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小学后进生转化的几点策略

【作者】 贾莉静

【机构】 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在一个班级中,我们必须要正确面对部分“后进生”的存在。今天的后进生,不一定永远后进,也许会成为明日的栋梁之才。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细心呵护,理解尊重!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从小学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一、用爱心开启后进生的心门。
  对“后进生”给予关心和爱护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先决条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贯彻“两情”感化,以情感动人,以爱感化人。即年长的教师将学生当子女,称为“父子(女)情”;年轻的教师将学生当弟妹,称为“手足情”。
  我工作在农村,班里的孩子大多数属于留守儿童。刘博文属于留守儿童中的特例,因为他也属于单亲家庭。母亲去世,父亲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外公外婆照顾他。因此,小博文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两位老人经常打电话给我,要我多多关照他。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他,为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我下决心必须转变他的学习态度。有一次课堂上,他的小脸通红,昏昏欲睡,一看就是发烧的迹象。我立刻把他带到了医院,排队、拿药,等他打上吊瓶,我的心才落了地。在他后来生病的几天里,我每天都打电话询问他的病情。有一次,隔着电话,小家伙竟然哽咽起来。待他返校时,我抓住时机对他进行教育,循序渐进地给他讲道理,使他认识到再不认真读书、不严格要求自己就没有前途。由于我真诚的付出及耐心的引导,他的各科成绩都有明显提高。
  二、树立自信,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大人也希望受到关注和表扬,何况小孩呢?表扬比批评效果更好,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得到尊重,建立信心。当你与后进生接触很多,感情加深时,你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或是体育,或是美术,或是音乐。此时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这样更能够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
  三、给后进生一个尊重的位置。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学生都会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最后一排是差生坐的位置。以前的我确实这样做了。现在我改变了做法:大部分孩子根据身高和学习小组需要,从前往后排,每周左右交换,后4排推位交换,这样就没有固定的最后一排了,把这些后进生安排与学习较优秀的学生同坐,而且离讲台比较近。上课时将目光在他们身上多停留一会,给他们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尊重,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
  四、精心设计家校联系方式,形成教育合力。  
  有人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比作“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足见对孩子的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必须保持平衡。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尤其是与后进生的家庭之间的沟通。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学习态度养成、学习习惯培养等,都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一般后进生的家长都不愿意参加家长会,所以召开家长会不能有效地与这些家长进行沟通。我为每个后进生制作了一张精美的家校联系卡,把孩子一周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扩大优点,淡化不足,家长和孩子都比较容易接受。每周五由孩子带回,下周一孩子带来家长的反馈信息,一个学期下来,我的温暖传递,感动了家长,也感化了的后进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的心里,班主任既是敬爱的师长,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后进生是“迟开的花朵”,他们不是不可救药,而是需要我们对症下药。相信只要我们老师积极想办法,以火热的情感去温暖他们,后进生这一朵迟开的花定会开放得绚烂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