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运用英文报刊培养综合能力的模式策略

【作者】 范 琨

【机构】 沈阳市第二十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信息时代,英文材料已不能仅局限于课本和试题所提供的素材,英文报刊的大众性,时新性,丰富性,趣味性自然吸引着追求个性化学习的学生们,本文笔者就是在这个切合点下,把英文报刊与英语教学进一步整合,不断探究具体的模式策略,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英语报刊,综合能力,模式策略
  英文报刊在英国,美国和其他说英语的国家已经被开发利用并作为大学,初高中甚至小学的教学素材,许多语言学家一直在深入研究利用报刊阅读提高英语能力的模式及策略。同时新课标提出的“教师应根据课程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充分补充贴近学生生活和语言水平;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和时代性的语料素材。”受到以上新课标理念的思想支持,笔者对所教学生深入观察了解,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确立了利用《21世纪英语报》作为补充,并逐步摸索出了课前,课堂,课后的教学模式和操作策略,现将具体实施情况加以说明,望同行指正。
  一、课前模式及策略
  为了实现课堂高效有序,课前准备必须做到充分细致有的放矢,教师在这个环节一定做好方法指导。
  《21世纪英文报》共二十四个版面,P1-16版着重于新闻热点、实用资讯,并激发思辨;新推出Vibe乐学增刊,共八个版面,融合电影、电视、书籍、文化现象、网络生活、游戏、时尚、科技、幽默、体育,配以中英双语点评,为读者提供最地道、最直接、最时髦的英语学习素材和帮助。而每名学生的兴奋点也因人而异,这一环节主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感兴趣的话题为讨论做准
  策略:(一)精选版块:通过学科班长,把学生感兴趣的报刊板块做一调查,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学生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以下版块。
  1.三版: Issues 新闻 
  这个版块主要是对重大新闻详细解读,及相关领域最新词汇。
  2.四、五版:Focus 焦点
  这个版块主要是深度剖析热点话题,文化对比展现异域视角,突出中外年轻人独特的观点。
  3.八版:New Horizon 新视野
  这个版块主要是展示经典与流行的异域文化、前沿科技和时尚生活
  4.十、十一版: Campus 校园生活
  这个版块主要是探访象牙塔里的生活,解析同龄人的生存状态,讲述莘莘学子的奋斗故事
  (二)确立合作组:按照以上内容班级同学分为:时事跟踪组、热点视角组、前沿信息组、校园文化组、娱乐八卦组、和美文鉴赏组。
  (三)组内再分工:我们的课上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组都能争取到机会展示,一般一节课只能有1-2个组能够课堂展示,其他小组只能把准备的内容通过群共享的方式投放到班级英语群中,由学科班长统计评比情况,而展示组还有加分,因此,每组为了在课上吸睛争取课堂展示都各出奇招,通过分工合作在课前做好准备,大块分工为:采、编、导;细化有:剧本、配图、配乐、台词等。
  二、课堂模式及策略
  通过课前准备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课堂按照拉票和展示模式有序地进行,笔者将在展示模式中以一个具体教学案例讲解课堂模式及策略的具体操作。
  (一)拉票模式:每组派一名队员做一分钟陈述,简单介绍一下需要展示的内容,全部展示结束大概需要6分钟时间,接下来投票选出展示组,教师是自由人,如果出现票数一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投上宝贵的一票。
  策略: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归纳整合能力和                 语言表现力,但时间一定要求严格控制在8分钟内。
  (二)展示模式:顺利进入展示环节的组,将根据英文报刊的主体内容通过各种展示手法,把内容呈献给全班同学。
  策略:笔者通过对下面的教学案例展示详细说明该模式的应用策略。
  教学案例:
  1)展示组别:热点视角组
  2)展示内容:第1128期Focus:Two-child law heralds change
  3)展示形式:
  Step1:新闻播报
  一名学生作为新闻主播,用英文向大家播报二胎政策放开的新闻,随机导出本台记者随机对普通市民进行采访。
  Step2:市民随访
  三名学生作为市民,接受外派记者的采访,采访环节(记者reporter;市民citizen):
  R:Have you heard of the new two-child policy?
