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主题统觉测验”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罗 宏
【机构】 平凉信息工程学校讲师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在个体层面上,如何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教育技术原理而言,它属于培养个体情感和态度转化类的课型,该课型的重点在于通过特定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情景,从而引起学习者情感的变化和态度的调整。其最佳切入点,依笔者体会如果能够通过一定方法预知学习者的情感方向和态度倾向,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过程,其效果才会比较显著。对此,心理测评方法中的射法之一——主题统觉测验具有较大的帮助。
一般而言,人内心深层的动机、兴趣、态度等是难以用定量的方法揭示出来的,但借助于投射测验方法,能够给被试者呈现一种模糊的歧义情景或陈述,要求被试者尽快对此做出解释,人们在回答这种问题时,往往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意愿、价值观、兴趣、愿望等投射到对问题的解释中来,教学者若运用一定的分析技术对这些反应进行解释,便可了解被试者的个性特征。
主题统览测验(TA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摩根等人共同编制的,包括30张印有人物、风景的黑白图片,要求被试者用五分钟时间看完一张图片并讲述一个故事。或根据给定选择条件,选择与自己看法一致的答案,这时被试者往往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态度、愿望、情感等特点投到其中,然后,教师根据被测者答案情况,区分出不同人群类型,又以不同类型的分布情况,有特殊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情景,在特定教学时空内,最大限度地引导学习者情感和态度产生变化。
近年来,笔者在中职班《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中,曾以以下7幅图(略)为题(原载《读者》2008年21期),开展主题统览验测,然后根据验测结果分类作以评析,在实施教学过程后,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1、图中的女人为何掩面?她的情绪是怎样的?
A、悲伤,女子发现丈夫的婚外情
B、忧虑,丈夫酒醉躺在床上
C、关心,丈夫病重躺在床上,可能即将死去
2、床上女子的状态怎样?
A、身患重病 B、沉睡 C、已经死去
3、图中戴领结的男子是女子的什么人?
A、秘密情人 B、老板或者顶头上司
C、可以帮助她的有权势的人
4、图中老妇人的眼神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A、邪恶,她们之间可能隐藏着冲突 B、同情 C、关心
5、图中的女子正在打开房门,她打算做什么?
A、男友的房间,她一直很想看看房间里的布局陈设
B、下班 C、拿东西,然后回厨房做饭
6、图中这个人物打扮成这样是为什么?
A、打扮成别人认不出来的样子去袭击人 B、抢劫商店
C、参加万圣节假面舞会
7、图中这个女子化妆是为什么?
A、遮掩已经衰老的面容,并希望能够挽救婚姻危机
B、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见大客户
C、去和男朋友约会
说明:每一小题只选A、B、C中的一项,其中,选A得1分,B得2分,C得3分,合计自己得总分,然后根据得分结果分类分析如下:
第一类7分—11分:你非常善于隐藏自己,没人知道你心里到底想什么。同时,你的防御心理较强,对事物怀着消极的态度,不愿意轻易相信别人,大多时候宁愿自己独处也不愿意和其他人在一起。也许你的魅力就在于神秘吧,很多人都想接近你,但你内心与外界的距离感始终存在。你只有摆正对生活的态度,才能过上正常的快乐生活。朋友的建议对像影响很大,你需要对这些建议进行过滤,有选择地采用,不要被这些建议搞得焦头烂额。
第二类12分—16分:能想到就能做到,恐怕是你的人生信条。你属于现实主义者,浪漫色彩非常谈薄,对金钱比较执著。头脑清晰,有很强的独创能力。踏实、勤奋是你的一贯风格,但缺乏挑战新事物的勇气,对人情世故不太精通,再加上你平时比较少言,给人感觉冷漠,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融入团体。建议不要凡事都顾及眼前,要学会规划人生。过分谨慎也会错过很多机会。
第三类17分—21分:你性格开朗、乐观、平易近人,和朋友交往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另外善于在公众面前提升形象,因此深受大家的信任,在群体中是受欢迎的中心人物。你做事很慎重,谦恭有礼,即使再棘手的事情也能处理得恰到好处。诚信是你最重要的处事原则,你具有压抑自己为别人着想的品质。不过此类型的人难以做出特别大的成就。建议适当学会拒绝,会让你更快乐。
结果,引起学生强烈的思想和情绪的震动,不约而同道“原来我会是这样的人!”
紧接着笔者评析说:“本测验主题叫‘扫描你的内心世界’,意在了解自我,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真实面目,然后,反省自己,有针对性地加以自我修养。同时也说明,没有谁的心灵是一尘不染的。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一只‘老虎’,这只‘老虎’叫做欲望。理智者不做这只‘老虎’的奴隶。人能驾驭好自我非理性的一面,才见你修养的真正功夫。”
课后,要求每人结合授课内容,写一篇自我修养剖析材料,并引导学员:“每个人的精神层面都是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人最难认识的是你自己,是难征服的也是你自己,因为,人除了有理性的一面之外,还有非理性即受情感支配的一面,而且,人的心理、情感和信念,是人类生活中永远无法完全消除的非理性化因素,这决定了人生永远不可能完全规则化、条理化。所以,我们的一般结论是人生修养永远没有最完美的境界,同学们的职业道德修养也不例外,而且不是一劳永逸的。”
作者简介:罗宏,女,生于1965年11月,平凉信息工程学校讲师。通信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委党校.
