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想说、会说、乐说——课新课程口语交际教学思路与实践

【作者】 邹晓伟

【机构】 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第一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课堂教学中,时常碰到这样的情形,提出问题后,学生情绪紧张,满脸通红,低头不语,如果不幸“被回答”,则结结巴巴、言不由衷、词不达意。每每此时,我的心中就会升起无限歉意,我怎么强人所难?乃至戳人之短?痛定思痛,解铃还需系铃人,授之以渔,岂不师生皆大欢喜?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口语交际的理念表述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入人际交往的素养。”我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尝试了“三部曲”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奏起学生“想说”的乐章。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李吉林说:“言语的发展地是具体的情境。因此,说话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地观察、思考、想像,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高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说得一点都没错。只要教学情境创设得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说话的乐趣,他们才敢于说、乐于说、有得说。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
  首先,老师生动的语言,便可以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使学生的大脑里充满神奇的想象,欲罢不能,丰富的想象使他们想说,争着要说,比如,《斑羚飞渡》的教学中,让学生闭上眼睛,那凄凉艰难的声音伴随着老师生动的语言描绘,使斑羚面对困境不畏牺牲的情景再现在学生的脑海,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丰富的想象使学生争着诉说,变“要我说”为“我要说”。阅读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训练,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
  其次,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场景,使学生有话想说。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它直观形象,帮助我们生动地再现了情境,达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春》中,我把春的动画图像利用电脑屏幕投影出来,春天的样子就历历在目。学生兴趣盎然,争相介绍春天是怎样的,说得活灵活现,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培养。 
  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表演、游戏、角色扮演等引进课堂,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提高口语交际的兴趣。例如,《背影》我在教学之后,让学生表演父亲的角色,再让学生上讲台说故事,看谁编得好,讲得好。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了讲故事,积极性特别高,说得也特别好。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事实也证明,越是贴近生活实际的,学生往往越感兴趣,参与交际的积极性也高。所以,口语交际训练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如可以设计日常会话、购物、问路、接待客人等生活话题。  
  二、拓宽渠道,唱响学生“会说”的乐章。    
  要培养学生的实际的口语交际能力,光靠书本上的简单的几节口语交际课是完全不够的,教师还应整合课程资源,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随机教学。口语交际离不开生活,即成的课本资源我们都千方百计地把它用情境再现给学生,何不直接利用生活中现成的口语交际资源呢?事实上口语交际有着丰厚的土壤,因为凡有人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因此,我们应拓宽社会生活交际学习空间,创建自由表达的氛围和交际活动空间。    
  会说是在能说的基础上的更高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提出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会说”的能力和技巧:
 一教师示范。教师的话说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说话质量。为了让学生把话说好,首先教师的语言交际应成为学生模仿的标准。在课前准备时,把课堂上要说的话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来备。哪些话应加重语气,哪些话应放缓语速备到心中有底,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都严格把握。上课时做到口齿清楚、用词准确、条理清晰、语句精炼,同时恰当运用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用语,做到自然和谐、不生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说话技巧。
 二实践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这还很不够。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即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如《水浒传》是人人喜欢看的电视剧,在学生观看后,我组织他们说说剧中的精彩情节,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准确性;对剧中空白的情节进行想象说话;有时让学生转述节目的主要内容;我还组织了一次“《水浒传》人物评论会”,学生的说话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层次性,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此外,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画片、电影,都是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好题材。这样的说话训练,学生能在愉快的气氛中,既回顾了电影、电视节目的内容,丰富了知识储备,又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一举多得,是可以经常性、长期进行训练的好方式。  
  三、积极评价,唱响学生“乐说”的乐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积极的角度去肯定学生,激励每个学生交际的信心。    
  1. 赞赏优秀的学生,让他们感受成功。
  对于表达能力和欲望强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对他们的发言表示祝贺,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一句“你观察得真仔细”、“你说得真棒”、“你听得真认真”,会如春天甘甜的雨水流入他们的心田,会让他们感到巨大的成就感,也会看到自身的价值。    
  2.要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
  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愉悦的。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过程,因而每个学生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有着发展的可能和潜力。但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进行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可以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二是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在说话时,其它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在做小动作,那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可能连最后的一丝勇气都会消失。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3.鼓励落后的学生,让他们树立信心。
  在口语表达上,有能说会道的学生,自然也有不善言语的学生。在课堂交际训练中,难免有学生答非所问,或者喜欢独处,不善言辞。这样的学生势必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在无形中他们的身心会受到伤害。对于出错的学生,教师可以微笑着走到这个学生的面前,用手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头,面向全班同学,给他以鼓励:“你回答问题很积极,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回答得很完美!”并暗示同学们为他鼓掌加油,这样,他不至于因一次回答失误而丧失交际的积极性。相反,他会激动不已,力争下次表现更积极,回答更完美。对于那些沉默寡言的学生,教师可以讲些科学家、伟人大器晚成的故事,唤醒他们的自信心,并在交际中注意观察,有意识地提供机会,多加鼓励,树立交际的信心,让每一个学生“想说就说,说得响亮”。
  心理学表明:感于心者,莫过于情。所以,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情感的投入深浅直接影响到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热情程度。口语交际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如能时刻做一个有心、有情之人,充分地、合理地利用课内外的一切机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正确地、灵活地引导学生在有听有说、有评有议中进行多向交流,与学生唱响“想说”、“会说”、“乐说”的三步曲,则一定能真正达到使学生“乐于表达交流、善于表达交流”的口语交际训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