  C:Well,yeah,I have just heard of it from the radio.
  R:What leads to the new policy?
  C:well, maybe an aging population and labor shortages due to the current low birth rate.
  R:Why is it expected to yield benefits for individual citizens?
  C:Because growing up with a brother or sister ca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one’s mental health.
  Step3:专家解读:一名学生以专家的视角,通过对政策解读和社会现象分析帮助市民理解新政。
  Step4:情景剧:故事是一个三口之家,决定要二胎后的人物表现,父母欣喜若狂,可孩子却有抵触情绪,这应该代表了一部分孩子的心声,再加上的同学表演惟妙惟肖,引来不断地掌声和笑声。 
  Step5:大讨论:最后所有同学都可以参与其中,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反方有的是从经济负担角度,有的是从责任角度,有的是从父母关爱角度,希望一直独宠;正方有的从社会发展角度,有的从健康成长角度,有的甚至想到分担养老的问题。总之,课堂气氛相当火爆,程度较差同学,半英文半中文,有的甚至聘请同声传译,但参与热情高涨。
  课后反思:学生的发展潜能真的是无穷的,整个设计构思严谨,新颖,妙趣横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很好的体现了乐学的新理念。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同学既是示范也是鞭策,课后笔者与他们沟通,他们都表示原来面目可憎的英语,好像变得可爱了,纷纷表示往后一定积极在课前准备中好好配合,课上力所能及的参与展示。
  三、课后模式及策略
  追踪评价模式
  课堂时间有限,课上只能展示一个小组的准备内容,可是其他合作组的内容同样精彩,并且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评价环节对同学们的学习内容加以肯定和鼓励,以此促进学员全体的学习热情。笔者通过以下策略进行追踪评价。
  策略:(1)合作组评比:每个合作组长负责把展示内容上传本班级讨论群,通过互评得出统一意见,上报学科班长,这个过程力求公平,所以需要背靠背式进行,学科班长整理各组评选意见,一方面把每组上传内容放在统一的文件夹中,并以时间排序;另一方面在群里公布本次评比结果,并在反馈中把其他组提的优缺点附在评比结果后面,这样有利于各组今后扬长避短,取得进步。
  (2) 合作组内成员评比:这个评比权利下放给合作组组长,但教师必须提出一个原则:为了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在评比时就不能只考虑知识层面,而应该从多元角度进行评比。至于评比内容,组长需要和组内成员协商后确定,组内通过自评,互评评比自己组内的各方面表现突出的组员,组长把评比结果按时间排序收藏在文件夹中作为阶段性全班评比的依据。以校园文化组为例具体说说他们的评比方式。
校园文化组评比内容:
  1) 信息采集之星
  2) 文字处理之星
  3) 最佳摄影之星
  4) 采编之星
  5) 最佳口才之星
  6) 综合展示之星
  7) 明日之星
  8) 积极参与之星
  课后反思:每组在组建时就兼顾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所以有些组员如果只从知识层面评比,可能极少有机会榜上有名,但是,组长通过和组员讨论评比细节,可以启发组员发掘各自潜能,比如“明日之星”和“积极参与之星”就是校园文化组中两名基础较差,以前对英语“深恶痛绝”的同学提出的,但由于在评比经常胜出,不断加强了自信心的建设,现在他们的成绩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开始挑战其他之星的评比,这又是对乐学的最好体现。
  作为教师我们的视野应该更加开阔,我们应该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己任,应该根据时代特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全面发展意识,面向全体,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邵水潮.《校本教研与行动改进》郑州:大象出版社,2014.4.
  [2]陈晓端.《国外教学论基本文献讲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
  [3]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范琨,1973年7月生,女,汉,辽宁沈阳人,高级教师,教育硕士(英语),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