一般而言,人内心深层的动机、兴趣、态度等是难以用定量的方法揭示出来的,但借助于投射测验方法,能够给被试者呈现一种模糊的歧义情景或陈述,要求被试者尽快对此做出解释,人们在回答这种问题时,往往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意愿、价值观、兴趣、愿望等投射到对问题的解释中来,教学者若运用一定的分析技术对这些反应进行解释,便可了解被试者的个性特征。
主题统览测验(TA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摩根等人共同编制的,包括30张印有人物、风景的黑白图片,要求被试者用五分钟时间看完一张图片并讲述一个故事。或根据给定选择条件,选择与自己看法一致的答案,这时被试者往往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态度、愿望、情感等特点投到其中,然后,教师根据被测者答案情况,区分出不同人群类型,又以不同类型的分布情况,有特殊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情景,在特定教学时空内,最大限度地引导学习者情感和态度产生变化。
近年来,笔者在中职班《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中,曾以以下7幅图(略)为题(原载《读者》2008年21期),开展主题统览验测,然后根据验测结果分类作以评析,在实施教学过程后,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1、图中的女人为何掩面?她的情绪是怎样的?
A、悲伤,女子发现丈夫的婚外情
B、忧虑,丈夫酒醉躺在床上
C、关心,丈夫病重躺在床上,可能即将死去
2、床上女子的状态怎样?
A、身患重病 B、沉睡 C、已经死去
3、图中戴领结的男子是女子的什么人?
A、秘密情人 B、老板或者顶头上司
C、可以帮助她的有权势的人
4、图中老妇人的眼神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A、邪恶,她们之间可能隐藏着冲突 B、同情 C、关心
5、图中的女子正在打开房门,她打算做什么?
A、男友的房间,她一直很想看看房间里的布局陈设
B、下班 C、拿东西,然后回厨房做饭
6、图中这个人物打扮成这样是为什么?
A、打扮成别人认不出来的样子去袭击人 B、抢劫商店
C、参加万圣节假面舞会
7、图中这个女子化妆是为什么?
A、遮掩已经衰老的面容,并希望能够挽救婚姻危机
B、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见大客户
C、去和男朋友约会
说明:每一小题只选A、B、C中的一项,其中,选A得1分,B得2分,C得3分,合计自己得总分,然后根据得分结果分类分析如下:
第一类7分—11分:你非常善于隐藏自己,没人知道你心里到底想什么。同时,你的防御心理较强,对事物怀着消极的态度,不愿意轻易相信别人,大多时候宁愿自己独处也不愿意和其他人在一起。也许你的魅力就在于神秘吧,很多人都想接近你,但你内心与外界的距离感始终存在。你只有摆正对生活的态度,才能过上正常的快乐生活。朋友的建议对像影响很大,你需要对这些建议进行过滤,有选择地采用,不要被这些建议搞得焦头烂额。
第二类12分—16分:能想到就能做到,恐怕是你的人生信条。你属于现实主义者,浪漫色彩非常谈薄,对金钱比较执著。头脑清晰,有很强的独创能力。踏实、勤奋是你的一贯风格,但缺乏挑战新事物的勇气,对人情世故不太精通,再加上你平时比较少言,给人感觉冷漠,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融入团体。建议不要凡事都顾及眼前,要学会规划人生。过分谨慎也会错过很多机会。
第三类17分—21分:你性格开朗、乐观、平易近人,和朋友交往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另外善于在公众面前提升形象,因此深受大家的信任,在群体中是受欢迎的中心人物。你做事很慎重,谦恭有礼,即使再棘手的事情也能处理得恰到好处。诚信是你最重要的处事原则,你具有压抑自己为别人着想的品质。不过此类型的人难以做出特别大的成就。建议适当学会拒绝,会让你更快乐。
结果,引起学生强烈的思想和情绪的震动,不约而同道“原来我会是这样的人!”
紧接着笔者评析说:“本测验主题叫‘扫描你的内心世界’,意在了解自我,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真实面目,然后,反省自己,有针对性地加以自我修养。同时也说明,没有谁的心灵是一尘不染的。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一只‘老虎’,这只‘老虎’叫做欲望。理智者不做这只‘老虎’的奴隶。人能驾驭好自我非理性的一面,才见你修养的真正功夫。”
课后,要求每人结合授课内容,写一篇自我修养剖析材料,并引导学员:“每个人的精神层面都是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人最难认识的是你自己,是难征服的也是你自己,因为,人除了有理性的一面之外,还有非理性即受情感支配的一面,而且,人的心理、情感和信念,是人类生活中永远无法完全消除的非理性化因素,这决定了人生永远不可能完全规则化、条理化。所以,我们的一般结论是人生修养永远没有最完美的境界,同学们的职业道德修养也不例外,而且不是一劳永逸的。”
作者简介:罗宏,女,生于1965年11月,平凉信息工程学校讲师。通信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