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也谈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生命自觉

【作者】 杨平云

【机构】 山东昌乐乔官镇青龙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生命自觉它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原动力。具有生命自觉 的教师,会正确地认识自我,愉悦地接纳自我,主动发展自我,不断成全自我,实现教师个体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内在的统一,在教育工作中创造出效率、创造出价值、创造出教育智慧。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生命自觉,价值追求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想跟得上新课改的发展步伐,从容适应教育改革的推进落实,积极摆脱职业倦怠,以充沛的热情在专业成长中追求革故鼎新、追求个性鲜明、追求素质全面,必须要有一种内在觉醒的力量,来培育自己的专业成长,最终实现自我之价值。下面是笔者对此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唤醒生命自觉
  生命自觉,既是教师个体的生存状态,也是教师的人生境界,更是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叶澜教授也曾说:“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作精神。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完善自己时,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可以说,学生的生命自觉来自于教师的生命自觉。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命自觉,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童年价值;只有与学生一起主动成长,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
  由此概论,笔者认为,在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中,学校有责任引领每位教师基于自我认知,去唤醒生命自觉,全面地去分析自我,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客观地去正视自我,准确地去定位自我,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理想、工作目标与人生价值观。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时刻去栽培自己、发展自己、丰富自己和智慧自己,成为了生命自觉之人。
  二、培育生命自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著名的“富尔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这里强调的就是教师要必需具备职业认同这一生命自觉。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申继亮教授认为:“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志趣和快乐。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说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教师当前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职业认同”正在成为教师能否实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
  可以说“生命自觉”是建构坚实的教师职业认同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只有具有生命自觉意识的教师,才有可能建立其内在的职业认同,才会有发自内心的精神满足,才会真正感受到工作的幸福,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也可以说,一个有着生命自觉的教师,会很自然地把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与自己每天所从事的日常而又平凡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对教师职业怀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
  三、发展生命自觉
  有道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当我们每个人都有了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能力时,我们将会对周遭一切回馈、回报得更多、更有价值。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发展生命自觉,完美地释放自我,成就自我,必需做好明确的目标设定与职业规划。可以说,做好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凸显个人发展主线,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实现发展目标,这是教师自主自觉发展、自信自能发展的前提,也是挖掘自我潜能,释放自我魅力的动力保障。
  美国的卡耐基认为:“朝着一定的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走到底,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可见,教师有了目标的“志气”,其生命自觉,就能把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自觉地参与教育、研究教育,激发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使教育劳动成为释放自我潜能,开展创造性活动,把教育活动看作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
  四、成全生命自觉
  台湾著名学者饶见维也明确提出了“知行思”交融原理:“知”包括“已知”和“新知”;“行”是指为了获得实际体验,教师采取的相关具体教育行动;“思”是指教师针对从“行”中所获得的实务经验所进行的反省、分析、综合、评鉴等高层次的认知活动。该原理阐明的是知识、经验与省思的密切关系,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笔者赞同,在教师生命自觉的唤醒与培育中,运用“知行思”交融原理,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催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生成,缩短教师的专业成长周期。因为,教师的专业自觉,是自觉把专业活动当作研究对象、理性审视自身的专业水平与专业实践活动。从这一点上说,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是反思的过程,是“知行合一”、“学思并重”、“行思并进”的过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具有生命自觉的教师,才会正确地认识自我,愉悦地接纳自我,把握自身生命发展的主动权,实现教师个体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内在的统一,在教育工作中创造出效率、创造出价值、创造出教育智慧。教师若想在教育工作中永葆“活有追求,学有动力,做有干劲,教有精神”的教育情怀和生命状态,务必做到坚守教育的执着与热情,以浩然正气厚德载物,以至美之质自强不息。唯如此,才能告别职业倦怠,释放教育智慧,成就生命价值,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快乐与真谛!