英语教师理解的写仅仅局限于机械地翻译或抄写。事实上写涵盖了机械书写和语言的再组,即用英语进行写作。而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开始探索以阅读培养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从我的教学实践来看,要提高小学生英语作文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指定目标进行阅读
  进行阅读训练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和指定阅读目标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自己编写英语小故事,在其中使用符合小学五年级学生英语基础的字、词、句,使用能够被学生引用的经典句型来构架故事内容。
  简单地说,教师就是要在自己编写的英语小故事中,将原本写作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包括短语、单词和例句等,通过故事展现在学生眼前。在这个过程中,就将写作课程中显得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以一种有趣生动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触。学生在阅读中,因为对故事情节的兴趣,会认真地进行阅读。在遇到影响阅读的词语或例句时,学生会主动地进行探索。教师能够做的就是让这些词语和例句反复出现,通过多次的阅读,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二、鼓励学生多诵读课文,记忆经典句型。
  英语跟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无论在语法结构上,还是在表达习惯上都有很大的差异。通过诵读课文,学生能增强英语语感。正确的英语语感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阅读文章,理解文意,还能帮助学生准确地写作。小学生善于模仿,通过诵读课文,一些优美的句子就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写作。记忆中的课文和句型也是学生写作时的依据。学生根据所记忆的课文和句型进行写作,才能摆脱母语的影响,才能会写出语法正确、句意通顺、结构严谨规范的英语作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对单个句型的掌握,逐渐过渡到多种句型的混用,直到学生能连贯自如地表达思想。一句多译,句型转换,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关键。比如:i like father’s day best.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father’s day.等。
  三、引导课外阅读
  要以阅读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英语阅读中,要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接受这个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已经拥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词汇量。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的英语读物,以拥有较强情节的故事或小说最佳。但应该注意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以便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奠定基础。而在此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此类读物,不仅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在无形中加强学生单词、短语的积累。
  四、抓好提高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常规训练 
  1.抓好词和语法的训练。 
  语言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词汇,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扩大词汇量的方法除传统教学中的背诵和记忆外,教师还应给学生介绍构词法,并使学生在了解英汉差异的基础上,对英汉词汇的整体构成有个正确的认识。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选择一些难易适当的文章给学生阅读,这样既能增加词汇量,又能让学生在语言使用中巩固语法知识、培养语感,从而写出地道的英语句子。 
  2.加强思维转换的训练。 
  英汉两种文化的极大差别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差异。从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分析中得知,绝大多数学生都无法摆脱汉语思维的影响。在英语写作中,学生总是习惯于先用汉语构思,然后再把此构思译成英语,套用中文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其结果是出现由别扭的语法和言不达意的词汇堆积而成的中式英语。在教学中,重点应放在英语文章结构的分析上,让学生分清楚英语和汉语文章结构的差异,讲解汉英句子在表达时的不同特点和分析英汉段落结构的特点及论点阐述的规律。 
  五、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做好“点、线、面”教学,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句子。任何语言都有内在联系。英语也不例外,这种联系无非就是:词—词组—句子。许多学生无从下笔,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词汇贫乏,词组不认识,句子不会译。要攻克这一难点,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对记单词的监督:另一方面要提高单词教学的主动性、灵活性、趣味性。激发学生想学,想记的欲望。例如,在教师提问where are you from?学生回答I’m from china时教师可以顺便讲解chinese、japanese等。这样做不但拓展了词义,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生学单词,背单词的兴趣。
  当然任何单词如果不和其他单词发生联系,就没有其真正的使用价值。就像砖块,石头一样,如果不把他们砌在一起盖房子,再多也没有用。这就像单词和词组的关系一样,单个单词如不出现在词组中其使用范围就会非常狭窄,使用率就会很低。例如,go “去”这个单词。他一旦和其他单词组合到一起构成词组,其涵义就远不止“去”。go home回家  go to school 去上学 go along 沿着 go shopping购物 go climbing 去爬山。
  总的来说,利用阅读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有三点,第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是将写作中的教学内容渗透进阅读目标中,让学生在阅读中完成知识积累,最后就是通过写作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短语和例句有意识地应用于写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